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國際電影節首次設置VR單元 我們在現場觀看了這些優秀作品

北京國際電影節首次設置VR單元 我們在現場觀看了這些優秀作品

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在近日正式開啟,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北京國際電影節首次設置了VR展映單元,匯聚了一些國外優秀的VR影視作品。類似威尼斯電影節VR單元,北京國際電影節VR展映單元設置了VR電影、立式VR和裝置VR三個部分,共展映了8部作品,時長在7-17分鐘之間。

VR網(微信公眾號:VR平台)編輯在近日前往VR展映單元所在的怒瀾電影院,觀看了這些首次在國內亮相的優秀VR影視作品。據了解,這些作品分別來自英國、美國、美國/中國台灣、美國/伊拉克。

VR網(微信公眾號:VR平台)編輯與其他觀眾一同觀看了四部VR電影,但由於時間所限,立式交互VR只體驗到了《親愛的安傑麗卡(Dear Angelica)》。VR裝置《沙中房間(Chalkroom)》也沒能體驗到,著實遺憾。

首先VR網編輯來談一談這次觀看的四部VR電影。

第一部,《奇妙的你(Wonderful You VR)》,導演是John Durrant,時長約17分鐘,算是目前較長的VR電影作品了。這是一部講述了嬰兒發育時期視覺、嗅覺、聽覺、味覺和觸覺各種感官的發育過程的VR電影,通過使用VR這個新的媒介,讓每個人都能回到曾經經歷,但從無記憶的子宮世界中。

該片全程由奧斯卡表演獎提名者Samantha Morton進行講述,但遺憾的是沒有中文字幕,可能部分讀者在觀看過程中會有些不爽。不過,在觀看時會完全被劇情吸引,在觀影結束之後還有意猶未盡之感,生命孕育這個偉大的過程,以VR這種全新的媒介來呈現,頗具震撼力。

第二部是關於反抗ISIS暴行的《太陽女兵(The Sun Ladies VR),導演是Celine Tricart和Christian Stephen,時長約7分鐘。故事大概是這樣的,ISIS士兵入侵雅茲迪教區,以「種族凈化」為目標,殺死所有男性並將女人和女孩當作性奴隸。女主人公曾是一名知名歌手,看到 ISIS的殘暴行為之後,走下舞台,換上戎裝,集合一群逃脫出來的勇敢女性,成立了一個女性戰鬥組織,稱為The Sun Ladies。她們的共同目標是解救出姐妹們,捍衛人民的榮譽和尊嚴。

與第一部作品完全由CG製作不同,這是一部融合真人實拍鏡頭與CG動畫的VR紀錄片。觀眾可以身臨戰場,與雅茲迪女兵們面對面,傾聽她們的故事,感受她們不屈的抗爭。通過幾個簡單的鏡頭,比如在宿舍中擦拭槍械,日常的訓練,以及女主人公充滿堅定意志的講述,不僅能夠感受到太陽女兵們不屈的鬥志,更使VR網(微信公眾號:VR平台)編輯對其敬佩有加。

第三部作品是今年的新作,名為《晚餐聚會(Dinner Party)》,導演是Angel Manuel Soto,時長約13分鐘。這是一部真人實拍的立體VR懸疑片,故事來源於20世紀60年代美國希爾夫婦所報告的遭遇外星人綁架事件。當希爾夫婦再也回憶不起、並且再也無法解釋這一事件的時候,他們尋求了催眠治療。在一場晚餐聚會上,他們把催眠錄音放給朋友們聽,催眠囈語與場景對白交替出現,揭示出夫妻二人對於綁架事件全然不同的體驗。

該片除了實拍鏡頭之外,充斥了大量風格化、沉浸感和豐富多樣的視覺特效。VR網(微信公眾號:VR平台)編輯認為,女主角與男主角在遭遇外星人綁架之後產生了全然不同的反應,無論是驚奇,還是恐懼,也只有通過VR這種媒介,才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看完之後甚至有想要親自經歷被外星人綁架的衝動。此外,該片還配有中文字幕,也便於觀眾們理解劇情。

第四部作品名為《馬格利特(Magritte)》完成於去年,導演是John Durrant,時長約7分鐘。根據作品介紹,雷內·馬格利特,是與達利、米羅齊名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這部動畫建構的3D虛擬空間中,選取了馬格利特作品中的重要符號,給觀眾帶來一場穿越馬格利特作品序列的視聽旅程。

在該作品中,從多重場景到立體錯覺,利用VR實現了與藝術家作品主題的巧妙結合。觀眾可以沉浸在一系列的景觀之中,飛越海灘、森林、山脈和天空,探尋並感受馬格利特藝術作品中愛與靈感的來源。但對於平時較少接觸超現實主義藝術作品的觀眾來說,可能會有些晦澀難懂。

