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窗間過馬 文盛武衰之大宋

窗間過馬 文盛武衰之大宋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歷史階段,歷十八帝,歷時三百一十九年。宋代是個重文輕武的朝代,出過很多了不起的畫家、工匠。宋徽宗的藝術造詣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宋朝的窗和前朝還是有許些變化的。

宋代的窗仍以直棱窗為多,花式窗兼有。直棱窗有板欞和破子欞兩種,板欞木條橫斷面為扁方形或方形。破子欞橫斷面為三角形,尖角沖外,平面沖里,以便裱糊。另外《營造法式》上還有闌檻鉤窗等其他形式。

直棱窗

花式窗

以宋朝《營造法式》上為準,當時的門窗裝飾手段已經十分豐富,格心的變化多樣,腰花板雕刻成熟,只是格子門的布局較單一,僅單腰串和雙腰串兩種。腰串是指格門中最簡單的,只用一根橫向木條將門分割,上部有格心,下部是障水板。這種式樣的門比板門多了採光、美觀、減重等好處;雙腰串門在中間再加一條橫向木條,兩條木條之間夾有腰板,腰華板一般還有雕飾,由於位於水平視線範圍,裝飾效果極佳。

格子門分為橫拉式和推拉式兩種,中國的格子門在宋代或之前的多為橫拉格子門,後來推拉式格子門普及。

宋朝建築在宋人追求安逸的文明前提下,趨向舒適華麗,強調感官上的愉悅。科舉制的盛興,使得文人墨客雲集城鎮。魏晉的超脫,隋唐的放任,到了兩宋時期開始收斂。宋人小家碧玉型的生活,追求精緻,追求情趣。北宋時期出現了官方提倡的古董收藏熱,這說明宋人把魏晉人追求自然景觀的傳統已經逐漸擯棄,開始注重實物理念。作為建築之眼的門窗,已不再是文人透過其觀景的框架,而已成為刻意美化的展示主體。

其實對於格子門,日本也是有一段時間吹噓,說是中國學習日本來的,這個作為中國人的我們也只有微微一笑。(區區島國,真是太能吹了)

推拉式木格子門是構成日式家居的重要部分。樟子門因木框採用桐木,木格子中間以半透明的樟子紙取代玻璃,所以薄而輕。樟子紙也可用於窗戶,特點是韌性十足,不易撕破,且具有防水、防潮功能。圖案也很精美,常見的有竹子與千鶴圖,在室外光的映襯下,煥發出淡雅的朦朧美,煞是好看。樟子門也因美麗的樟子紙而得名。

這種推拉式的木格子門,也是從宋朝時期傳入日本的。日本在自己的造紙術改良下,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樟子紙糊成的半透明的個子推拉門。

中國的一些古畫上看到零散的推拉門,例如宋代的山水畫,就有推拉門。

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文化的國家,對於這些的叫囂我們只有不屑一顧,前段時間某小國硬說屈原是他們的,著實讓人笑掉大牙.......究其原因只能怨我們文化歷史太過悠久.......怪我們嘍.........

作者:天源美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八仙」中最濫竽充數的一個大仙,本來是一個大惡人卻得道成仙了
劉娥差點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劉娥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