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注意!孩子6歲前,父母親自撫養、認真陪伴竟然這麼重要!

注意!孩子6歲前,父母親自撫養、認真陪伴竟然這麼重要!

注意!孩子6歲前,父母親自撫養、認真陪伴竟然這麼重要!

4月14日,「寧波教育大講堂」邀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寧波作了「家庭的心理撫養」大型公益講座。李玫瑾教授分享的關於兒童早期的心理撫養觀點,贏得了現場觀眾的強烈共鳴。講座還通過寧波教育直播間進行直播,7萬人同步收看。「寧波教育大講堂」是寧波市教育局主辦,寧波大學園區圖書館承辦的大型公益講座。

所有問題都源於養育

李玫瑾教授的研究領域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立足於公安偵查,包括預防犯罪的心理問題;另一個是人的心理問題的由來。「我分析案件的基礎就是我要講的心理撫養問題,探尋心理問題的由來。」李玫瑾說。

李玫瑾近年來一直在做家庭撫養教育研究,也因此,她笑稱自己被大家稱為「育兒專家」。「所有顯現出來的問題都已是滯後的表現。」談到家庭教育,李玫瑾特彆強調:父母一定要儘可能多地了解家庭教育知識;孩子的問題往往是大人造成的。

家庭中的心理撫養有三個要點:情感、性格、觀念。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尤其是早期,需要陪伴、互動,3歲以前的教育比3到18歲重要得多。3歲前重點是情感撫養,情感撫養的多少會決定以後很多事情。

談到性格撫養,李玫瑾非常認可「性格決定命運」的說法,社會中很多成功人士沒有高學歷,可是他們卻非常成功,因為他們能很好地跟人合作,會抓住時機,知道社會需要什麼,說明他們的社會性發展得很好。

現代心理學對觀念的研究非常少。一些青少年犯罪案件,體現了一個底線問題。底線就是觀念,觀念往往就是人的一念之差。一念之差的「念」是什麼?其實就是早年父母給他的一種態度,父母的行為示範,這些就是心理撫養。教育孩子時要強調什麼,這是父母的責任。

早期親自撫養意義非凡

發展心理學把人一生的心理年齡劃分為10個時期。如果一生有100歲,1歲是一個時期,2歲是一個時期,3歲是一個時期,7到12歲是一個時期……觀察發現,變化最大的階段,6歲以前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青春期。

「養育孩子最重要的時間段是6歲之前。這是孩子最需要依戀的時期,依戀是一種一對一的情感。」李玫瑾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很多孤兒被送到養育院或宗教慈善團體,他們中很多人長大後因各種問題去做心理諮詢。心理醫生懷疑養育機構存在一些不好的行為,調查後並沒有發現這種情況。原來問題出在這些團體養育孩子時養育者是輪班制,即每天有不同的人值班,孩子與成人沒有形成一對一的關係,依戀情感得不到滿足,為日後的情緒問題埋下了禍根。

李玫瑾強調,依戀對象非常重要。孩子與撫養人分離時緊張不安,撫養人一出現他就會很興奮,跟這個人在一起他很有安全感。情感撫養會形成孩子與滿足或快樂相關的記憶,這種記憶會形成潛意識,成為他一生重要的心理力量。所以我們強調早期親自撫養的重要。同時,通過情感來形成對人的牽制,這是對孩子的心理控制力。「親自撫養是你在儲存教育孩子的心理資本,這個心理資本才會成為對他的心理影響力和控制力。」

6歲之前另一個非常需要注意的是「恩威並施」。在孩子3歲左右能完全表達自我的時候就要立威。3歲前有恩於他,3歲後立威於他,這就是性格培養。

李玫瑾認為性格培養取決於6歲前的有意行為。第一,抑制任性,3歲前後要對他說「不行」;第二,鼓勵溝通,鼓勵孩子說出理由,同時要讓他聽別人的理由;第三,延遲滿足,如購買玩具延遲一周,明確要通過努力獲得;第四,剋制衝動,給予誘惑進行克制訓練;第五,防止自私,學會分享,能替別人考慮;第六,防止脆弱,體會體力之苦,在運動中磨鍊意志。

青春期是人生第二關鍵期

青春期,也被稱為「最危險的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容易出問題。孩子在這個階段犯錯成年人要寬容。青春期也是早期教育缺陷的補救期。早年沒有親自撫養孩子,這個階段要天天跟他一起生活。

青春期除了生理變化,心理也出現了一些明顯的變化:如開始有獨立意識、要求尊重、逆反突出、開始思考探索、嘗試擺脫長輩、性意識開始覺醒。除了以上變化,伴隨青春期的還有學習失敗增多。這個階段孩子學習壓力非常大,父母要多陪孩子運動。

李玫瑾建議,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的教育方式要調整。與孩子說話時將「要求/命令」變為「商量/建議」;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同事般尊重相待;讓孩子參與家庭大事;善於從孩子的態度發現自己教育方式中的問題;關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及其家庭背景;關注孩子的興趣,儘可能與他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信任孩子,減少不必要的嘮叨;為他的善良、成功、負責表示驕傲。

家長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早戀。李玫瑾的建議是不要簡單斥責,可以給孩子寫一封家書。首先讓他明白這是很美好的情感;另外,愛情有時候會讓人很激動,但是也有一些危險,告訴孩子危險在哪。不妨用文明、優雅、浪漫的方式讓孩子感受你對他的愛。

如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李玫瑾認為不要迴避,可以跟孩子共同討論,幫他們提高鑒賞異性的水平;父母要為孩子示範優秀異性的榜樣;還可以通過書信告訴孩子「性」意味著什麼。此外,還可由學校開設婚戀課程。

最後,李玫瑾跟大家分享了「人生真諦」。告訴孩子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生命的重要性如何體現?生命的基本保障條件是什麼?在她看來,首先要健康,要遠離誘惑,自尊自製;其次要自由,要遵守法律,有行為底線;此外,要活得有情有義。(本報記者 史望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