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作文領航——每日一字《牟》·指事字

作文領航——每日一字《牟》·指事字

牟(móu ,mū ,mù),是漢語漢字,其意為:取,謀求;牛叫聲;姓。牟姓。地名,中牟縣讀mù。

牛氣口出為牟,羊氣上出為羋。

牟姓發祥于山東,得姓後很長時間以山東為繁衍發展中心,並緩慢向周邊遷衍。如今牟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四川、重慶、湖北、遼寧等省為多。

目前牟姓人口列全國第149位。

從古到今,牟姓的名人較多,有牟佳欣,牟長,牟融,牟新生,牟大明等。

牟姓氏的2種讀音:

1. mù(世代流傳讀音,西南方言區也保持了去聲的聲調,而沒有隨方言習慣變化) 自分封牟子國起即有此讀音,分布於山東、重慶、四川、湖北、貴州、湖南、東北三省等地區。

2.móu(漢族部分方言區有此讀音)主要分布於重慶、四川、貴州。少數民族也有牟姓,發音主要為「móu」。

得姓始祖

春秋時期,齊國與魯國不斷發生摩擦,牟子國夾在大國之間深受其害,被迫不斷向東北方向遷徙。至周靈王姬泄心五年(齊靈公姜環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齊靈公在東擊滅萊國(今山東龍口一帶)、今煙台地區皆入齊國勢力範圍以後,齊國掉頭西擴,不斷攻擊魯國北鄙(北部邊境地區),齊、魯之間持續爆發了一系列的「城之戰」、「防之戰」、「崔杼攻魯」等戰爭。為了攻擊魯國並抗擊與魯國聯盟的吳國,齊靈公在周靈王十四~二十四年期間(公元前558~前548年),將已經向東北遷至營丘邊緣地帶(今山東淄博臨淄)的牟子國再東遷至今山東省煙台市的牟平區、福山區一帶,史籍《路史》中記載為「牟逼近臨淄,乃遷於東海。」然而到春秋末期,牟子國仍然被齊國吞滅,之後稱牟子國被滅時的國都為「牟平」。亡國之後的子孫後代,有以故國名為姓氏者,稱牟氏,史稱牟氏正宗。後在《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記載的戰國時期齊國大夫牟辛,在史籍《後漢·牟融傳》中記載的東漢時期的重臣、經學家、北海安丘人牟長,都是牟子國的王族後裔。顯然,在賓牟賈的後裔子孫中,肯定沿襲先祖的姓氏,稱賓牟氏,後皆省文簡改為單姓賓氏、牟氏,世代相傳至今,但賓牟氏複姓反而消失了。該支牟氏正確讀音作mù(ㄇㄨˋ)。

牟氏族人大多尊祝融、陸終為得姓始祖。該支牟氏正確讀音作mù(ㄇㄨ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古代打仗沒服從命令,但立了大功怎麼辦?
帶你了解秦國是如何從興起到滅亡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