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呂夷簡是如何跟新領導搞好關係的

呂夷簡是如何跟新領導搞好關係的

首先要交代的是,呂夷簡是一個徹徹底底地官二代兼出身於書香門第,這很重要,畢竟除非改朝換代,屌絲在任何時候逆襲的可能性都幾乎為零。上一篇文章寫了公孫鞅是姬姓後人,衛國國君小老婆的兒子,佔了貴族身份的便宜所以能到處走後門。宋明時期的貴族大多是智障、性無能、精神病,真正掌握實權的其實是文官集團。呂夷簡的家族背景大到嚇死人。呂夷簡的大伯伯是狀元出身的宰相呂蒙正,封許國公,加授太子太師,位極人臣。呂蒙正的弟弟也就是呂夷簡的爸爸,叫呂蒙亨,生前是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儘管官職不算高,但也是正兒八經國家中樞機構的領導幹部。呂夷簡雖然是名門之後,但在政治崛起的過程當中也是步步為營、精打細算的。當我們今天站在上帝視角重新復盤他的人生軌跡,依然可以發現一些值得借鑒的地方。上次說了,最近我們單位有很多同事準備或者已經另謀高就了,於是我就寫了《公孫鞅是如何找工作的》這篇文章送給他們當求職時的參考。當然咯,我的同事都是業內翹楚,人中龍鳳,與其說是找工作,不如說是謀求一次promotion.那麼到了新的工作崗位之後,如何迅速搞定領導站穩腳跟呢?我覺得可以參考一波呂夷簡的例子。

一、東方紅,太陽升,維護核心就是維護自己

《宋史 呂夷簡傳》:初,荊王子養禁中,既長,夷簡請出之。太后欲留使從帝誦讀,夷簡曰:「上富春秋,所親非儒學之臣,恐無益聖德。」即日命還邸中。太后崩,帝始親政事,夷簡手疏陳八事,曰:正朝綱,塞邪徑,禁貨賂,辨佞壬,絕女謁,疏近習,罷力役,節冗費。其勸帝語甚切。

很多人思路真的不清楚,總覺得獨善其身、隔岸觀火是聰明的。其實這種人最笨,是一輩子不會有什麼出息的。宋仁宗即位的時候年紀還比較小,朝廷的一切事體由劉皇后垂簾聽政。劉太后雖然對外宣稱是仁宗皇帝的親生母親,但是除了仁宗自己,其它人都知道她是偷了別人的小孩佔為己有的。所以,從感情上來講,劉太后想要廢掉仁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於是,在仁宗即位之初,劉太后找來了荊王的兒子並把它養在皇宮裡,名義上是給仁宗皇帝當陪讀,而實際上是對仁宗的一種威脅,意思是說,如果你不聽我的話瞎搞八搞,我隨時可以找人來代替你哦。這一點被呂夷簡看穿了。他的策略非常簡單,一定要保住仁宗的皇位,天無二日,國無二主,銅鑼灣不可以有第二個浩南哥。表面上他是維護現任領導的核心地位,實際上來說也是為了給自己謀求後路。我們知道,在職場中,領導永遠都只會用自己團隊的人,領導飛得越高,那麼他團隊里的人也就越有前途。而且領導還有一個特點,喜歡用自己發跡時候就一起打天下的下屬。蠢的人喜歡動小聰明,看誰實力強就跟著誰屁股後面轉,而聰明的人則是有一定的預見性。他看準了一個潛力股之後就拿住不放,以至於自己挺身而出也要為領導掃清障礙。呂夷簡的作法就很聰明,他對劉太后說,太后啊,皇帝現在還在成長期,如果整天所接觸到的人不是學富五車的大知識分子的話,恐怕對他也沒有什麼幫助吧。這句話可謂一箭三雕。不僅用大道理唬住了劉太后,而且還間接貶低了荊王兒子,說他不配做未來的皇帝,又為仁宗找了一個華麗的理由掃清權利鬥爭上的障礙。劉太后一聽,無話可說,只得作罷。等劉太后翹辮子了,仁宗皇帝親政,呂夷簡看準時機提出自己的治國理念,言辭懇切,可以說水到渠成了。

二、高級的拍馬屁不是動動嘴皮子,而是要暖人心

宋仁宗的親媽不是垂簾聽政的劉太后,雖然一直以來他都以為自己是她的親兒子。劉太后年輕的時候還是妃子劉氏,劉氏生不齣兒子,於是找了一個姓李的宮女做代孕媽媽。這位宮女不負眾望,和宋真宗隨便這麼一搞就懷孕了,不但懷孕了還懷了一個男孩。於是劉太后就把這個宮女的小孩抱了過來,說是自己生的,母憑子貴,真宗皇帝遂封劉氏為皇后。這就是民間傳說中大名鼎鼎的「狸貓換太子」的來源。

依然是《宋史 呂夷簡傳》:章懿太后為順容,薨,宮中未治喪,夷簡朝奏事,因曰:「聞有宮嬪亡者。」太后矍然曰:「宰相亦預宮中事邪?」引帝偕起。有頃獨出,曰:「卿何間我母子也?」夷簡曰:「太后他日不欲全劉氏乎?」太后意稍解。有司希太后旨,言歲月葬未利。夷簡請發哀成服,備儀仗葬之。 」

後來姓李的宮女死了,劉太后準備就隨隨便便處理一下了事,誰知道這件事讓呂夷簡知道了。呂夷簡做了一個非常聰明的決定。他主動向劉太后提起這件犯忌諱的事情,劉太后非常生氣,反問他,怎麼滴,你一個大臣還管起我們皇家的私事來了?你這是要挑撥我和皇帝的關係啊!呂夷簡早有應對,他說,太后啊我這也是為你好,你想想看,仁宗皇帝早晚會知道當年借腹生子的事情,如果他知道了,又看到你是這樣對待自己的親生母親的,那麼即使你那時候已經翹辮子了,皇帝會放過你的家裡人嗎?劉太后一聽,又無話可說了,只得按照太后的禮儀將李氏安葬。

