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巴黎博覽會的「世紀回顧」

巴黎博覽會的「世紀回顧」

縱觀人類世界,有哪一項盛會最能集中體現各國在文化、產業和技術上的綜合成就?答案是世界博覽會。1900年4月15日至11月12日在法國巴黎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主題為世紀回顧,這次盛會共40個國家參與,8000多家企業參展,吸引遊客50,860,801人次(數據來自世界展覽局官網)。

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官方海報,現代文明融合了濃厚的異域風情。

GIF

為什麼要舉辦世博會呢?

提這個問題的人只要想一想「萬國來賀」的壯觀景象,也一定會多少有些理解了:世博會名義上是展示人類最前沿的文化、產業和技術成就,其實也是舉辦國展示本國形象和實力的絕佳機會。就算不提政治意義,如果只看經濟效益,世博會也是賺多賠少的。

GIF

1900年,到處是亮點

義大利館

1900年,當時法國只有4100萬人口,但通過巴黎世博會吸引前來法國參觀的人群多達1.02億。和今天一樣,當時的圍觀群眾都是奔著各國陳列館去的。在流傳下來的一些印刷品上和照片上,我們能欣賞到這些精美絕倫的建築。

俄國館

有趣的是,俄國館讓當時的遊客感受到了4D電影般的刺激:館內設置了一列長達80米的「卧鋪列車」,它雖然不能行駛,但車窗外的布景會以每秒4米的速度在列車外移動,向參觀者展示莫斯科到北京的沿途「風景」。為了使效果更佳逼真,展方還製造了少許顛簸效果,讓參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中國館正門和側面

世博會上不僅各國的展館極具特色,會場的建築也是氣勢宏偉。

協和廣場旁的世博會入口

為了向世界展示這些美觀的建築,巴黎人可是煞費苦心——1895年的一份政府法律草案有這樣的說明:法蘭西共和國要通過世博會體面地結束19世紀,要體現作為世界文明前哨的法蘭西精神。

戰神廣場

這樣說話,的確有點「傲嬌」,但巴黎人可是認真地準備了起來:從1896年開始,巴黎市區內就展開了大型的市政建設,在120公頃的土地上,建起了龐大的展區。

特洛卡德羅宮

唯一遺憾的是,博覽會園區導遊們的服務並不是很令人滿意,據當時的遊客回憶,導遊們「帶團」時語氣生硬,態度一般——也許參觀的人太多了,讓導遊也沒了耐心。

然而,除了這些建築,遊客們還看到了其他有趣的東西。

圓景電影:這是法國人格里姆·塞宋(Grimoin Sanson)在1897年發明的,簡單來說,就是採用圓筒形銀幕來實現電影畫面影像的全視野放映。當然你可以理解為當今的VR技術。1900年,埃菲爾鐵塔廣場前的大廳放映了人類史上第一部環幕影片《跨越歐亞兩洲的氫氣球旅行》。

環形電影的放映院

俄羅斯套娃:套娃是俄羅斯傳統的民間工藝品,由多個大小不一的空心彩繪木娃娃自大而小,一個套一個地組成。1900年,剛剛面世不久的俄羅斯套娃在巴黎世博會上首次亮相就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不亞於當今的網紅商品。從那以後,俄羅斯開始大批量生產套娃。

俄羅斯套娃

在這屆世界博覽會期間也發生過世界級的尷尬,比如說,奧運會的風頭完全被世博會蓋過了。

GIF

對不起,是在下輸了

在世博會前後,藝術家也描繪了他們想像中的2000年。

自動化的梳妝打扮

時尚美髮店

空中警察

太平洋海底賽事

如果能穿越到1900年,小編一定會鄭重其事地向藝術家們道歉。

對不起,我們辜負了你們的腦洞。

GIF

世博會主題章牌及紀念幣

1931年,為了專事監督和保障《國際展覽會公約》的實施、協調和管理舉辦世博會並保證世博會水平,巴黎成立了國際展覽局(簡稱BIS),按照其官網標籤的分類,世界博覽會分為綜合性世博會(World Expo)、專業性世博會(Specialised Expo)、園藝博覽會(Horticultural Expo)和米蘭三年展(Triennale di Milano)等等。

