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哪些書讓你讀完後感覺智商被碾壓了

有哪些書讓你讀完後感覺智商被碾壓了

楊早講史關注

感覺智商被碾壓的,無疑是王小波的作品。

一位作家,倘有足夠的才氣與聰慧,自然會讓讀者欣賞、愉悅。但讓我這樣的專業讀者信任、嘆服,難度在於作者要在文字、結構、想像力、品味各項上,全面地超越讀者。只須有一項落了下風,當然不失一方諸侯,卻未免讓人心中小覷一下子。這一下子並不打緊,不影響文學史上的位置,卻無法得到我的信任與偏愛。

我對王小波的偏愛,不是因為他辭了公職,不是因為他英年早逝,不是因為他同情同性戀,當然更不是因為他自由主義。即使我對此人一無所知,只讀他的作品,照樣會對他懷有足夠的敬意,甚至不相信他曾經生活於我經歷過的時代。

按照王蒙的說法,真正複雜、美好的事物,永遠無法說得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我的一位朋友則說,對於真心喜歡的,往往只剩了結結巴巴的讚美。我讀王小波十餘年,初時頗有雄心壯心寫一兩篇長論,從重述故事、文革記憶、未來想像等等角度討論他的小說,一遍遍讀下來,這種雄心便一點點地黯淡。有時只是想:好不好將他熱愛、讚美的那些書籍,彙編成一大巨冊?《變形記》、《情人》、《看不見的城市》、《巨人傳》、《巴巴拉上校》……據說每個人一生中都在尋覓屬於自己的那幾部書,卻很少有人真正知曉是哪幾部。胡適魯迅梁啟超開國學入門書目,總是幾十部上百部,他們學問太大,我們很難分清哪些書是他們最隱秘的靈魂之書。可是王小波,這個老好人,笑呵呵把他的選擇公諸於眾,尤其是他那篇《我的文學師承》,說破了新文學運動以來一樁大秘密。我用這篇文章,將前賢的隻言片語串連起來,如郁達夫說「中國小說是歐洲小說的分支」,穆旦對中國傳統語言的痛恨,格律新詩的全面潰敗等等,一直延伸到王小波去世十年後,一個德國老頭顧彬說出了「好的作家都是翻譯家」。

這是一個作者能給讀者的最大恩惠。他用自己的體驗,得出簡單的結論,卻能讓人藉以看清被黑暗遮蔽的角落。我總在大量的閱讀中苦苦尋覓這種思維之光,卻一次次空手而返。十年以來,當代文學能給予我的,仍然只有王小波這盞小小的油燈。

陳丹青說,魯迅的妙處,「什麼事,都有大先生一句話在那裡等著」。而魯迅說,他所處的民國世界,與明末並無二致。我越來越相信,表面上,一切堅固的都已煙消雲散,背地裡,卻總有一些秘密長存世間,一旦被說出,就不會被妄念動搖。但是,言說並不能讓秘密不再是秘密。在《我看國學熱》發表十多年後,咱們不是仍然舉世如飲狂泉地粉絲于丹么?

有書共讀本科的時候碾壓智商的當屬《文學理論》,英美新批評、俄國結構主義很多同中有異的東西,再加上翻譯之後總覺得句子結構不清晰,直到學完都覺得自己邏輯和智商有問題。現在碾壓我的便是《教育研究方法》,四年沒有學數學,在各種函數面前就像一個傻子。

當然,在這種專業書面前,大概只要是陌生領域的知識,初讀之時都會覺得智商被碾壓,而對於文學作品這類通識性的書籍則有些平易近人,有些高不可攀。

在我所讀書目之中,我選出了碾壓智商的top 3:

Top 1:《紅樓夢》

曹公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的佳作絕對是讓人嘆為觀止。這種給智商帶來的衝擊並不是高深而難以理解的,而是在讀完之後一次次的感嘆,怎麼能有如此精妙之文,也難怪驕傲了一輩子的張愛玲說出「人生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的感嘆。曹公之構思、功力絕非他人能企及。

初讀紅樓,到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時已經覺得信息量之龐大隱晦難以捉摸,直到通讀之後,才知道曹公這根線伏了有多長,人物的判詞在故事的情節中越來越飽滿也越來越清晰,到了結尾,一切都瞭然,又感覺一切都結束,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之中的嘆息和遺憾更加彌足珍貴。這邊是曹公巧妙之處。

