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盜墓賊被抓,自以為必死,知府卻說:你帶我去盜行嗎

盜墓賊被抓,自以為必死,知府卻說:你帶我去盜行嗎

北宋末年,金兵兩次南下,襲取了都城開封,擄走了包括徽欽二帝在內的宋朝皇族三千餘人,史稱靖康之變。此次事件,是落後文明戰勝先進文明的經典案例,金人一不懂漢語,二不懂宋朝制度,根本無法治理廣大中原地區,於是他們定下了一條國策,叫做以叛逆誘叛黨。意思就是扶植傀儡政權,用傀儡招降納叛,吸收宋朝內部意志不堅定的賣國之徒。

第一次,金人扶植了宋朝舊臣張邦昌,建立偽楚政權,但張邦昌心裡卻忠於宋朝,很快就將皇位讓給了趙構,令金人大失所望。金人痛定思痛,吸取這次教訓,準備再次扶植一個鐵了心的賣國賊,當這個傀儡皇帝。當時南宋政權岌岌可危,投降金國的大臣比比皆是,從眾多降臣中挑出一位真心忠於自己的人,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金人不擅長考核官員,於是下令讓他們主動競聘,不久後金國元帥就發現了一件奇葩事,手下的將領時不時就會提起一個叫劉豫的宋朝降臣,而且眾口一詞的說此人如何如何忠於我大金。金國元帥很納悶,就問了問幕僚,這劉豫是何許人?為什麼這些將領們都為他說好話?

原來,這個劉豫本是宋朝濟南知府,金軍南下時,主動投降,將濟南城獻給了金國,是個鐵杆賣國賊。此人為了當傀儡皇帝,大肆賄賂金國將領,所用的金銀,全是搜刮的民脂民膏。然而金國的將領太多,劉豫的錢財還是有些不夠用了。

一天,劉豫在大街上閑逛,邊走邊想怎麼籌錢,他心想一味的搜刮百姓,也不是長久之計,萬一激起了民變可不是好玩的。就在劉豫正煩惱的時候,在路旁的小攤上看到了一隻玉碗。劉豫為官多年,對珍玩玉器很有研究,他一眼就看出了這隻玉碗不是尋常之物。劉豫隨即對手下使了個眼色,賣玉碗的小販就被押到了官府。

小販跪在官府大堂內,嚇得直打哆嗦,劉豫一看,更覺得此事非常蹊蹺。劉豫拿著玉碗對小販說道,你這東西是哪來的,老實交代,免你皮肉之苦。小販已經被嚇壞了,結結巴巴的說道,這是從古墓里挖出來的。在宋朝,偷墳掘墓可是死罪,小販覺得,自己這下肯定死定了。沒想到,劉豫最後來了一句,你帶我去挖行嗎?

最終劉豫用盜墓的方式,籌得了大量金銀,終於如願以償,被金人封為了傀儡皇帝,國號大齊,史稱偽齊。偽齊國建立後,劉豫將自己家的祖宗牌位,全部搬到了北宋的太廟中,和宋朝太祖太宗的牌位擺到了一起。做了偽帝的劉豫仍沒有放棄盜墓,反而利用手中的權力,越盜越大,他設置了一個叫淘沙官的職位,專門進行盜墓活動,甚至北宋的皇陵,都遭到了劉豫的破壞,可見此人喪心病狂到了什麼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水滸700多人物,涵蓋百種姓氏,為何梁山中獨獨不能有此姓?
宋朝令人髮指的剝削 地獄和天堂就是一念之間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