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三生三世又如何,不及過好每個當下

三生三世又如何,不及過好每個當下

你前世是誰,對你現在有任何益處嗎?不要把精力放在虛無縹緲的前世上,而要踏踏實實過好每個當下。

文/嘎瑪仁波切

你是誰,自己還不清楚嗎?

2009年底,我們在新加坡辦法會,來了個印度尼西亞某某大王的太太。在馬來西亞很多人喜歡叫「大王」這個稱呼,什麼汽車大王、輪胎大王,香蕉大王都有。

來了這樣一個叫「大王」的女士,還帶著自己的老公。我坐在法座上,準備講課,她跑到旁邊的喇嘛位置上坐了下來。我覺得奇怪,就告訴他:「居士,那個位置不是你坐的。」她很傲氣地說,「你難道不知道嗎?我是觀音菩薩的轉世!」

「我還真的不知道,你是觀音菩薩轉世,那今天的佛法就該由你來講了,你應該坐到法座上才對。可你怎麼會認為自己是觀音菩薩的轉世呢?」

「別搞錯啊,不是我認為的,是某某活佛說的。」

「他說你是觀音菩薩的轉世?你認為自己身上有觀音菩薩的什麼特徵呢?」

你前世是誰,對你現在有任何益處嗎?

她想了很久,最後說:「我的心地比較善良。」

「比較善良的意思,是不是說很多時候,你還不是很善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如果像你這樣,那我們都不懂佛教了。那個活佛說你是觀音轉世,你就是觀音轉世?

那他應該是釋迦牟尼佛或者阿彌陀佛,這樣的偉大佛陀轉世吧,要不然怎麼能認定你是觀音菩薩的轉世呢?這個活佛現在是一個喇嘛,來認證一位觀音轉世的人,這不顛倒了嗎?應該你認證他才對吧?只有一種可能,就如佛印大師說蘇東坡像一尊佛!」

剛開始她還畢恭畢敬,後來臉色都變了,還狡辯道:「我是誰,你看不清楚嗎?」我告訴她:「我看不清楚。那個所謂的活佛這樣說,只會害了你。你是不是觀音菩薩的化身,自己應該很清楚。」她就灰溜溜地帶著老公和他們的團隊走了。

踏踏實實過好每個當下

本來,我以為只有那個地方有這種現象。現在發現很多佛弟子,都對前世和轉世有極高的熱情。可是這些對你的解脫,有什麼幫助呢?有些人紅塵里的生活都過得邋裡邋遢,你們怎麼會相信他是佛菩薩的轉世

某些人心懷各種目的,就花言巧語騙人。說你是這個轉世那個轉世,你是誰,自己還不清楚嗎?你前世是誰,對你現在有任何益處嗎?不要把精力放在虛無縹緲的前世上,而要踏踏實實過好每個當下

所謂的上師們,自己能創造佛法嗎?當然不能。如果突然出現一個所謂高人,告訴你他是什麼佛,什麼菩薩,什麼轉世,有一種殊勝的法門和功夫,這時候你一定要小心了。

佛法不可能是某個人,突然發明創造出來的。兩千五百多年前,偉大的釋迦牟尼佛創辦了佛教。他任校長,也是所有教材的編寫者,這些教材,就是佛法。

不皈依談何修行,不修行談何頓悟?

還有的人會和你講玄虛的事情,反正你也不清楚。為了他們的目的,大談怪力亂神的有很多,拿一些你不懂的名詞兒,糊弄你的也不少。比如曾有一些人對我說,「上師,聽您的開示後,我頓悟了。」這是把有所感觸,和頓悟混淆了。

在具德上師那兒聽聞佛法後,要思考佛法還要修,是要真正應用於自己身口意的。不皈依談何修行,不修行談何頓悟?任何一位頓悟的大師,都要依靠其上師的長期教導,自己聞思修佛法,重複訓練。當累世的修行積蓄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頓悟

每個修行人,皈依後都要跟隨自己的上師實修。不管這個上師多麼偉大,不要把精力停留在他的外表上。兩個耳朵、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巴,上師沒有什麼跟我們不一樣,都是從父母那兒得來的血肉之軀。唯一與我們不同的是他的心,他那顆具足慈悲與智慧的心

無上菩提心,從佛法中來。

上師擁有的無上菩提心從哪兒來?是從佛法中來,是從他的上師那兒來,是從偉大的釋迦牟尼佛那兒來。清凈傳承中的上師,是通達法界的。他們所傳授的教法,都來自普賢王如來。

所以,在決定親近某位上師之前,一定要先觀察這位上師是不是言行如一,是不是可以讓我們放心地,以身心依止並追隨。這是在決定皈依之前,就要明白的道理啊。

對這些搞不清楚,很容易在別人的恭維與誘惑中,迷失方向。迷迷糊糊皈依,迷迷糊糊聽法,迷迷糊糊跑道場,迷迷糊糊作比較。這個上師如何,那個上師如何,這個上師講經說法更有趣,那個上師對我更好。如此,已經犯下金剛乘的根本戒卻不自知,對解脫更是毫無裨益。

能控制住自己的人,修行不會太差。

人生成敗新標準——慈悲心

所謂成家立業,你立的是善業還是惡業呢?

學會用智慧的方式管理情緒。

如何平衡好應酬和修行之間的關係?

關於佛經,你應該知道的重點知識。

難道不學佛幹了壞事就不遭報應了?

昌列寺

所修功德成遍知,調伏罪業眾敵怨。生老病死波濤海,願諸有情得解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昌列寺 的精彩文章:

信心有多重要?沒有它,善法白業便不會成熟
灌頂這種古老的授權儀式,在佛教是何寓意?

TAG:昌列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