更何況,撇開各種伏筆、隱射(如晴為黛影,襲為釵副)等的巧妙設計不談,就光是大觀園的布局設計,人物的體態容貌,文中的詩詞歌賦,就足以碾壓多人的智商。

Top 2: 《神曲》

這本書帶來的碾壓之感,便沒有紅樓那麼平易近人,許是文化背景的隔閡,許是知識面的淺薄,總覺得讀完也難以領略其全貌,之所以選這本書是因為覺得這類書籍總是需要一些文獻或者評論在前面指引,方能更加懂得其含義。

《神曲》是義大利詩人但丁的長詩,全詩通過地獄、煉獄以及天堂三個部分,敘述了詩人但丁在「人生的中途」做了一個夢的故事。在整個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著名人物的對話,反映著中古文化領域的成績和一些重大問題,而對於這些著名人物所處的位置的安排,更是體現了詩人人文主義的思想曙光。

但全詩用了諸多的象徵和隱喻,而且這些象徵和隱喻里是西方文化的源頭——希臘文化和希伯來文明,使得全文讀起來晦澀很多。

以地獄為例,在九層地獄中,詩人但丁分別安放著不同的人,既包括逝去的,甚至還有在世的教皇,而整個地獄篇中色調凄慘陰森。它象徵著教會統治下的義大利的現實社會。就連作者他中年迷途時所遇到的三獸:敏捷的斑豹,兇猛的惡獅,貪婪的母狼都帶著隱喻的含義。

因而,讀《神曲》,最好還是同時帶著一本注釋為好,一來不覺作者不知所云,二來也能更好的了解深刻含義,最重要的是,或許能減少一點智商碾壓之感。

Top 3:《源氏物語》

《源氏物語》可以說是日本的《紅樓夢》了,也是日本文學傳統物哀表現的最為突出的一部物語。選《源氏物語》的原因實在很簡單,其中的人物關係實在是太費解了。其故事情節其實並不複雜,但是人物之多令人費腦。該書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時期為背景,描寫了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經歷和愛情故事,包含四代天皇,歷70餘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其中印象鮮明的也有二三十人。再加上文中充滿了亂倫之事,人物關係到最後可以說難以釐清。

不過,《源氏物語》絕不是一部穢淫之作,正如郁達夫的小說一樣,文中處處談性,處處在談失去,尤其是文中所包含著的淡淡的哀愁和人物內心的自我矛盾與西方的壯麗相比,確實是一道獨特的物哀之美。

由此可見,碾壓智商之作,或領域專門性太強他人難以介入,或手法之奇妙令人感嘆,或意蘊之深厚需要細讀,或關係之複雜需要釐清。當然,也有語言思維之跳躍之作,也足以令人燒腦,比如諸多意識流的作品。

不過,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樂趣。

鍛彰趣義關注

關於這個問題,我推薦兩本小說吧,一本是西班牙小說家何塞·卡洛斯·索摩薩的《洞穴》,另一本是台灣小說家張大春的《城邦暴力團》。

《洞穴》

這本書和去年曾經火過好一陣子,賣到斷貨的奇書《S》很相似,當然和《盜夢空間》的世界觀構造也有相像之處。《S》是提供了一本名為《忒修斯之船》的書,一些背景資料,一些筆記,一些道具,由讀者還原出圍繞這本書發生的人物、事件,從而揭開事實真相。

《洞穴》沒有那麼複雜,不需要紙巾、舊報紙、明信片來輔助推理,所有的故事,就發生在小說內部,一切都依賴敘述,所以我認為喜歡《S》的讀者,也不妨來看看《洞穴》,想必會有一番新的閱讀體驗。

小說故事不算複雜,三個來自柏拉圖學院的優秀學生相繼死去,死相一個比一個難看。他們的老師「哲學家」,為了保住學園的聲譽,僱傭了「解謎人」,試圖找到兇手並了解事件的真相。這是小說的第一個時空。

小說的第二個時空是,「翻譯家」得到了這份名為《洞穴》的手稿,在翻譯的過程中,他似乎發現了手稿的作者利用「藏秘法」在文中隱藏了天大的秘密,之後,他不斷的為所發現的秘密所困擾和吸引,直到有一天,「綁架者」出現了,「翻譯家」發現,現實生活和手稿中的世界逐漸的開始重合。