其中綜合性世博會展期較久,是為時半年的「註冊類世博會」,需要主辦單位準備綜合所有方面的成果來展出,從2000年起每五年舉辦一次。專業性世博會、園藝博覽會和米蘭三年展等展會則是穿插在兩屆註冊類世博會之間,為展期長達三個月的「認可類世博會」,主題取向也變得比較偏向專業,所以大概全球2-3年就會有一次世界博覽會。

世博會為世界留下精彩,以此為主題的章牌及紀念幣,同樣也為收藏者帶來了快樂。

這是巴黎美術學院著名校友、章牌藝術大師路易-奧斯卡·羅蒂(Louis-Oscar Roty)為1900年世博會設計的鍍銀青銅章。

同樣來自巴黎美術學院的朱爾-克萊芒·沙普蘭(Jules-Clément Chaplain)也為1900年世博會設計了一枚紀念章,圖中章為青銅材質。

亞洲舉辦的世博會同樣在世界展覽史上揮灑了濃重的筆墨。

2005年3月25日至2005年9月25日,日本在愛知縣瀨戶市、豐田市和長久手市舉辦世界博覽會。

日本稱其為「2005年日本國際博覧會」,簡稱「愛知萬博」,昵稱「愛·地球博」。此次世博會累計入場人數超過了2200萬人。

為紀念此次盛會,日本發行金、銀、銅鎳合金3種材質的紀念幣一套。

日本世博會紀念幣

有趣的是,波蘭為了呼應2005年日本世博會,也發行了一組紀念幣,分為金、銀、銅鎳鋁3種材質。

日本世博會結束後,下一屆綜合性世博會就是中國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了,這也是最受國人關注的一屆世博會。

中國從1999年起宣布申辦世博會到申博成功,花費了將近4年的時間。在申博成功將近8年後,上海最終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對來自五湖四海的參觀者展示出中華文明的繁榮和開放。

2002年,為紀念上海申博成功,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慶祝中國上海申博成功金銀紀念幣」,紀念幣設計新穎,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

慶祝中國上海申博成功金銀紀念幣1/2盎司金幣

慶祝中國上海申博成功金銀紀念幣1盎司銀質紀念幣

2009年和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分別發行了「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金銀紀念幣」第1、2組。金銀幣共同以上海世博會會徽與地球圖案構成硬幣正面圖案的主圖,展示出理解、溝通、歡聚的博覽會精神。

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金銀紀念幣(第1組)1/3盎司金質紀念幣

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金銀紀念幣(第1組)1盎司銀質紀念幣

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金銀紀念幣(第2組)1/3盎司彩色金質紀念幣

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金銀紀念幣(第2組)5盎司彩色金質紀念幣

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金銀紀念幣(第2組)1盎司彩色銀質紀念幣

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金銀紀念幣,第1組和2組共發行金幣3枚,銀幣4枚。幣上出現了世博會會徽、中國館、世博會吉祥物海寶等元素。

除此之外,還發行了1元普通紀念幣,材質為鋼芯鍍鎳,發行量6000萬枚。

上海世博會有4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報名建設,為歷屆規模之最。志願者總數達8萬餘人,投資為286億元。世博會展覽期間,中國創造了「萬國來賀」的盛典,這次世博會將銘記在中國歷史的豐碑上。

在上海世博會之後,很多人對世博會的關注度開始下降,乃至有人不知道2012年韓國舉辦的麗水世博會,這是認可類世博會,我們在前面已提到過。

麗水世博會的主題為「生機勃勃的海洋和海岸:資源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副主題有3個,分別為「海岸開發與保護」「創意海洋文化活動」「新資源技術」,旨在倡導人類攜手保護海洋,防止污染的同時合理利用開發海洋。

為紀念這屆世博會,韓國發行了2金、3銀、1銅鎳鋅合金一套紀念幣。

文章的最後小編與大家分享一副繪製精美的1900年世博會海報。

這幅精美的海報是由阿爾豐斯·慕夏繪製。他是捷克畫家與裝飾品藝術家,以其獨特唯美的線條聞名,形成獨樹一幟的風格。

阿爾豐斯·慕夏 Alfons Maria Mucha

下面的文章鏈接中,大家可以了解幕夏和與他有關的紀念幣。

慕夏與他的「女神」

圖文編輯:小編 (文中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金幣雜誌 的精彩文章:

三星堆與外星人有關係嗎?
偉大:源於作品的思想和品質——達·芬奇與幣章藝術

TAG:中國金幣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