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好的旅行,是在陌生的地方,發現了一種久違的感動

最好的旅行,是在陌生的地方,發現了一種久違的感動

THE VILLIAGE OF CHINA

▁▁▁▁▁▁▁▁▁▁▁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任然 

00:00/03:33

若說人生無悔,都是賭氣的話。人生若沒有遺憾,那該多無趣啊。

————《一代宗師》

如果你喜歡旅行,喜歡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放逐自己,你會發現每座城市,都有屬於它的獨特的味道、獨特的色彩、獨特的氣質,還有藉此滯留在過客心中的那份特殊的悵然。

而城市的那份獨特的氣質,最易辨識的就是它獨有的建築。對於青島這座城市,最具特色的就是"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等標誌性建築群。而作為青島城市聚落最為典型的代表當屬「里院」。

青島曾是個殖民地城市,在這些充滿年代感的巷子和建築里,不僅見證了青島發展與滄桑,同時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成果,成為了今天青島的特殊的文化符號

「青島市市名以古代漁村青島得名。青島市的專名「青島」本指城區前海一海灣內的一座小島,因島上綠樹成蔭,終年鬱鬱蔥蔥而得名「青島」,後於明嘉靖年間首度被記載於王士性的《廣志繹》中」。

自光緒十七年清政府在青島設立海防務府以來,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此期間青島被德國人佔領七年,日本人佔領兩次,再由北洋政府統治與國命黨統治。經過時間的洗禮,青島逐漸由一個小漁村蛻變為風情獨特的城市。

青島天主教堂,本名聖彌厄爾教堂,教堂始建於1932年,於1934年竣工。塔身高56米,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而設計。擬建教堂應高百米,適逢二戰爆發,希特勒嚴禁德國本土資金外流,該教堂不得不修改圖紙,即建成現在規模。是建國前山東省最高的建築,也是中國唯一的祝聖教堂。

建築學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學科。作為實用藝術的建築藝術所包括的美學的一面和實用的一面。在這座清麗而安靜的海濱城市漫步,隨著地勢的高高低低,峰迴路轉。一幢幢歐式建築悄然移入你的眼帘,詫異之際,今夕何夕?

純粹的歐陸建築,完美的細部設計,典型的十九世紀末歐洲建築流派,無不訴說著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1897年,德國強行佔領青島(史稱膠澳)地區後,德國基督教信義會(又稱"路德會")的柏林教會派傳教士昆柞來青島傳教。教堂於1908年4月19日始建,此教堂專供德國信徒聚會禮拜,故有"德國禮拜堂"之稱。

這是一座典型的德國古堡式建築,有別於其他的基督教堂的哥特式風格,該建築粗獷莊重,沿用德式建築一貫的線條清晰簡練風,殷紅色的屋頂造型感十足,在綠色尖頂襯托下給人一種宗教建築特有的美感。基督教反偶像崇拜的教義在窗戶前一隻大十字架前彰顯著無聲的威嚴。管風琴的琴聲也會在每一個基督徒心裡悠悠奏響。

德國人佔領青島後,對青島開始進行細緻的城市規劃。青島所有的建築都比照德國建築施工建造,其中知名的建築有青島總督都府、八大關建築群等,而建築材料則以中式材料為主,如中式青磚,琉璃瓦等。

同樣是受西方建築藝術影響,與廣東省及海南省的騎樓相比,都留下了殖民遺風和歷史風雲的霜痕。「騎樓」更多地受到希臘建築藝術的移植,在古希臘的「柱式」與廊檐的理念下,再結合熱帶氣候炎熱多雨特點而形成。在追求和諧、完美、崇高的前提下,建築的檐部的嚴格和諧的比例和以人為尺度的造型格式同中華文化元素結合形成了南洋聚落特色。

德國現代建築簡樸明快,色彩莊重,通過有層次的空間營造來滿足人的需要,這些空間包括走廊、中庭、院落等。即追求工業設計的工藝高度亦追求設計的藝術高度,「里院」就是在實用與耐用的理念下,經過歲月的洗禮而越發顯得珍貴。

在出版於1922年的《青島概要》里,稱里院為「華洋折中式」建築。「里」、「院」有別。「里」誕生在先,「院」形成於後。融合了中國傳統四合院式和西方商住式公寓樓房的建築特點。中心形成一個大院,兩到三層,底層多為商業用途,二層以上為住宅。這種里院有別於中國傳統布局,它類似的中國里坊,但規模要遠小於里坊,里坊有封閉的坊牆,里院怎不設圍牆。

「里」處居住的是教師、公司職員、政府公務員、郵電局職員等;「院」里的居民相對身份要低很多。大都是產業工人等。

直到1930年代,青島里院居住區開始壯大。由以1932年市內里院建築社群最為鼎盛。此後發展漸緩,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青島建築普查,粗略統計青島有近600個「里」,近200個「院」。

隨著近幾年的舊城改造規模的日益擴大,使得里院的面積急劇減少,傳統的里院街區正在漸漸被拆除和破壞,這種帶有建築幾何美學的聚落正在加速消失,青島城市的聚落文化特質也日漸凋敝。在這座城市常見的薄霧裡,登高俯瞰蒼穹下的街區,縹緲的建築若隱若現,心也隨之空靈而悠遠。

而在這日漸衰落的里院的背後,那些兀自綻放的櫻花,依舊在每年4、5月間在中山公園以及蜿蜒的坡路小巷怒放著,八十餘年的風吹雨打都沒能使其凋零。

青島小城,百年滄桑,斗轉星移,物是人非。只要那些老建築還在,櫻花依然搖曳,故紙堆里閑聽花落,人間的故事就講不完。

曾在我國30年代的教育家、導演洪深的《避暑錄話》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在避暑聖地青島,我們必須避暑。。。。。。否則,他們有沸騰的血液,煎熬著的心,說出的話,必須太熱,將要使得別人和自己,都感到不快……」

「避暑者,避國民黨老爺之炎威也。。。」。這是中國左翼作家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發出的吶喊。然而,現如今早已是「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而青島,始終是個避暑勝地。

小城故事多,我們一件一件慢慢說。

▁▁▁▁▁▁▁

撰稿:本站編輯

攝影:周潔、Sally宋

▁▁▁▁▁▁▁

最美民族村寨

THE VILLIAGE OF CHINA

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

說是遼遠的海的相思

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戴望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民族村寨 的精彩文章:

TAG:最美民族村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