好了,故事可以繼續了。在第一層時空中,解謎人和哲學家一起,不斷想要解開三個學生的死亡之謎,這是《洞穴》手稿中的內容,在閱讀這部分手稿時,讀者還會時不時看到拿到這份手稿的「翻譯家」的注釋。因為「翻譯家」一開始確信,這個故事裡面用「藏秘法」(在文本中植入謎題)隱藏的是大力士宙斯的兒子赫拉克勒斯的十二項不可能的任務,所以他的注釋給讀者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讓讀者不斷意識到看到的東西未必是真的,這份手稿不可信,那三個學生可能死了,也可能沒有死。

但很快,故事發生了變化,翻譯家通過注釋告訴每一個讀者,他發現文本中的角色開始跳出文本直接和他對話了,因為文本中的角色的語言顯然是某種警告,也完全不符合時代背景。對此有兩種解釋,一種是這是後人篡改過的手稿,並非原件,另一種解釋是,的確是有人篡改了,而篡改的人就在翻譯家身邊。

很快,故事就發展到了第三個層次,那就是翻譯家遇到了危險,他在注釋中留下了更多的信息,他在最初的《洞穴》文本中找到的篡改證據也越來越多,手稿和他所處的生活世界之間逐漸產生了聯繫,然後翻譯家出事兒了。

好的,從這裡,作者會告訴你,翻譯家出事,也是文本中設計好的一部分,有人就是希望翻譯家將這件事也記下來,成為整個文本的一個組成部分,然後會有新的翻譯家再來翻譯這份「篡改」過的文本,寫下他的注釋,再換一個翻譯家,以此類推……每個人都在文本的構建中發揮了作用,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解釋也不同,遭遇也不同,每個人看到的都不再是最初的文本。好了,現在回過頭來再看,你能確定翻譯家真的出事兒了嗎,他留下的注釋可信嗎?《洞穴》手稿究竟是從哪兒來的?沒有一件事是可以確信的。

這部包裝著推理小說外衣的多層嵌構的小說,最終會落腳在柏拉圖本人的一個比喻上,那就是:

有一群囚犯在一個洞穴中,他們手腳都被捆綁,身體也無法轉身,只能背對著洞口。他們面前有一堵白牆,他們身後燃燒著一堆火。在那面白牆上他們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後到火堆之間事物的影子,由於他們看不到任何其他東西,這群囚犯會以為影子就是真實的東西。最後,一個人掙脫了枷鎖,並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事物。他返回洞穴並試圖向其他人解釋,那些影子其實只是虛幻的事物,並向他們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對於那些囚犯來說,那個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並向他宣稱,除了牆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沒有其他東西了。

柏拉圖利用這個故事來告訴我們,「形式」其實就是那陽光照耀下的實物,而我們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過是那白牆上的影子而已。我們的大自然比起鮮明的理型世界來說,是黑暗而單調的。不懂哲學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學家則在真理的陽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城邦暴力團》

這一部和《洞穴》很不一樣,後者是結構繁複,理解起來不太容易,而前者是太豐富了,讓人不得不驚嘆作者的知識儲備。關於作者張大春記憶力好到什麼程度,舊學底子有多厚,阿城有過一段描述:「1992年我在台北結識張大春,他總是突然問帶他來的朋友,例如:民國某某年國軍政戰部某某主任之前的主任是誰?快說!或王安石北宋熙寧某年有某詩,末一句是什麼?他的這個朋友善飲,赤臉游目了一下,吟出末句,大春訕訕地笑,說嗯你可以!大春也會被這個朋友反問,答對了,就哈哈大笑;答不出,就說這個不算,再問再問。我這個做客人的,早已驚得魂飛魄散。」

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你要寫一部既有明清歷史背景,武俠人物傳承,民間傳奇故事,又有近代史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紛繁複雜的革命局勢,既有民間幫派—漕幫、洪幫、飄花門、江南八俠,又有官方組織—藍衣社、三民主義大俠團、《中國戰爭史》編纂委員會……,既有上幾代人的矛盾糾葛,又有眼下的激烈衝突,同時陰謀又是一環套著一環的小說,你會怎麼寫?

