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青龍湯條文解

大青龍湯條文解

大青龍湯,太陽中風,卻不汗出煩躁,脈緊。

太陽傷寒,卻脈不緊而緩,身不痛但重,咋有輕時。

我們知道太陽傷寒本應脈浮緊身痛惡寒或發熱。太陽中風應該脈浮緩,汗出惡風。

而大青龍湯卻有點顛倒傷寒和中風脈證。

故引發無數探討。

探討是好的。

比如解一元五次方程的通解的時候,解不出來,反而引起了數學的革命,引發了抽象代數的產生。

有的認為這是錯簡。

有的認為是誤寫,比如桂本傷寒論就是直接改成太陽傷寒,不汗出煩躁,太陽中風,脈不緊而緩,身不痛但重,咋有輕時。

也有的認為無關緊要。

更多傾向於風寒兩感,就是說先有中風汗出,後又感寒而不能汗出。

有的認為,煩躁是手太陽小腸經鬱熱,是手足二經同病。

此皆有至理。

我今亦有一解,以供娛樂。

如下:

太陽中風,其人本應該脈浮緩而汗出,此平常之人,今此之人,素有內熱,而腠理緻密,故其感風邪,風邪之開泄,不足以開其緻密之腠理,而使之汗出,緻密之腠理反郁其風邪,與內熱合化,化而似於風溫之病,其風溫停聚手太陰手少陰心肺之間,故煩躁,故以大青龍開其腠理,以達本應出而未出之汗,以泄合化之風溫,故此大青龍湯很多後世醫家移用以治溫病,亦有時效。

太陽傷寒,本應脈浮緊而身痛惡寒,今其人,素有內熱,腠理緻密,感寒,而因內熱,其人之寒邪不足以約束內熱之開泄,故其脈不緊反緩,腠理緻密,其寒不足以著,而反合化濕溫,居於體表,故重而有輕時,醫家以感寒而脈不緊身不痛而重,以為是太陽不足,感寒直入少陰,此非也,少陰病必有脈沉細,但欲寐,故不可以做少陰治,仍是太陽之表,當以大青龍發其寒邪,泄其內熱。

故此大青龍證,可能是風寒兩感,也可能乃是極個別人體質異秉而然。

故感風寒,同樣為太陽之表,其人腠理,肌肉,筋膜,血脈之不同,和合也必不相同,縱算同一人,不同時機感風寒,所化也可能不同。

所以不要問我為什麼要這麼化,不那麼化。

怎麼化,看運氣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崇德堂主 的精彩文章:

TAG:崇德堂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