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美國西岸最早的街頭專門店是什麼樣的?

美國西岸最早的街頭專門店是什麼樣的?

原標題:美國西岸最早的街頭專門店是什麼樣的?



論美系西岸街頭品牌,我們都知道 Stüssy、FUCT、X-LARGE、Freshjive 並列四大街頭品牌的先驅,「Streetwear」 便是從他們開始共同定義的。 從 Shawn Stussy 在 70 年代末、80 年代開創的西海岸街頭服飾根源,融合了衝浪文化、藝術和音樂,街頭服飾便伴隨著文化和所對應群體的生活方式而開枝散葉。


如果說現今街頭服飾和時尚的合作是由利潤驅動,「Streetwear」 的初衷卻是大相徑庭,大部分在那個時期投身其中的成員都認為這是有關於獨立的態度和創作表達,以及沒有任何商業支持、獨立產生的品牌。


(圖片來源:Complex)


記得此前看過 Bobby Hundreds 採訪眾多街頭服飾的 OG 們而將其呈現的紀錄片《BUILT TO FAIL: A Streetwear Story》,從 Freshjive 的 Rick Klotz 到 X-LARGE 的 Eli Bonerz、GFS 的 Stash 和 Futura,他們分享了無意中驅使他們創造一個行業的故事。隨後在 Complex 發布的文章《『It』s Not About Clothes』: Bobby Hundreds Explains Why Streetwear Is a Culture, Not Just Product》更清晰的談論了什麼是街頭服飾的文化。



「產品發售會讓孩子們走出去,這樣的經驗使他們聚集在一起。」(圖片來源:Bobby Hundreds)


「這些品牌幾乎都先通過 T 恤等服飾去發展他們的品牌,篩選布局好分發渠道,並不僅僅只針對地下文化或滑板玩家。獨立銷售和所代表的形象最終構成了一個品牌,而不僅只靠藝術或設計。」



BUILT TO FAIL: A Streetwear Story 預告片


其中 TRIBAL 的 Bobby Ruiz 對 「Streetwear」 的定義是我們在街頭學到的東西。「我們學會了如何熨燙我們的衣服、捲起我們的褲子,我們根據在街頭的經驗學會了如何穿衣服,街頭並不是社交媒體。」



早在1995年,X-LARGE 的 Eli Bonerz 與 FUCT 的 Erik Brunetti 開始合作推出 「XFUCT」,專門販售兩者合作產品

FUCT 的 Erik Brunetti 面對街頭服飾的發展和演變,覺得這已經成為他的煩惱。「大公司滲透街頭服飾領域並重寫歷史以適應財務相關。我不適合那個敘事,因為我知道他們在做什麼。通過把像是我這類的人變成局外人,使得其他人毫無門檻地進入這個行業一夜成名。就像一部大片伴隨發售一個公仔來增加銷售,電影公司不在乎內容,只在乎錢。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街頭服飾領域中,說唱歌手或明星需要變成一個街頭服飾設計師或者擁有一個廠牌作為附加,Hype 網站爭相推崇,而真正的文化與設計、人才卻不被注意。一切都變成了一次性時尚。」


今天要說的街頭老牌 X-LARGE 似乎也在這樣的現狀下被 「埋沒」,不過大眾不能否認的是,它創造文化的事實…


街頭 「金剛」 的誕生



Eli Bonerz 和 Eric Bonerz 兩兄弟在車庫開始的 T 恤生意被看作 X-LARGE 的前身


X-LARGE 由畢業於羅德島設計學校的 Adam Silverman 和 Eli Bonerz 創立,在 1991年時通過著名 Hip Hop 團體 Beastie Boy 成員 Mike Diamond 的投資,在洛杉磯 1766 N.Vermont St. 開了一間街頭服飾專門店,專門售賣各種譬如 BEN DAVIS、Carhartt 這些工裝品牌的服飾和配件以及復古球鞋,取名為 X-LARGE。




X-LARGE Los Feliz 店鋪(圖片來源:Google)


Eli Bonerz :」在 80 年代工裝店幾乎都落座在治安很差的工業區,如果不開進街區深處就沒法買到想要的衣服。X-LARGE 是在當時最早的街頭專門店,為藍領們提供各種耐穿的時髦衣物。」



當時的開店邀請函(圖片來源:X-LARGE)


由於對西岸工裝老牌 BEN DAVIS 的喜愛,Eli Bonerz 邀請藝術家朋友以大猩猩 LOGO 為藍本設計了 X-LARGE 的 LOGO。作為同是街頭品牌里的靈長類動物作標識,這隻猩猩比你們熟悉的 BAPE? 猿人還要早那麼兩年出現…



BEN DAVIS & X-LARGE LOGO(圖片來源:Google)




職業滑手 Billy Valdes 開業後作為店員的加入也為品牌積累了更多人氣(圖片來源:X-LARGE)


店員和他們的朋友都成為了第一份 X-LARGE 店鋪商品目錄的模特,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加入到工裝的潮流之中,Goriila 作業靴、冷帽、棒球帽、工裝襯衫、Oversized 牛仔褲,各種設計靈感來源於音樂、電影、塗鴉、動漫,且幽默和諷刺意味兼具的 T 恤成為年輕人衣櫥必備。