想想也知道難度有多大吧?而張大春做到了。所以倪匡等人將這部書視為金庸封筆後武俠小說最重要的發現,並非沒有道理,他的寫法和小說氣象,是非同凡響的。

知識點豐富當然不能算是考驗智商,真正考驗智商的是,作者借文中主人公的口(和自己同名),不僅詳細描述了自己為什麼要創作這篇小說,還讓自己在小說中和故事的諸多線索人物見面了,還明確告訴讀者,他在小說中發現的蛛絲馬跡,都來自另一位實名出場的小說家高陽託付給他的七本書。你會不會覺得這故事看起來像是他的親身經歷?

但他又在某一章明確告訴讀者,這些都是編的,問題就來了。說是編的,所有事情的時代背景、事件脈絡都是真實的,漕幫真的存在,也就是書中寫的那個樣子,其他組織和人也一概如是,只是具體到人物,就既不能證明也不能證偽了。

同時,書中明明又有很多真實事件,電影大佬墜機啦,周廚事件啦,乃至書中主人公的眷村、街道、鄰里街坊都是真的。這就有點費腦子了,看上去是假的、編造的,實際上影射了什麼事兒,以為是真事兒,偏偏哪個環節的敘述又是偽造的,當傳奇來讀,偏偏比學術作品還嚴謹,當學術著作來讀,明明就是部民間傳奇,複雜極了。

所以這部書,也推薦給對自己的智商和知識面有信心的讀者們,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熟悉現代小說的套路,肯定不會在結構和文字上受作者的騙,又或者自認為對明清傳奇、近代史跡瞭然於胸,能一眼分辨出作者筆下的虛實,那看這部小說肯定會格外有樂趣,因為它包含的內容實在是太豐富了。

51課外課教育問答達人06-20 19:05關注

中國的小說《三體》,據說這是一本奧巴馬都在讀的書!

量子論、相對論、弦理論、空間曲率、中微子、引力波、多維空間、光速飛船……僅僅這些名詞就能把智商碾壓的跟粉末似得,更不要說理解了。看來課外課要學好,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看完三體之後,突然有一種感覺。跟宇宙相比,我們真的比一個原子還小。看完三體簡直能顛覆我對世界和宇宙的認知。看完之後第一種感覺:人類太渺小了。就猶如我們開頭看的,一隻螞蟻在墓碑上爬來爬去。三體里有破解謀殺案,大史堪比福爾摩斯;有超前的物理理論;有對人類社會的探討,有對人性的拷問,有打穿你腦洞的宇宙場景描寫……

三體描述的場景之宏大,堪稱前所未有。尤其裡面講的智子——把質子改造成可以控制的粒子,可以從十一維展開到三維,曲率驅動飛船,強相互作用力材料的水滴,納米絲,反重力,中微子,引力波,三維空間四維空間,光粒,降維打擊,黑域……僅僅這些物理理論,大劉將它們用最簡單移動的語言描述給你;尤其是第三部描述的宇宙場景,簡直是宏大到無法用電影拍攝描述的地步。

1.宇宙是否擁有統一的道德準則,先進文明是否擁有更高的道德水平。看看大公司欺負小公司,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就知道了。

2.生存是文明的最高基本原則;宇宙總質量不變,文明呈指數級別增長。

3.猜疑鏈和科技爆炸

4.宇宙的規律是最厲害的武器。

第一部,地球往事,直接探討了物理科學是否正確;在物理歷史上,牛頓和愛因斯坦晚年確實都信奉了上帝。

第二部,主要是邏輯發現了黑暗森林法則,通過威懾和三體人建立了冷和平。

第三部,主要是對宇宙的描寫,本來以為三體人夠牛逼了;沒想到神級文明的一個操作員,用一片二向箔就將太陽系打成了一幅畫。

三體讓人類感受到了人類的渺小,簡直直接把自己的認知碾壓成了渣渣。雖然三體描述的宇宙十分殘酷。但是大劉也在三部中小心的保護了——愛,這個美麗而脆弱的種子。

建議大家看看三體,能顛覆你的世界觀。大劉的書裡面牽涉到的都是物理裡面最牛逼的理論;比如相對論、費米悖論、量子論、弦理論、空間曲率、多維空間……

還有一些書:

