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瘋狂找礦短期難開採 中國稀土價格橫盤將是常態

日本瘋狂找礦短期難開採 中國稀土價格橫盤將是常態

本報記者 楊悅祺 深圳報道

導讀

日本幾次發現稀土資源都位於5000米或以上深度的深海,短期內難以開採使用。

上周,有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於近期探明其最東端的南鳥島周邊海底的稀土資源量超1600萬噸,可供全球使用數百年。對此,日媒評論稱,日本在稀土資源上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高成為一個問題,如果能將這片沉睡的資源開採出來,就有可能摘掉資源貧乏國的帽子。

不過,由於達到實用水平的開採技術尚不存在,目前尚無能夠利用的預期。

所以,從中國市場來看,對於該消息並沒有明顯的反應。雖然上周氧化鐠釹價格下跌3.4%,至34萬元/噸以下,稀土價格走勢持續疲軟,但這與年後的稀土供需兩淡有關,並非受消息影響。

2018年春節後,稀土價格在經歷2017年的過山車行情後開始緩慢回調。不過,卓創資訊貴金屬行業分析師張偉認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環保監管下,稀土價格未來不會大起大落,橫盤將是常態。

難以開採的礦藏

稀土已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環保、新能源等領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不斷推進,稀土作為上遊資源,未來需求量有望再度提升。

早幾年,世界稀土年產量超過95%來自中國,雖然近幾年有所回落,但依然在八成左右。所以,日本寄望這次的發現有望挑戰中國在稀土產業的統治地位。

賽迪智庫研究顯示,日本在全球稀土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稀土消費國。

近些年,日本不只一次宣布發現巨量稀土礦藏。2011年,東京大學副教授加藤泰浩領導的一個團隊在夏威夷和塔希提附近國際水域海底發現了淤泥形式的稀土礦藏,而且濃度極高,僅一平方公里的儲量就相當於當時全球年用量的1/5。2012年,日本政府開始補貼對稀土礦藏的水下勘探,2013年,加藤泰浩帶領的團隊在南鳥島附近發現了礦藏。而近期公布的探明稀土資源的地點正是南鳥島周邊。

2014年,加藤泰浩再次和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等發現,在小笠原諸島南鳥島海域,包含高濃度稀土的泥廣泛分布於海底2-4米處,且多為「重稀土」,其濃度超過5000PPM,達到中國的礦山的30倍以上。

同年11月25日,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東京大學和三井海洋開發等參加的「稀土泥開發推進財團」成立,將開發從水深5600-5800米處挖掘稀土泥進行生產的技術,並尋求實現商業化的可能性。

在2013年的中,加藤泰浩說,「我們並不需要很高強度的開採,我們只需要採到足以讓中國降低價格就可以了。」

不過,最近的發現也是來源於推測。報道稱,「團隊此前在南鳥島近海水深約5000米的海底發現了含有鏑、釔等的泥土,延伸範圍達2500平方公里。使用調查船採掘25處海底泥土並調查所含稀土濃度,發現西北部約100平方公里的濃度尤其高。於是推測僅該海域的儲量就有120萬噸,總體超過1600萬噸。」

「從目前的消息看,日方並沒有公布稀土資源的品種種類、純度等信息,更多是表達一種『不會受中國限制』的姿態。」張偉說,例如擔心在中美貿易摩擦的氛圍下,可能會「打稀土牌」。

正如此前所提及,日本幾次發現的稀土資源都位於5000米或以上深度的深海,短期內難以開採使用。

張偉表示,雖然在過去,日本企業在稀土行業中進行專利權封鎖,惡意註冊專利,但在深海開採方面,中國的船舶及相關技術水平還是超過日本、世界領先的。

加大進口力度

雖然沒有受到日本發現稀土資源的消息影響,單就國內稀土市場的價格來看,目前正處於供需兩淡的局面。

經過了5年的低迷後,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環保檢查以及稀土行業的整合初步完成使稀土供給端收縮,導致從去年5月前後開始,稀土價格一路上漲。其中,氧化鐠釹從年初的26萬元/噸左右,一路漲至50萬元/噸左右。

但2017年末至2018年1月,下游由於臨近春節需求整體下滑,因此稀土類產品價格出現不斷走跌,2017年12月中旬,氧化鐠釹跌落至約28萬元/噸。2018年年後,雖然小幅回調至35萬元/噸,但基本橫盤。

上海有色網4月16日數據顯示,4月初至今,氧化釹和金屬釹均報價經歷了連續下滑,在北方稀土掛牌價出爐之後,價格開始止跌持穩,目前分別維持在34.5萬元/噸和44.5萬元/噸左右。

張偉表示,從整個經濟形勢看,不只是稀土,很多金屬品種都還沒從春節行情恢復過來,處於不漲不跌的橫盤狀態。

「目前稀土外需不好,從產業來看,稀土的主要應用範圍就是磁鐵,需求不旺。跟匯率也有很大關係,人民幣從2017年開始的上漲行情,對於稀土出口國中國來說增加了成本。」張偉指出,而從供給看,主要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環保要求,生產活動面臨停產限產。

在這種情況下,稀土企業的態度也悄然發生變化。張偉表示,在他與內蒙和江西的部分稀土企業溝通時,因為去年4月至8月處於上漲行情,當時廠商根本不報價,普遍囤貨。部分報價的企業價格相差非常大,出價混亂。但現在的態度是「樂意成交」,並且價格趨近統一。

張偉預測,在需求方面,因為目前江浙滬一帶的稀土下游磁材企業,春節期間的庫存,沒有消化完,還能支持一段時間,短期價格沒有太大變動。但5月份或將迎來需求增長的時間段,價格有望小幅提升。

但在生產方面,張偉認為,雖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設置了限產指標,但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今年的生產指標能否用完都是問題。所以,如果價格長期低迷,國家可能會通過收儲來提振價格,「對整個行業來說,價格大起大落都不健康。」

另外,在供給方面,中國對稀土資源的整合和保護正在快速推進,除了規範國內的資源開採外,也在加大進口力度。2016年6月,中國樂山盛和稀土公司與海外投資企業共同買下美國唯一稀土供應來源派斯山(MountainPass)稀土礦。

中國稀土董事局主席錢元英近日表示,2017年底國家商務部同意放開稀土進口,進口的稀土礦是不列入指令性計劃中,故此中國稀土正在「看價格」的基礎上加大進口力度。2018年計划進口3000-5000噸,主要來源地是緬甸,且已商榷好,加上國內自產部分,可滿足全部產能需要。如果以5000噸作為基數,則佔據2017年中國稀土出口量的1/10;如果加上內地其它企業的進口,則中國今年進口的稀土產量或遠超業界預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精彩文章:

網易有道CEO周楓:AI使不同應用 之間的門檻變低
車企備選多條技術路線:新能源車未來由市場檢驗

TAG: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