X-LARGE 的幽默感體現在… 比如 1997 年舉辦了一場時裝表演,由狗穿著各種單品



Beastie Boys(圖片來源:GLEN E. FRIEDMAN)


Beastie Boys 和 X-LARGE 也是復古運動鞋熱潮的第一批重要推動者,在 Mike D 的建議下 X-LARGE 從各種 Outlet 和 Warehouse 找來 70、80 年代的大批 Adidas Campus、Puma Clyde 和 Converse 出售,而當時佔主導地位鞋款的是 Jordan、Nike Air Max、Reebok Pump 等。自此之後 Sneakerhead 們也燃起了對 Old School 鞋款的熱情。






(圖片來源:X-LARGE)


X-LARGE 此前為慶祝品牌成立 25 周年,特別製作的《True OG Streetwear》刊物,記錄品牌震撼東京及洛杉磯的故事,不失為一本了解街頭文化歷年來變化的收藏級讀物。


潮漲潮跌,被埋沒老牌的新生



(圖片來源:Instagram)


90 年代 X-LARGE 以飛快的速度在世界各地銷售,卻在 90 年代末、2000年初開始進入低迷(Adam 在那時決定離開),品牌西雅圖和多倫多的據點也經歷了關閉,經過一番努力後在美國的一些第三方零售商的幫助下開始復出。作為洛杉磯街頭服飾的先驅之一,在紮實和悠久的品牌歷史文化根基下,X-LARGE 適應了不斷變化的市場。



創始人 Eli Bonerz 和 Adam Silverman 在 1992 年來訪日本並開了第一家東京專賣店,2008 年隨著 Bonerz 的離開,X-LARGE 由東京的 B』s International 公司收購,設計部門移動到了日本。Bonerz 誠懇的指出,「時尚、音樂和藝術會通過品牌聚合在一起,但是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大環境的轉變也因為其他人獲得了他們自己發展的機會,創造力無法一直持續下去。」


90 年代時日本的動漫文化在美國產生了巨大影響,在街頭文化黃金年代下的一批年輕人伴隨著卡通動漫、電玩遊戲成長,X-LARGE 開拓了日本市場之後也出現了全新的形態,藉此機會保持了真實性,而不是追逐時下潮流。之後釋出的產品繼續以設計喚起人們的懷舊情結。雖然品牌在大部分人心中成為了過去時代的產物,但作為具有影響力的經典,X-LARGE 現在仍保持與多家單位聯名,也在日本市場推出了更加代表日本文化的系列。看看品牌主力放在日本後的近年來 X-LARGE 發布的系列,有不少令人興奮的出品:


2015 年 X-LARGE x KIDS by Larry Clark 20 周年聯名系列




X-LARGE x 空山基 2016 秋冬聯名系列



XLARGE x《Dragon Ball Z》2017 夏季聯名別注 T-Shirt 系列




X-LARGE x《STREET FIGHTER II》2017 聯名別注系列


X-LARGE x FTC 2016 春季聯名系列(以上圖片來源:X-LARGE)


X-LARGE 日前正在進行上海、北京、成都三個城市組成的中國 Pop-up Tour,除了 X-LARGE CHINA Version 限定 T 之外還展示了珍貴的孤品 X-LARGE Vintage T 恤,來自東京的街頭品牌 LOOSE BRAND 也一同參加了這次的巡迴期間限定店。




我們去到剛結束的上海站現場逛了逛,和來自 X-LARGE 的 TSUBASA 聊了聊關於品牌對年輕人熱衷的流行文化的輸出、從美國西岸去到日本所發生的不一樣的變化,以及他對街頭文化的理解,當然也少不了對這次 Pop up 的想法:






X-LARGE 的首次中國行也將品牌的音樂元素一同帶來,AFTER PARTY 有日本當紅組合 YEN TOWN 的成員 PETZ 和同時也作為 DJ TSUBASA 給我們帶來東京街頭的節奏,成都站也請到了 Made in China 的 Higher Brothers 助陣。



Spike Jonze 拍攝的早期 X-LARGE 目錄(圖片來源:Google)


「X-LARGE 是否是第一個真正的街頭品牌/街頭專門店,留給歷史決定。但我可以肯定地說,它沒有複製任何人的概念。 X-LARGE 不是滑板品牌、塗鴉品牌、派對品牌,而是一個街頭品牌。售賣 『LOGO』 是一個大膽的主張,但是我們所有的工作都得到了回應,很快造就了 Catagory、跟隨者甚至一個街頭服飾場景。X-LARGE 既是先驅也是參與者。」——Eli Bonerz


也許不同地區和時代讓人們對 「Streetwear」 產生了不同的定義,但是衣服本身從來都不是真正喜好街頭服飾的人們所在意的重點,它代表著一段故事或一種生活方式。街頭品牌現在具有的重大意義在於,它們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發聲方式,去鼓舞那些信仰者傳達自己的文化並使社群不斷壯大。


作者: Didi Hu


攝像師: 圓圈、奕清


後期:方小華


PLACES+FACES 怎麼做到每次都爆賣?


不僅造衣服,Superdry 還制燥音樂

逛遍三里屯,你也不一定能找到這家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OWRE現客 的精彩文章:

近千人在排隊,只為買便宜版的 Fear of God

TAG:NOWRE現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