上帝擲篩子嗎

猜想與反駁

基因組:人種自傳23章

平行宇宙

麥吹風12-03 16:05關注

有些書我看了開頭就知道了結尾,但有些書我看到了開頭,甚至一遍遍的讀下去,仍然不能深入了解作者想表達思想感情的鳳毛麟角,這本書就是加西亞馬爾克斯所寫的——《百年孤獨》。

我對這本書有崇高的敬意。初中時無意間翻起了家中的一本《讀者》,有一篇文章寫的是關於《世界名著的經典開頭》,文章中舉出了很多讓人一看就很震撼的開頭,比如:狄更斯《雙城記》,又比如,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情人》。

「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下午」。當時沒忍住,下午就去了合肥的安徽省圖書城,買了這本《百年孤獨》。興緻勃勃的讀了10來頁,漸漸的就開始有了認知障礙。歷史背景太獨特,當時處於「拉美文學大爆炸」時代的馬爾克斯,我作為一個中國讀者不甚了解,其次這本書龐大的歷史邏輯,紛雜的家族歷史,綿延不絕的世代關係,我根本分辨不出來,於是越讀越亂,最後慢慢的放棄。怎麼說了,感覺這本書有點像中國的《紅樓夢》。曾經有一個馬爾克斯書迷,是個年邁的老太太,非常喜歡讀《百年孤獨》,她一生中,講這本書抄了百來遍,最後怎麼樣了我也不太清楚。後續看了很多書評,很多人都對他的開篇第一句讚嘆不已。同時這種風格也影響了很多中國作家,比如余華。

《百年孤獨》是本關於時代歷史的人性小說,不同一般的科學哲學巨著,比如霍金的《時間簡史》,一般人是真看不懂。但文學每個人都可以入門,輕鬆入門,科學是需要台階的。你要經過徹徹底底的數理化的洗禮,才能知其一毛。文學作品中,我對這本小說是抱著崇高的敬意,現在還時不時拿起這本小說,每次讀起來好像都有進步。無疑,這本書和村上春樹的小說,在我的學生時代對我的影響最大。

陳章魚知名文化作者 代表作《紙上得來》07-31 10:48關注

這幾位作家的書,我真的都是跪著看完的!

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婆真的是推理小說界當之無愧的女王,真的難以想像,一個過著田園生活的老太太,怎麼腦中有那麼多詭譎奇幻的想法。

阿加莎·克里斯蒂代表了推理小說的黃金時代,她的每一本小說都是和讀者的智力遊戲。一切關於結尾的線索,在小說中都會被給出,可你,永遠也猜不出那個結局。

只能感慨,人和人之間,真的是有距離。

推薦作品:《東方快車謀殺案》《羅傑疑案》《無人生還》

埃勒里·奎因

另一位推理小說的大神,同樣是巔峰級的人物。不僅作品了得,連成名之路都像是一部小說。

埃勒里·奎因其實是筆名,背後是兩位表兄弟。他們以埃勒里·奎因為筆名發表了兩部作品,震驚了當時的小說界。

而接下來,他們又以巴納比·羅斯為筆名發表了另外兩部小說,不僅如此,他們還用巴納比·羅斯的名字在報紙上批評埃勒里·奎因的作品粗製濫造、嘩眾取寵。

最後,兩位表兄弟,竟然一個自稱埃勒里·奎因,一個自稱巴納比·羅斯,帶著面具在公共場合辯論。

這一套左右互搏的營銷,讓他們的作品聲名大振。多年之後,讀者才知道,原來這一切都是他們自己的手段。

奎因的作品裡,有一個著名的橋段,叫「挑戰讀者」。

在小說快要接近尾聲,偵探將要揭示誰才是兇手的之前,作者會跳出來,告訴讀者,所有的線索都已經交待清楚,現在已經是公平的遊戲,你可以推理出誰是兇手嗎?

