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光緒駕崩,新君繼位,慈禧為什麼會選擇三歲不到的溥儀?

光緒駕崩,新君繼位,慈禧為什麼會選擇三歲不到的溥儀?

同治無子,慈禧不想讓溥字輩的宗親繼位。因為溥字輩上台,就意味著慈禧成為太皇太后,而喪失垂簾聽政的權力。所以,慈禧將自己的妹妹所生的載湉(光緒)過繼給咸豐,讓光緒繼承咸豐的大統,而非同治的大統。這樣,慈禧仍舊是太后,依然可以垂簾聽政。

當時,擺在慈禧與所有皇族面前的,有兩個現實。其一,同治皇后已有身孕,是否需要等待這個孩子出生再定?如果是兒子,當然一切問題全將解決;其二,咸豐是以皇四子身份承位,他這一支無後,按一般家族原則,則當由咸豐的哥哥,亦即皇太子那一支的後人繼位。這是其時輿論的主流。

皇帝主政,他的壽命多長,權柄即把握多久——乾隆皇帝不願意比他爺爺康熙在位時間長,所以執政到60年的時候,就自己退位當了「太上皇」,但是權柄仍在手裡。按清朝祖制,女人主政沒有合法性,權力機會與條件只能是皇帝系幼主,這時才是制度之外的權力真空期。

另外,慈禧遲遲不放權,光緒也遲遲不得親政。光緒親政後,依舊不能掌權。在光緒親爹老醇王(同治年間反對重修圓明園的急先鋒)的主持下,巧立名目,花大力氣修頤和園,甚至不惜動用海軍軍費,就是為了討好慈禧,方便光緒掌權。戊戌政變之後,光緒被幽禁,慈禧一度想行廢立,都定了人選,但囿於中外局勢而未能實行。

慈禧之所以選擇年幼的溥儀繼承皇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私心作祟,溥儀雖年幼無知,卻也最好控制,慈禧希望自己的內侄女隆裕跟自己一樣走垂簾的路線,因此必須指定一個年幼的小皇帝才行。思來想去也就只有溥儀最合適,並且溥儀的父親載灃是光緒的親兄弟,溥儀是光緒的親侄子,符合祖制,因此綜合考慮之下選擇了溥儀即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緒 的精彩文章:

丁汝昌為了打日本侵略者光榮殉國,光緒不但不撫恤還禁止他下葬
光緒三年平陽府大旱,我們臨汾的先輩們是如何熬過來的?

TAG:光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