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月,讀詩的季節

3月,讀詩的季節

自1999年始,每年的3月2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定為「世界詩歌日」,旨在推廣詩歌的創作、閱讀和出版。詩歌對中國人而言,是文化之根與魂。讀詩、寫詩,並非是「小眾文化」,而是大眾生活中最蘊含詩意的那一部分。春日遲遲,閱讀,從詩歌開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4月4日晚,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總決賽落下帷幕,來自杭州的外賣小哥雷海為戰勝北大的文學碩士,一舉奪魁。外賣小哥爆冷勝出,讓不少人驚嘆:心中有夢,便有遠方,在眼前「苟且」的生活中,「口袋」里的詩歌竟有如此力量。

詩歌還是一種宿命。正如「草根」詩人余秀華2014年橫空出世的時候,很多人以為她會是過氣的網紅;但如今,她已經有3部詩集先後出版——《搖搖晃晃的人間》《月光落在左手上》《我們愛過又忘記》,並銷量頗佳,深受讀者歡迎。其中,《搖搖晃晃的人間》日前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精裝典藏版,共收錄其精選作品近170首,新增成名以來新作30首,主題大多有關愛情。如果說「外賣小哥」在詩歌中尋找生命的溫度,余秀華則拄著詩歌這根鐵拐在搖搖晃晃的人間行走,用真誠質樸的語言,在詩歌的世界,尋找生而為人的平等與尊嚴。她的詩中,有從泥土中生長起來的生命力,有大膽而清新的想像和刻骨銘心的愛,讓她得以在泥濘中仰望星空。《收穫》雜誌近期也發表了余秀華的自傳體小說《且在人間》,受到讀者的廣泛關注。

《搖搖晃晃的人間》

編者著:余秀華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2月

直購通道

成年人在生活中苦苦尋覓詩意,兒童卻是天生的詩人。「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紙幣在飄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算錢「,「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這些腦洞大開、讓人驚嘆的句子,均來自由果麥文化策劃主編、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詩集《孩子們的詩》,這些「3~13歲孩子」創作的詩,語言看似簡單,卻真誠、靈動,擊中人心。也因此,《孩子們的詩》從去年一直火到現在。

《孩子們的詩》

編者著:果麥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2017年9月

直購通道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傳基因。無論是「中國詩詞大會」嘉賓酈波的新作《唐詩簡史》,還是詩人西川強調自己「以非唐詩研究的專家,而是一個詩歌寫作的實踐者身份」寫作的《唐詩的讀法》,都在以各自的角度解讀中國傳統文化。

《唐詩簡史》

編者著:酈波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2月

直購通道

今人如何讀唐詩?西川引領今天的讀者重返歷史現場而非僅僅通過「抒情」去學習如何讀懂唐詩,並將唐詩如何「創造秘密」帶回當下,為新詩創作和閱讀提供參考。酈波也強調從歷史現場出發,他在書中選了52位唐代詩人,每個人選一首詩進行解讀。讀者可以看到詩人和他們的詩以及他們的生命軌跡和人生感悟,回望那一段盛世年華,觸摸到華夏文明的精髓所在。

《唐詩的讀法》

編者著:西川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3月

直購通道

站在新詩百年的時間節點,我們還能看到不少見證和展示時代之作。譬如《中國桂冠詩叢·第二輯》(磨鐵讀詩會策劃、浙江文藝出版社2018年3月版)日前出版,收入韓東的《我因此愛你》、楊黎的《找王菊花》、潘洗塵的《燃燒的肝膽》、唐欣的《母親和雪》,以及阿吾的《相聲專場》

《相聲專場》

編者著:阿吾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1月

直購通道

在其策劃人、詩人沈浩波看來,這些優秀的新詩詩人的詩歌中有誠實、真摯、樸素的內心,有尖銳、先鋒的藝術立場,有自由而現代的藝術精神。從他們的詩中,不僅可以窺見其個人生命和情感的歷程,也能窺見中國社會這幾十年來的變遷。