接下來是立式交互VR,這裡與前面四部VR電影不同的是,採用了帶有定位系統的Oculus Rift和HTC Vive,不過並沒有多少可以互動的地方,仍然是以觀看為主。現場提供了三個立式交互VR體驗,分別是《格陵蘭在消融(Greenland Melting)》、《獨囚之後(After Solitary)》和《親愛的安傑麗卡(Dear Angelica)》。由於時間有限,VR網(微信公眾號:VR平台)編輯只體驗了《親愛的安傑麗卡(Dear Angelica)》。

《親愛的安傑麗卡(Dear Angelica)》導演是Saschka Unseld,時長約13分鐘。這是一部由Oculus Studio製作的VR電影作品,在去年獲得了艾美獎提名。正是為了完成這部作品,Oculus開發了自己的繪圖應用《Quill》

該作品是完全在VR空間內創作完成的,用全新的沉浸敘事語法來探索記憶,創造出一場絢爛的視覺體驗和直入心靈的觀賞旅程。女兒在房間中一邊給母親寫信,一邊回憶起母親講述的故事、母親拍攝過的電影場景,以及母親與病魔的抗爭。夢幻般的畫筆與線條,將人物、文字、色彩圍繞在觀眾身邊。視線在場景之間自由旋轉,生長出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另外兩部立式交互VR電影是《格陵蘭在消融(Greenland Melting)》和《獨囚之後(After Solitary)》。

《格陵蘭在消融(Greenland Melting)》導演是Catherine Upin和Nonny de la Pe?a,時長約13分鐘。反映的是由於地球變暖導致的格陵蘭冰川加速融化所產生的問題。

2016年9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前往格陵蘭,以期深入了解導致冰塊快速融化的原因。這部作品利用靜態攝影測量、動態攝像測量、CGI和360度拍攝來製作,觀眾可以從多種非常規視角,體驗到格陵蘭島的方方面面:觀察退卻的冰川痕迹,領略驚人的低空飛行風景,從水面上下觀察冰川,了解美國航天局的最新研究發現。

《獨囚之後(After Solitary)》導演是Cassandra Herrman和Lauren Mucciolo,時長約10分鐘,觀眾可以在身體和情感上都進入平常難以了解的單人監獄。

該片使用了三維掃描等技術,將觀眾置於逼真的三維掃描的單人監獄中。攝像捕捉出的犯人立體影像,與觀眾共處一室,講述單獨監禁的悲慘故事,以及對自己的持久影響。據VR網編輯了解,該作品曾獲2017美國西南偏南電影節(SXSW)評審團大獎,以及世界VR論壇的最高獎。

至於本次VR展映單元的VR裝置《沙中房間(Chalkroom)》,由於時間所限,也沒能體驗到。由Laurie Anderson和黃心健導演的《沙中房間(Chalkroom)》時長約15分鐘,在去年的威尼斯電影節VR競賽單元中,獲得了「最佳VR體驗獎」。

在該VR裝置中,巨大的黑板是一個象徵人類記憶的符號,不斷地擦拭覆寫中,舊有的記憶殘存不去,散落的粉塵就像記憶碎片。 無數的巨型黑板建構了浩瀚的虛擬空間,猶如巨大的記憶迷宮;觀眾隨著勞瑞·安德森的聲音導引進入幻夢般的世界,在虛擬現實中自由飛行。抽象符號轉化為具象的、可互動的實體,讓觀眾身在其中,探索文字與記憶的連結。

除了立式交互VR和VR裝置使用了HTC Vive和Oculus Rift頭顯之外,四部VR電影使用的頭顯是來自VR網(微信公眾號:VR平台)戰略合作夥伴IDEALENS的K2+ VR一體機。該頭顯佩戴簡便且舒適,並且對眼鏡的兼容性較高,即使眼鏡框較寬也能輕鬆佩戴。VR網(微信公眾號:VR平台)編輯認為,該設備很適合VR電影這種應用場景。

與之相比,以往常見的VR影視類體驗中,尤其是在國外,大多使用三星Gear VR頭顯,配合三星的手機。但與VR一體機相比,顯然後者更合適,畢竟無須擔心手機溫度上升後對性能的影響,也沒有各種通知信息打擾觀看。再配合可使用手機或電腦集中控制的播控系統,現場的十餘位觀眾可同時觀看同一個內容。相比手機VR眼鏡類產品,VR一體機更適用於影視、教育等B端應用場景。

雖然這次展映的作品全部來自國外,國內的VR影視創作者們也有大量的優秀作品,比如在去年入圍威尼斯電影節VR競賽單元的《拾夢老人》、《自游》、《窗》和《家在蘭若寺》。VR這種新媒介能夠帶來的改變,不只是觀眾的觀看視角,更是對影視創作者的一個新挑戰,VR網(微信公眾號:VR平台)編輯期待著國內能夠湧現更多的優秀VR影視作品。

VR平台 | VR網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R網 的精彩文章:

我們相信 虛擬現實將迎來又一次偉大的飛躍
專訪斯坦福大學VR交互實驗室創始人:虛擬現實如何影響現實 | VR網

TAG:VR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