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電影說 湮滅:降臨級的創意與太虛幻的表達

電影說 湮滅:降臨級的創意與太虛幻的表達

有「星雲獎」原著的支撐,電影版《湮滅》顯然具有極大的先天優勢,再加上《這個殺手不太冷》中那個「長大了的女孩」娜塔莉·波特曼 ,再加上《機械姬》的導演兼編劇亞歷克斯·加蘭,這是一個可以把軟科幻故事講得完美的存在。

只是,「網飛出品,必屬爛片」猶如久久不願散去的魔咒,雖然財大氣粗到攬進了從好萊塢一流大導演、大明星、到草台班子團隊在內的影視創作者,但只要跟網飛沾邊,他們以前的所有建樹與獎項,似乎都被魔幻般的「重置」了。

得著估計,網飛的思路應該是這樣的:只要有個好創意,就可以大方偷錢了。在這種簡單粗暴的「撒錢大法」之下,雖然創作出了一大批新鮮的網路大電影,但總是拿不到太好的口碑,更談不上影片回本了。

不過,《湮滅》似乎有擺脫網飛魔咒的實力。欲言又止的劇情,神秘陰森的氛圍,詭異多段的環境,加上出其不意的反轉,創造出一個讓人恐怖異常而又忍不住去探究的「異常世界」。

本片營造的神秘氛圍,可以說是得著看過的軟科幻片中最有代表性的。緩慢的節奏、細膩的鏡頭、內涵的台詞和細思恐極的細節特徵,在無聲勝有聲中,就把詭異的環境氛圍營造出來了。然而,更恐怖的是心理,「反射」的概念和複製人的出現,讓主角和觀眾開始捫心自問起「我是誰」這個本源問題。

一個牛到起飛的概念,加上一大堆不可思議的細節,這乍看起來確實挺唬人。問題是,如何把創意、線索和主題有機的「串」起來。在這一點上,《湮滅》似乎做得並不圓滿。劇情上,密集到恐怖的劇情坑,以及言不由衷的表現方式,讓這部電影的主題變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開放式的表現形式,隨之而來的便是過渡性的解讀,這或許是很多開放式結局的軟科幻電影,最終名落孫山的原因,但多虧有小說原著,多少能把劇情坑給補回來。只是,看完電影還要翻原著,恐怕並不是一個太好的解決辦法。當然,續集填坑這件事,也不是不可能。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創意超前的軟科幻電影,環境氛圍的營造讓這個詭異而現實的異域世界,呈現在觀眾面前。只是,過於開放式的劇情和無法自圓其說的主題,多少給本片打了一定折扣。說來,這也是諾蘭的「硬幣結局」給鬧的。

得著說 |拿興趣說事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得著說 的精彩文章:

電影說 盲·道:別過度解讀李楊,這本是一部有溫度的悲劇
電影說 東方快車謀殺案:再改編的理由,顛覆還是被覆蓋

TAG:得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