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達不足喜,窮不足悲

達不足喜,窮不足悲

【原文】

多藏者厚亡,故知富不如貧之無慮;

高步者疾顛,故知貴不如賤之常安。

原文出自《菜根譚》

【譯文】

財富聚集得太多的人,失去時損失也打,由此可見富有的人還不如貧窮的人過得無憂無慮;地位爬得越高的人,摔得也會越慘,由此可見,地位高的人還不如卑賤的人過得平安。

【賞析】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歷史上貪污之事層出不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當屬清朝乾隆年間的大臣和珅。他把持朝政20餘年,金錢交易的事俯拾皆是。其為官,弄權耍奸,朝野罵聲不絕。故而當他的靠山乾隆帝死後不久,新皇帝嘉慶宣布他的20條罪狀,令其自裁。一代貪官終於不得善終。

所以說錢財富足不一定是好事,日里防搶,夜裡防偷;官位顯赫也不值得羨慕,隨時會遭人嫉妒和暗算,也不會安生。

很多人的一生都在為財富和名利奔波,有所得則沾沾自喜、洋洋得意,非但不適可而止反而變本加厲,結果應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話,財富越多損失越多,地位越高跌得越重。

與其如此,聰明的人們還不如淡泊名利,不要把名利富貴看得太重,達並不足喜,窮也不足憂。守住一顆平常心,淡泊一些,達觀一些,才是真正的福氣。

古語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當然是社會發展最有效的潤滑劑,但不可過於看重名利,過於為名利奔波不休。

隨著商品經濟得到發展,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講究效益的環境里,完全不言名利也是不可能的,但應正確對待名利,最好是「君子言利,取之有道;君子求名,名正言順」。

最好的活法還是淡泊名利。因為人要是出了名,就會招致嫉妒,受人白眼,遭到排擠,甚至有可能由此種下禍根。

正如古語所說:「木秀於林,風必催之;堆髙於岸,流必揣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而利字右邊一把刀,既會傷害自己,也可能傷害別人,小利既傷和氣又礙大利。如果認為個人利益就是一切,便會喪失生命中一切寶貴的東西。

人生的沮喪都是因為你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其實,我們辛辛苦苦地奔波勞碌,最終的結局不都只剩下埋葬我們身體的那點土地嗎?

伊索說得好:「許多人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擁有的也失去了。」這可以說是對得不償失最好的詮釋了。

我們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覺得不滿足,因為在我們看來,很多人比自己的生活更富足,很多人的權利比自己大,所以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硬著頭皮往前沖,在無奈中透支體力、精力與生命。

古人云:「達亦不足喜,窮亦不足悲。」當年陶淵明荷鋤自種,嵇叔康樹下苦修,兩位雖為貧寒之士,但他們能於利不趨,於色不近,於失不俊,於得不驕。這樣的生活,不失為人生的一種極高境界!

-End-

來源:柒捌伍度 發布

作者:藍星

編輯:藍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煉丹的神奇——觀《玄醫》有感
復活節沒事幹?三部豆瓣高分英美劇附資源,手慢無!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