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來10種能力大猜想

未來10種能力大猜想

1

人工智慧

我們作為一名人類,特別是一名受過高等教育的professional,到底能做些什麼適應現在的趨勢?學一些什麼來適應未來的變局?又有哪些職業和技能可以讓我們活的幸福和充實?作為父母的我們又需要幫助孩子們構建怎樣的知識體系,去尋找出路?

隨著各大媒體,綜藝節目,科普了一大輪的AI(人工智慧)以後,連知識分享圈都開始培訓相關話題了。

但普通人,其實不太能感受到人工智慧到底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因為畢竟技術還在研發階段,普及率還那麼高。

不過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一旦AI普及,這個替代率可以說是瞬間完成,你我第二天就有可能被告知「不好意思,為了節約公司成本,我們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僱傭你了」。

但是AI之所以沒辦法立馬替代人,因為AI需要有人教的,需要有數據來做決策的。

所以如果你是你們行業的某個技術專家,就很可能成為AI培訓師。

例如你是一名資深會計師,那麼你要做的是將你工作的流程細化出來,將流程以及一線的工作細節教給另一個開發AI的工程師。那個這個AI工程師就會根據你教授的經驗體系,開發成AI。

這個過程中,AI需要不停地學習,就像孩子一樣,雖然你教會了做事的步驟和流程,但它還是可能不太理解,需要在試錯中前進。

那麼作為一個資深會計師,如果你還懂認識心理學,懂得我們人類大腦學習的基本原理和機智。那麼這時候,你可能會繼續優化之前做事的流程和步驟,讓機器更能懂,更好地學會你教給它的東西。

AI是一個讓機器更像人的發展趨勢。更像人,就意味著得懂人是怎麼認識世界的,人是怎麼學習的,人是表達自己的感情的。只有人類自己先懂了,那麼才能更好地傳授給另一個人。

在這個案例中,最容易轉型成為AI培訓師的其實還是行業里的專家,因為他們最懂該領域的知識/一線經驗/流程和痛點。

最經典的影視樣本,請參考《西部世界》,《ET》等作品,這樣大家就能理解什麼叫做機器越來越像人。

推薦一本書,叫作《和機器賽跑》。這本書講的理念我比較喜歡,人應該和機器學會共同發展,優勢互補。

2

10大未來能力

上個月我們讀書會剛好舉行了關於這方面的探討,有趣的是2輪分享會總結下來,大家對未來能力的猜想竟然都非常符合國際知名人力資源機構的結果。

未來大家可以學習和精進的10種能力分別是:

1. Sense-making(直覺決策力)

2. Social influnce(社群影響力)

3. Commercial Awareness(商業覺察力)

4. Cross culture Competency(多元文化力)

5. Computational thinking(計算機思維)

6. New media literacy (新媒體素養)

7. Transdisplinary

8. Design mindset(設計思維)

9. Congnitive load management (認知篩選力)

10. Vitual collaboration(遠程協作力)

後來談論會裡還有小夥伴提到慢下來的能力,回歸自然的能力,溝通的能力。雖然大家的表達的詞不同,但是也的確都在這個框架體系內。

未來10大能力

未來雖然處在不確定之中,處在高度變化之中,但我們人類其實一直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在宇宙的未知中探索和發展。了解一下未來職業能力的趨勢,找到興趣點,往裡面發展,不斷學習和更新自己。

讓好奇心打敗焦慮~

編輯助理:聶夢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琳靜Grace 的精彩文章:

當我讀完18本書之後
葉雲燕:《給成交一個理由》

TAG:郭琳靜Gr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