《我認得人類的寂寞》

編者著:廢名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3月

直購通道

關於詩集,近期值得一讀的,還有詩人廢名的詩集《我認得人類的寂寞》,由學者陳建軍編訂,以廢名生前自編的詩集《鏡》稿為主體,展現了廢名詩歌的原貌。以及被稱為「深沉的異化哀悼者」、影響一代美國詩人的桂冠詩人馬克·斯特蘭德的《我們生活的故事》,收錄了斯特蘭德前半生6部重要的詩集,輯錄108首他詩歌生涯中的名篇。

《我們生活的故事》

編者著:馬克·斯特蘭德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1月

直購通道

眼前有景,心中有詩,無論是讀新詩,還是古體詩,詩意都可以為讀者的人生提供滋養。而寫下《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的詩人海子,雖然已經走了29年,但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明亮的詩歌底色,依舊慰藉著我們的心靈。

逝者,他們如流星隕落

在4月這個最殘忍的季節到來前,他們的離世如流星隕落,划過星空,也代表著時代正迅速翻頁。

作家李敖3月18日因腦癌病逝,享壽83歲。李敖曾是一代人的反叛偶像,又是譽謗滿身的爭議人物。他曾這樣評價自己的一生:一往直前、二入牢獄、三頭六臂、四面樹敵、五花八門、六親不認、七步成章、八面威風。在去世前,李敖剛出版最後一本自己在80歲時寫的自傳《李敖自傳》

《李敖自傳》

編者著:李敖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1月

直購通道

次日,一代「詩魔」洛夫在台北病逝。洛夫是有獨特風格、表現手法繁複多變的詩人。其不僅是我國台灣現代詩的領航人,大陸首屆「李白詩歌獎」就由他的《洛夫全集》獲譽,他的詩歌《漂木》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日前有新書《洛夫詩歌演誦集》由北京時代華文書局近期發布,由洛夫與演誦藝術家胡樂民攜手打造。書中節選了洛夫《唐詩解構》和多首對話古人作品,用現代人的視角解析重構,不啻於一場跨界合作。

《洛夫詩歌演誦集》

編者著:洛夫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出版年:2018年2月

直購通道

3月31日,中國小說學會會長、文學評論家雷達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5歲。對於這位新時期以來最具代表性的著名文學評論家之一,中國當代文學發展重要的見證者、參與者和推動者,文學界人士紛紛追憶與緬懷。中國作協副主席、評論家李敬澤就評價說,「除了雷達,我們很難找到一位批評家,他的批評生涯幾乎貫穿了中國新時期文學從20世紀70年代末直到現在的發展歷程。而且在這四十年來,雷達始終處在中國文學創作的前沿,始終引領新時期文學批評、文學思想、文學觀念的發展,始終處於中國文學漩渦之中心的位置。」

雷達不僅是一位真誠有擔當的文藝評論家,更一直將關注和扶植青年作家和評論家當作自己一大要務,被譽為中國當代文壇的「超級星探」。譬如路遙、賈大山、莫言、麥家等很多重要的作家作品都是他發現並評論推介的。

《雷達觀潮》

編者著:雷達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1月

直購通道

雷達一直筆耕不輟,保持高強度的閱讀量和敏銳的觀察力。今年年初還出版有《雷達觀潮》,以他近年開設的「雷達觀潮」專欄內容為主體,收錄了其對「長篇創作中的非審美化」、「代際劃分的誤區」、「鄉土中國與城鄉中國」等前沿問題的思考,並精選了對汪曾祺、莫言、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等作家的作品評論,以及他對「民族靈魂的發現與重鑄」、「現實主義衝擊波」等問題和現象的評述。

改革開放以來的文學如今走過了四十年的風雨歷程,雷達已逝,但我們需要像雷達一樣的文學評論家,既是鑒賞家,還是思想家。正如雷達在人生的最後一本書《雷達觀潮》的後記中這樣寫道:「我力求做到,人雖然老了,思想盡量不老化,甚至要有鋒芒;要求自己決不炒冷飯、說套話,要使這些文章密切結合創作實際,提出一些真問題、新問題。」如是,才算得上為當代中國文學的精神檔案存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的精彩文章:

孫寶林:關於建議北京市協助中國出版博物館建設項目儘快落地的提案

TAG: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