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電競類專業設置的意義是什麼?

電競類專業設置的意義是什麼?

據《2017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電子競技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730.5億元,佔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的35.88%。如何理解這一數字?2017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這意味著在遊戲產業中,僅電子競技一項的銷售收入就超過了大熱的中國電影。

電子競技迅速發展的動力不僅來自於市場,官方也在助推其升溫。早在2003年,電子競技就獲國家體育總局批准成為正式的體育競賽項目,2022年電子競技還將登上杭州亞運會的賽場。在電子競技這個極速生長的系統里,除了賽事管理,職業選手、職業分析師、職業解說、網路直播、節目製作等崗位,無一不需要更具專業性的人才。數據調查顯示,電競行業目前的從業者僅為5萬人,人才缺口達26萬。在就業難成為社會問題的今天,面對電子競技這片人才需求的藍海,教育開始嘗試發力。

電競專業並不是為了教學生如何打遊戲,實際上它更偏向於培養電子競技的運營和管理人才。全國已有20多所高校開設了電子競技相關專業,除了少數高校是以培養職業選手為目標,大部分高校的著眼點是放在培養專業電競人才。以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舉辦了電競專業為例,其核心課程包括電子競技遊戲解析、競技運籌學、電競心理學、電子競技節目管理與運營等12門。

創辦學校的目的在於教書育人,教書重要,育人更重要。長久以來,電子競技給人的觀感都是很草根和「不和諧」,追根溯源,電子競技尤其是中國的電子競技走過太多的彎路,10多年前電競發展十分艱難,很多人僅憑孤身一人征戰,有著顯著的個人中心傾向。而近年來過度商業化又帶來了太多銅臭味與煙火氣。由此不難看出,除開專業能力之外,電競專業還應該培養包含責任感、大局觀、團隊意識、職業道德等必要的素質。在專業授課之外,電競教育還需要加入關於職業道德和團隊配合的內容,賦予學員更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由此達到更加嚴格的要求自身,規範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電競人的心態,讓大家自發的規範自身,提高職業素養。

電競專業迎來一個最好的時代,各種各樣的資金融入到電競這個行業,電競得到更多關注,無論是硬體設施電競館、網咖、比賽場地都越來越專業化,同時電競人才也是越來越多,電競學生不是為了玩遊戲單純獲得快樂而玩,而是為了謀生來玩,這更加容易促進人才的成熟發展。電競教育最終目的是服務於行業,如何加強與社會環節的結合,實現價值的無縫銜接,這需要政府、企業、行業機構和民眾等各個環節的共同努力。院校與社會力量的協作將產生諸多的實踐經驗,這對於電競教育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而這將成為電子競技進一步完善自身產業結構的重要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再說吳月娘:賢妻也瘋狂
平昌冬奧,不只有冰冷的賽道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