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令人瞠目結舌的宋朝黑科技

令人瞠目結舌的宋朝黑科技

我們已經知道了

宋朝經濟文化發展的異常繁榮

可你知道嗎?

是什麼推動著經濟文化的發展?

所謂創新是第一生產力

在宋朝繁榮的背後便是這

令人瞠目結舌的黑科技

宋朝時期雕版印刷事業

發展到全盛時期

雖說雕版印刷事業

對文化的傳播起了重大作用

但是弊端越來越明顯了

第一,雕版印刷刻版

費時費工費料

第二,大批書版存放不便

第三,有錯字不容易更正

在印刷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

這些弊端帶來了諸多不便

畢昇(?-約1051)

在宋仁宗慶曆年間

製成了膠泥活字

實行排版印刷

創造出了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的方法是

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

然後按照稿件

把單字挑選出來

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刷

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

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術可隨時拼版

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

而且一但有錯字即可隨時

把單個字拆下修改

不用再像以前

需要整版重刻

活字印刷的發明是

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

在印刷事業上是一個

劃時代的技術創新

並且推動了宋朝時期

詩詞歌賦的傳播發展

也為宋朝海外的文化傳播

提供極大的便利

宋朝指南針的

使用已經很普遍

當時人們已經掌握了利用

天然磁鐵進行

人工磁化的技術

當時指南針也

多用於「看風水」

沈括總結了

以「看風水」為業的

「方家」長期使用指南針

定方向的經驗和

自己親身觀察的結果

發現磁針所指方向

正南稍偏東的現象

這是關於地磁偏角

即磁針子午線與

與地球子午線相交的

角度的最早記載

歐洲直到1492年才由義大利人

哥倫布發現地磁偏角

宋朝的海外貿易異常發達

最晚北宋末年民間就已經

把指南針應用於航海

南宋時期更出現了將指南針

安裝在刻有度數和方位的

圓盤上的羅盤針

使在海上出行時

白晝不怕無太陽

黑夜不怕無星月

指南針在海航的使用

大大的促進了宋朝的海外貿易

這是經濟繁榮的重要原因

宋朝時期邊境多有戰爭

火藥火器的製造技術也

因此提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仁宗時期曾公亮主編

的《武經總要》

載有「火炮火藥法」

「毒藥煙球火藥法」

和「蒺藜火球火藥法」

詳細說明了

以硫酸,焰硝,松脂

以及其他不同物質

按一定比例和操作程序

製成不同途徑的火藥方法

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藥配方

和工藝程序的記載

這些聽著很邪乎的玩意

就類似於

現在的 手榴彈,毒氣彈,

煙霧彈等等

紹興二年(1132年)

軍事技術家陳規

戍衛德安時

發明了火槍

把火藥裝在竹筒內

點火噴射

這是射擊管狀火器的鼻祖

開慶元年(1259年)

宋軍和蒙古軍在

淮一線作戰壽春府軍民發明了

一種叫「突火槍」的火器

在竹筒內放置火藥

後再安上子窠

用火藥的力量

把子窠噴射出去

子窠就是類似子彈一樣

用石頭,鐵塊製成

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步槍

後來把竹筒改為鐵管或銅管

稱為火銃

宋朝軍民在面對異族入侵

集思廣益發明創造出各種火器

管狀火器的出現是火器史上

一個劃時代的進步

火器的改造發明也是宋朝軍民能

長期堅守和蒙古鐵騎

遲遲不能攻入宋朝的重要原因

不過宋朝火器科技如此發達

為何軍事實力

還這麼弱直至亡國?

那是因為在傳授這些技藝的時候

不但教會了徒弟

也教會了敵人

正所謂了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不過這也是象徵著

中原文化的廣闊胸懷

也表現出其先進性和包容性

宋朝時期的數學方面成就也很高

其中一個突出成就

就是在賈憲《九章算術》開平方

開立方演算法的基礎上

創造出一種新的方法

即具有中國古代數學獨特風格的

高次方程的數值解法

19世紀初歐洲才提出這種方法

比我國遲了大約800年

賈憲之後楊輝繪出了

一副叫做「開方作法本源」的圖

即二項式定理中求係數的方法

這種方法歐洲直到17世紀才掌握

比我國晚了好幾百年

在秦九韶的《數學九章》中

記有高次方程的數值解法

和聯立一次同餘式的解法

高次方程解法較歐洲早800年

聯立一次同餘式解法比歐洲早500多年

可見宋朝時期

我國數學領域的研究

處於世界上遙遙領先的地位

這些東西在當時官方

科舉考試中是不涉及的

說明了我國古代民間的智慧

多麼令人高深莫測

但是也因為官方的不重視

這些偉大的數學成果

也沒有用以更重要的社會發展

自古以來我國人就

對天空進行無限的遐想和探索

用於記錄時間和預測禍福等

宋朝在天文學上有很大的成就

北宋天文學家蘇頌和韓公廉

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座結構複雜

自動運轉的「天文鐘」--水運儀象台

相當於現在的天文台

整個儀象台是一座

近12米高的小樓

樓分三層

上層和露台一樣,用來觀察天象

中層設渾象它的自動旋轉時間

與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相同

可以準確地表現出

不同時刻的實際天象

下層是各種傳動機械和報時裝置

整個儀象台的動力是

以恆定的水流推動複雜

的齒輪轉動機器

帶動儀器自動運轉

這可是對水動力的充分利用

這也是一個與大自然的

完美契合的傑作

水運儀象台是

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

國際上對水運儀象台的

設計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認為水運儀象台為了

觀測上的方便設計了三層樓的頂樓

這是今天天文台活動圓頂的開創者

宋朝的民間智慧

是高深莫測,難以琢磨的

今天看到的這些也僅僅

是管中窺豹,九牛一毛罷了

可能他們的所出偉大的貢獻

也就是他們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吧

在看到祖先有

如此大的成就

感慨祖先的偉大智慧的同時

祖先的那種勇於探索創新

不折不撓的精神卻是

我們當代也必須學習的

因為我們也肩負有歷史使命

開創一個繁榮盛世的歷史使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鏡哲思 的精彩文章:

盛世氣象-宋詞

TAG:史鏡哲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