在推理小說史上,只有他的作品,敢於這樣直接地挑戰讀者。

推薦作品:《X的悲劇》《Y的悲劇》《希臘棺材之謎》

卡爾維諾

卡爾維諾做過一次腦外科手術,術後他的醫生說,這是他一生中見過的最精妙複雜的大腦結構。 卡爾維諾不是推理小說家,可是他的小說比推理小說更燒腦。

卡爾維諾的作品,一直在追求一種形式的美感,並且他是一位非常博學的人,能把古代的寓言和現代的科學融合在一起,創造一個宏大瑰麗又迷幻的世界。

他的每一部小說都像是個迷宮,你很容易在裡邊就迷路了。

推薦作品:《寒冬夜行人》《看不見的城市》

安伯托·艾柯

你想知道被一座圖書館壓在底下是什麼感覺嗎?那你就去讀艾柯的作品吧!

安伯托·艾柯可能是近一百年來,最博學的作者之一,當之無愧為「行走的圖書館」。他的小說中往往發生在中世紀,那樣一個宗教、巫術、科學交織的時代,他在小說中信手拈來各種史料,細節之豐富,你幾乎要驚嘆,這位老先生難道是從中世紀一直活到現在的嗎?

最難得的是,他的小說往往還是推理懸疑類的,還記得前幾年在全世界風靡一時的丹·布朗嗎?如果你想讀一讀高配版的丹·布朗,那你就選擇艾柯吧!

推薦作品:《玫瑰的名字》《傅科擺》《波多里諾》

作者:陳章魚。

知乎最受歡迎的讀書人。

在行首位閱讀方法行家,分答首位讀書類答主。

世上難題千千萬,我有書單作藥方。

z葡萄樹12-03 15:28關注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東野圭吾的《白夜行》。這本書看完我覺得自己智商被碾壓了一次。

先說東野圭吾,我是從今年才剛剛開始看東野圭吾的書《白夜行》《解憂雜貨店》《惡意》《時生》這些。我個人對東野圭吾的評價是————邏輯怪。邏輯性實在是強大到讓人佩服。所以整本書讀下來,首先就讓人感覺到智商被碾壓了一次。

其次是裡面的兩個最主要的角色,桐原亮司和唐澤雪粹。這兩個人在書中的行動,每一次算計人的舉動,都那麼天衣無縫讓旁觀者難以覺察,對讀者而言也算是智商上的碾壓吧。

小編在這裡順便就推薦一下《白夜行》這本書,建議大家看之前不要看任何書評和簡介,知道劇情發展會影響閱讀體驗哦。

上面是小編自己摘抄的書中的一句經典台詞,字略丑,大家不要介意,內容更重要嘛!

范蠡泛舟12-03 20:25關注

《周易》《道德經》《紅樓夢》。

大家有沒有覺得讀書要看心境,有時候心境不到,這書你看不下去,只有心境到了,你才會看進去,才會研究甚至痴迷。

《周易》我買了好幾個版本,但是每次就看幾頁,實在是靜不下心來好好看,我把他和《道德經》都當成哲學書來看。尤其在遇到人生低谷的時候,我看「困」卦,「君子致命以遂志」,少言多行,實在是豁然開朗。遇到困難不要多說話,要積極行動,改變困境。困境對於君子來說,只要全力以赴的積極行動,就有可能成為成就你個人偉業的墊腳石。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談笑間,強擼灰飛煙滅!沒有赤壁之戰這個大困局,如何成就周瑜一生的成就?太勵志,太有智慧了。但是看《周易》如果沒有一定的人生感悟,真是智商碾壓,完全不懂。

《道德經》瀟瀟洒灑五千言,卻讓中國乃至全世界人研究了千年。每個年齡段看有每個年齡段的感悟,每次感悟又不盡相同。兵家看是一本兵書,醫家看是一部養生書,官場看是一本詭道書,商家看是一本商場聖經……真是不笑不足以為道,每每令我愧疚自己智商的捉急……

《紅樓夢》從小學我就看,但是每次都是需要還沒看完就放下了,因為不如《水滸》《三國演義》來的過癮,談情說愛什麼看頭?真正意義上看《紅樓夢》是在上大三的時候,突然心特別靜,有種想看的衝動,於是不看則已,一看則欲罷不能,甚至把學校圖書館所有關於《紅樓夢》的書都看完了。內心有一種衝動,一定要為作者平反的衝動。紅樓伏線千里,博大精深,絕非一般的愛情小說。他是一部明末清初時期,眾多文人抒發自己未能驅除靼虜的苦悶,悼明貶清的奇書,全書用隱喻的手法寫成。作者絕不是曹雪芹,也絕不是一本簡單的愛情小說,這是對作者的不尊重,是對明末文人的褻瀆,也是對我們智商的侮辱!真希望紅學家放大格局,不要迷信所謂的權威,抱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好好研究《紅樓夢》,因為他不只是一本小說,還代表了明末文人的骨氣和不屈的精神!

