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瀏陽女孩支教菲律賓獲評「菲律賓優秀志願者候選人」

瀏陽女孩支教菲律賓獲評「菲律賓優秀志願者候選人」

日前,22歲的瀏陽女孩周巍結束了在菲律賓的10個多月支教,回到位於荷花街道的家中。

周巍和菲律賓的學生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支教菲律賓

菲律賓孩子趴窗檯張望等她來上課

瀏陽女孩獲評「菲律賓優秀志願者候選人」

當她結束在菲律賓的最後一堂中文課時,孩子們不舍的哭聲,甚至驚動了學校的保安,當保安心急火燎趕到教室時,見到的卻是孩子們抱著一個中文老師,不讓她離去的動人場景。

這個中文老師正是周巍。日前,22歲的瀏陽女孩周巍結束了在菲律賓的10個多月支教,回到位於荷花街道的家中。作為在海外傳播漢語的文化使者,她不僅帶回來自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國家漢辦」)的肯定,以及菲律賓著名大學的研究生入學通知,更為當地孩子留下對於漢語的濃厚興趣。

瀏陽日報記者周婷

放棄工作機會

怕熱怕曬女孩前往菲律賓支教

為了積極推廣漢語,提高世界漢語教學水平,2016年11月,國家漢辦向全國招收漢語教師志願者赴海外支教。當時正在浙江傳媒學院讀大四的周巍得知這個消息後,第一時間報了名,經過激烈的筆試、面試、考核等環節,2017年2月,她成功通過考核,將赴菲律賓進行為期10個月的漢語支教。

但是,父母卻擔心周巍不適應當地炎熱的氣候,他們很了解,皮膚白皙的女兒特別怕熱怕曬,連陰雨天都會塗防晒霜。但父母更知道,女兒認定的事情一定是她自己充分思考過的,因此最終選擇了支持。

談及去菲律賓支教的原因,周巍坦言,主要是在大學時就經常思考,「怎樣的人生經歷,才能培養出不一樣的閱歷與格局。」實際上,憑藉著大學期間豐富的實習經驗和各類榮譽證書,當時已有三家杭州企業向她拋來了橄欖枝。「但是我覺得人生可以多一種可能,趁著還年輕,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情。」2017年5月,經過一段時間培訓後,周巍正式前往菲律賓,來到一所名為「光啟學校」的私人學校任教,負責教該校小學三年級三個班的漢語。

周巍說,光啟學校對漢語教育十分重視,不僅每天安排了固定的中文課程,為每個孩子取了中文名,還設置每個DAY5(菲律賓學校以7天為一個學習周期)為中文俱樂部活動日,由漢語教師志願者教孩子們書法、象棋、畫臉譜、踢毽子等中國傳統技藝。

創新漢語教學方式

孩子們酷愛她的課

實際上,對於漢語,大部分菲律賓孩子是又愛又懼,既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興趣,又因中文的書寫及發音難而發愁,這其中還發生了不少趣事。

第一次教孩子們學習畫京劇臉譜時,周巍雖然詳細講解和強調了繪製臉譜的細節和要點,但大部分孩子依舊不能理解為什麼畫臉譜時,眉毛、鬍子、眼睛外要「留白」,很多孩子畫出來的臉譜,都成了面具版「奧特曼」,這讓她忍俊不禁,也深刻意識到中菲孩子的思維差異。

周巍意識到,傳統的死記硬背、帶讀跟讀的教學方式,放在這群外國孩子身上,肯定行不通。於是,她開始探索如何用更適應菲律賓孩子思維方式的方法教漢語。

周巍注意到,在菲律賓校園,孩子們最感興趣的莫過於每周的「童子軍」活動,孩子們分組領取任務卡進行闖關遊戲,對此樂此不疲。

為此,她為孩子們設計了一場場特別的「童子軍」活動,任務關卡就是中文的「聽、說、讀、寫」四關,她還引導孩子們拿到任務卡後,分組討論,根據自己擅長的領域確定先闖哪一關。

為了增強儀式感,每組孩子闖關後,她還會蓋上印章,給予獎勵。這個活動直接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趁熱打鐵,她又通過多種途徑展示中華文化:教孩子們製作手工製品,播放反映中國城市變遷或是特色風景的記錄片,讓孩子們演繹中國的孝文化故事……

越來越多的學生好奇並詢問自己的名字在中文裡代表什麼意思;還有不少學生讓她幫忙為家人取一個中文名;看到新事物,很多學生都會問她,這個在中國叫什麼;最令她覺得有成就感的是,每次她的課前,孩子們都會趴在玻璃門前張望,等她來上課,甚至還會出門迎接她。

播種中文的興趣種子

通過當地知名大學研究生考試

今年3月底,周巍結束了在菲律賓的10個多月支教,回到瀏陽。告別的場景,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離開前的幾天,周巍每天都會收到孩子們送的賀卡和手工小禮物,「ThankyouforteachingusChineseandworkinghardtoteachuseachday……我們愛周老師。」幾乎所有的學生都用中文或是英文寫下感激與不舍,讓周巍十分感動。

在菲律賓的最後一堂課上,周巍用整堂課跟孩子們告別,先是鼓勵大家跟著新老師也要好好學習中文,再單獨與每個孩子談起10個月以來的成長與變化。

孩子們起初還是紅著眼睛小聲啜泣,但談著談著,不知道是誰先哭出了聲,整個教室漸漸傳來嚎啕大哭聲,學校保安還以為發生了安全事故,心急火燎地衝進教室,結果看到的卻是一群孩子抱著一個中文老師痛哭的動人場景。

「我以後還會再回來看你們的。」看著孩子們濕潤的臉龐,周巍認真地向孩子們承諾。隨後趕到的學校小學部主任,也趁勢激勵大家努力學習,並告訴孩子們,「到了七年級,就可以報名參加前往中國的交流項目,到時候你們就能去周老師的國家看她,也可以去看看周老師曾經給你播放過的九寨溝、長城。」說到這裡,孩子們才漸漸停止哭泣,又熱情洋溢地談論起到了中國後想去的地方。

支教期間,經過自己的努力,周巍通過了菲律賓排行第三的德拉薩大學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也是語言教學方向,「在支教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對於海外教育,還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這將是自己以後的努力方向,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就能回來看望孩子們。」

搭建中菲文化橋樑

獲評「菲律賓優秀志願者候選人」

2018年4月11日,國家漢辦公布「2017—2018年度菲律賓優秀志願者候選人名單」,周巍的名字赫然在列。據了解,該評選參照國家漢辦志願者評優規定(不超過志願者總人數10%的比例評優)進行。不出意外,經過兩周的公示期後,這份證書就會寄到她的手中。對於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周巍顯得十分謙虛,「我比較幸運,可能是因為我運營了『菲律賓漢語教師志願者』的微信公眾號,因此大家都認識我。」

記者關注「菲律賓漢語教師志願者」微信公眾號後發現,幾乎每篇文章,排版都是由周巍完成。周巍說,向社會傳遞他們在菲律賓的感悟與收穫,以及志願者生活中的種種趣事,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雖然稿件的編排很費時間,也沒有任何報酬,但這是她作為傳媒學子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們不僅想向菲律賓孩子傳播漢語文化,還想吸引更多中國人加入到海外支教的隊伍,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兩國的文化交流,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周巍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吃喝玩樂在瀏陽 的精彩文章:

TAG:吃喝玩樂在瀏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