我們看到辦公室里有很多小人,他們不僅是二五仔,而且還特別愛拍領帶馬屁。但這些都是low逼所為,如果領導很受用,說明領導也是low逼。碰到這種立體式的low逼上下級,正常人的做法應該是儘早辭職。那高級的拍馬屁是怎樣的呢?呂夷簡就給我們上了一課。他的做法表面上看是為了當權者劉太后著想,使其死後不會被仁宗倒閉清算,實際上,他更加是為了自己謀劃。就像他說的,仁宗皇帝早晚是要知道真相的,如果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自然就會知道當年是呂夷簡的勸諫才讓皇帝的親生母親得到了高級別的厚葬,那麼皇帝會怎麼想呢?皇帝會非常地感激你。拍馬屁的最高境界不是做了好事立馬就去找領導表功,而是做了好事讓領導自己去發現反過來從心裡感激你。你暖了領導的心,領導自然也會來暖你。

三、尊重你的對手,而不是尊重傻逼

呂夷簡第一次大權在握的時候,范仲淹因為廢后的事情與他有所爭執。後來范仲淹上《百官圖》,直接把近幾年官員的升遷畫在了一張圖上,並且標註出其中哪些是宰相呂夷簡提拔的人。本來,宰相培植勢力任用自己團隊的人無可厚非,只不過大家嘴上不說罷了。但是經過范仲淹這麼一搞,讓態勢變得非常得難堪。不僅不給呂夷簡面子,還間接打了皇帝的臉。這很尷尬。如果是一般的人,肯定算結下樑子了,但後來的事實卻並非如此。

康定元年,西夏攻宋,西北前線形勢吃緊,范仲淹調至抗擊西夏前線,官復原職,知永興軍。呂夷簡也再次拜相,他主動對宋仁宗說:「范仲淹是當世的賢臣,朝廷要任用他,怎麼能只是官復原職呢?」於是任命范仲淹為龍圖閣直學士、陝西經略安撫副使。仁宗為之感動,認為呂夷簡是長者。范仲淹面謝呂夷簡:「先前因為公事觸犯相公,沒想到相公竟然這樣獎勵提拔我。」呂夷簡說:「我怎麼敢再對過去的事念念不忘呢!」

冤家宜解不宜結,尊重你的對手也是尊重你自己。但是對於那些臭傻逼,則應該儘快斬除。

《宋史 呂夷簡傳》:帝始與夷簡謀,以張耆、夏竦皆太后所任用者也,悉罷之,退告郭皇后。後曰:「夷簡獨不附太后邪?但多機巧、善應變耳。」由是夷簡亦罷為武勝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陳州。及宣制,夷簡方押班,聞唱名,大駭,不知其故。

宋仁宗親政後問呂夷簡該如何處理目前的用人局面,呂夷簡說張耆和夏竦都是劉太后在的時候用的人,既然皇上已經親政了,那麼應該都罷黜這些人。宋仁宗把這件事回家告訴了他的傻逼老婆郭皇后,郭皇后一聽冷笑一聲說,呂夷簡難道就不是劉太后的人么?他就是個牆頭草!仁宗一聽,也對哦,那就連呂夷簡也趕走吧。等皇帝擬定的人事變動傳達下去的時候,正在坐班的呂夷簡一聽差點昏古起,WTF?怎麼連我也被趕走了?他私下打聽了一下,原來是郭皇后這個神經病吹得枕邊風。但是呂夷簡不響,他在等待一個機會。

宋仁宗的老婆郭皇后嫉妒成性,心胸狹窄,行為蠻橫,而且立後九年,依然無子,於是仁宗有廢郭后之意。宋仁宗寵愛一位姓尚的美人。有一天,尚美人在宋仁宗的面前議論郭皇后,剛好被郭皇后聽見。郭后不勝憤怒,上前要打尚美人耳光。宋仁宗見勢不妙,急忙過來勸架。郭皇后一個大嘴巴子打在宋仁宗脖子上。指甲在宋仁宗脖子上划出了兩道血痕。宋仁宗龍顏大怒,但他性格文弱,雖然生氣,卻沒有發作,只是帶著尚美人走了。郭后這個舉動,成為廢后事件的直接導火索。呂夷簡抓住這個機會迅速出手,並且力壓范仲淹的意見堅持廢后,終於把郭皇后這個臭傻逼從皇帝身邊趕走了。

宋仁宗雖然未必是一個好領導,但他一定是一個好人。呂夷簡雖然謀身重於謀國,但他一定是一個好下屬。一個好人做領導,是值得一個好的下屬去幫他的。呂夷簡自始至終都保持了一個高級知識分子應有的矜持和自重。反觀同為官宦之後的韓侂胄,大腹便便像個卡通熊。為了讓自己青史留名不惜賭上國運,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貿然發動對外戰爭,結果使南宋經濟遭受重大損失。而後奸賊史彌遠掌權,南宋徹底滑向深淵。

康定元年,西夏攻宋,宋仁宗找到地方上的一位領導幹部,鎮安軍節度使呂夷簡。宋仁宗拉住呂夷簡的手感慨地說:中央已經決定了,由你來做一把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五千年泱泱文明,為何偏偏喜歡宋朝這麼一個羸弱的朝代?
中國古代皇帝武功排行榜,居然是個個堪稱武林高手!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