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時期,侵華日軍為何沒有對故宮下手?這裡告訴你原因

抗戰時期,侵華日軍為何沒有對故宮下手?這裡告訴你原因

原標題:抗戰時期,侵華日軍為何沒有對故宮下手?這裡告訴你原因


故宮是我國明清兩朝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護最為完整的古建築群。


我們知道日本侵略軍於1937年7月29日佔領北京,到抗戰勝利,前後歷經八年。



這期間故宮文物沒有被掠奪和破壞,北京城名勝古迹也沒有被破壞。綜合來看,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1、侵華日軍盲目自大,自己天真的認為必然能佔領全中國,甚至永遠統治。所以已經視故宮為自己的財產,自己的財產自然是不會破壞的。


據說日本還妄圖未來遷都北京,把故宮當做日本天皇未來的皇宮。


2、怕破壞故宮會引發全中國人民的反抗


故宮是明清統治天下的中心,是皇權的象徵,已經成為中國的象徵。在中國人心裡地位非同一般,如果大肆破壞和掠奪怕引發全中國的反抗,不利於侵華日軍對佔領區的統治,也會為繼續南侵帶來消極影響。


3、故宮重要文物已經轉移


日本侵略軍佔領北京前,大批重要文物已經被國民政府提前轉移到重慶等地。因此破壞掠奪故宮意義不大。



3、顧及末代皇帝溥儀的態度


日本侵華時,日本已經扶持溥儀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此時的溥儀雖說沒有什麼權利,但是畢竟身份特殊。故宮也是溥儀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也是溥儀登基稱帝的地方,地位超然。此時的溥儀對侵華日軍還有著很大的利用價值,因此也會顧及溥儀的態度,不敢對故宮有所破壞。


4、日本文化源於中國,受到的影響太大


日本文化源自中國,中國文化已經融入日本,因此對中國文化很是喜愛。要知道,日本可是完整保存了以法隆寺為代表的幾處唐代的木結構建築,實屬難得,可見中國文化對日本影響之深。


這也是侵華日軍沒有破壞故宮的一個因素。畢竟故宮代表了中國建築、文化、歷史、宗教的最高水平,因此日本對故宮和其承載的文化歷史價值極其尊重。


5、顧及國際社會的壓力


故宮是中國極其重要的歷史建築群,是明清兩朝的皇宮,世界影響巨大。如果有所破壞,會引發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不利於日本的利益。


以上原因就是日本沒有對故宮破壞和掠奪的幾點原因。如果網友有其他看法和觀點,歡迎補充。


日本投降後,受降儀式就是在故宮太和殿舉行,日軍投降代表團低頭躬身,向中國人民謝罪。



在故宮舉行日本受降儀式也有著很大的象徵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覃小懶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唐朝人有多開放?看完你就懂了
李世民晚年時,是否為玄武門之變中殺害的哥哥弟弟後悔過?

TAG:覃小懶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