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事成是某人之功,事敗是老子之罪,晉朝劉弘二三事

事成是某人之功,事敗是老子之罪,晉朝劉弘二三事

原標題:事成是某人之功,事敗是老子之罪,晉朝劉弘二三事



作者:趙汗青

安徽宿州市城北21公里,埇橋區境內有褚庄集,褚庄集是個美麗的小集鎮,境內三面環山,東靠力頂山、石婆嶺、乾山,西接津浦鐵路、狼山、大山,南依靈寺,北連尖山、白龍山、離山。


在褚庄集境內,206國道東,北山坡,有晉朝劉弘墓一座,墓上長滿了杏樹,春天一片銀白,構成墉橋區一景。


劉弘是東漢時劉馥的孫子。劉馥,相城人,字原穎。建安初年為楊州刺史,為官清廉,推行政策有方,深受老百姓的愛戴。劉弘的父親劉靖,有其父的遺風,被朝廷封為廣陵亭侯,官至鎮北將軍,假節都督河北軍事。


椐《宿縣古今》載:劉弘,表字季和,少年時居住洛陽,同晉武帝司馬炎住在永安里,兩人感情特好,一同談心吃酒。因這層關係,被司馬炎重用,累次陞官,封為寧溯將軍。假節監幽州諸軍事,領烏丸校尉。當時天下大亂,劉弘任荊州都督,車騎將軍。選拔人才,敘功銓德,隨才受任,人們都佩服他的公正。弘專督江漢時,威行南服。沒有興廢,手書守相,丁寧款密,人皆感悅爭赴之。都說:得劉公一紙書,賢十倍事。劉弘在荊時,勸課農桑,寬型減賦,百姓愛悅。推誠群下,盡其器能,將士用命。當時,逃難的老百姓有十萬人在荊州,劉弘給他們田地,糧食,有賢才者擢而用之,流民乃得安集。劉弘常說:


「事成是某人之功,事敗是老子之罪。」


劉弘死後,襄陽人無論男女痛哭流涕,像死了自己親人一樣。表贈新城郡公,謚曰元。歸葬於此。



唐使臣說:

中朝叔世,要荒多阻,分符建節,並紊天綱。以同里之情,申盧綰之挈;居方牧之地,振吳起之風。自幽俎荊,亟斂豺之跡;舉賢登善,窮掇孔雀之毛。由是吏民畢力,華夷順命。一州清宴,帖波於沸海之中;百城安堵,靜浸於稽天之際。可謂貞固,足以幹事矣。


至於劉弘為什麼葬於此,余以為;劉弘熱愛這片地方,三面環山,一面臨水,風景如畫,是一個典型的世外桃園。

不管對不對,劉弘葬於此,的確給宿州增添了一份無可厚非的文化遺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控 的精彩文章:

宮廷秘聞,史上荒唐皇帝司馬衷和他的一家人,賈南風經常欺負他
三國政治家諸葛亮不懂得審時度勢,蜀國滅亡,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TAG:歷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