慕梓羲語12-03 21:30關注

《來自新世界》反烏托邦類,看完動漫再看的書籍,開始沒有看簡介,以為是普通的純科幻類,然而看完結局久久不能忘懷,徹底震撼:1000年後特異功能已普及,人類的忠實僕從妖鼠突然背叛人類,一場滅族大戰拉來帷幕,驚心動魄的戰爭描寫已經夠震撼的了,然而當戰爭結束人類最終勝利並研究妖鼠:原來妖鼠是一千年來,有特異功能的人類為了方便統治普通沒有特異功能的人類而對其進行強制基因改造,使其不人不鼠成為下等僕從。當得知真相時,那種無助、辛酸、糾結……

《英雄書》魔幻懸疑類,是宮部美雪小說中最喜歡的一本:普通的生活被打破,小女孩友理子好好的哥哥卻在學校居然拔刀捅向同學並失蹤了。好吧,當時以為也只是懸疑小說,小姑娘找尋哥哥下落的過程,沒想到……會說話和咒術的紅皮書、英雄附體、無名僧掌握世間……他們的出現是多麼的理所當然,彷彿世界本應如此,毫無違和感,腦洞大開……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哲學類,看這本書時並不是才開始接觸哲學,當時已接觸康德的三大批判,叔本華所有的書籍也已看了一半,這本書是他30歲早期成作品,以為簡單不過容易理解,然而……一!章!都!看!不!懂!完全智商被碾壓!

《妖窟魔影》兩性類吧,西村壽行小說中映像最深的一本:幾個男人把女警官、女特工等關入洞里性虐充當性奴,建立了一個性王國,然而當女人們擺脫男人的魔掌,然而……她們並沒有逃,而是調換了角色把男人們充當性奴,享受凌虐……一般人看了三觀輕而易舉顛覆~

《人間失格》文學類,太宰治小說中最喜歡的一本,也是唯一看了兩遍的文學書籍,很久前看的,都忘了講什麼了,然而……只記得當時看完感覺自己心理年齡突然長了兩歲……

自傳,我只服《富蘭克林自傳》……

南風幾時小說達人02-12 20:48

一般燒腦的都是推理小說,推理作家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殺人橋段,並一步步解開謎底,這也讓讀者在閱讀時感到心驚肉跳,甚至會產生不理解的疑問。

不過推理小說能讓大多數人接受,下面就來說說那些小眾人閱讀,且燒腦的書籍,而且在閱讀過程中,果真有自己腦子不好使的感覺。

1. 《時間簡史》霍金 著

《時間簡史》講述是探索時間和空間核心秘密的故事,是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包括我們的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膨脹的宇宙不確定性原理、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黑洞、黑洞不是這麼黑、時間箭頭等內容。第一版中的許多理論預言,後來在對微觀或宏觀宇宙世界觀測中得到證實。

高大上、學術研究濃厚是《時間簡史》的代名詞,然而這本書給我帶來「沉重」的打擊,讓我覺得自己就是傻子。當時看這本書時還是初中階段,從小學到現在也看過不少書,但它我會記一輩子。因為太難忘,句句都相當於智商測試,還沒看完就已經徒傷悲,而且看完一頁就會忘記前一頁的滋味可不好受。

2. 《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麥克盧漢 著

麥克盧漢是大學新聞學專業中必提的一個人,而他的《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也是必讀書目,然而讀完之後就會發現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講什麼。只記得媒介三論:媒介即訊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熱媒介與冷媒介。

麥克盧漢在整本書沒提他的論證是什麼,只是在假想,這在當時相當於是離經叛道的言論,但隨著時代發展理論也會出現落後的狀態。不過麥克盧漢能有先進的思想就足夠我們去學習,更何況我在看這本書時還有些不理解的地方(笑著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給自己一刀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劉禪降魏後被封為公,而孫皓降魏後被封為侯
燒香為什麼要燒三根呢

TAG:給自己一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