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刻本葉天士醫案》脾胃病證治彙編

《未刻本葉天士醫案》脾胃病證治彙編

1.知飢少運,宣理脾氣。

半夏曲 茯苓 廣橘白 宣木瓜 谷芽 煨生薑

2.痰阻於中,陽明不宣。

半夏片 茯苓 白蜜 生薑汁

3.冷物傷中,脘痛嘔惡,大便如油。

淡附子 乾薑 丁香 吳茱萸 半夏 茯苓

*食物失宜,下利更甚。

益智仁 葫蘆巴 炮老薑 畢茇 茯苓 青皮

4.食下拒納,左脈弦數,此屬噎格。

旋覆花 代赭石 半夏 茯苓 薑汁 川連

5.脾弱少運,食下(月真)脹。

人蔘 焦術 茯苓 廣皮 廣木香 砂仁殼

*食下(月真)脹脘痞。

肉桂 乾薑 半夏 茯苓 橘紅 枳實

*氣鈍失運,食下則脹,大便不爽。

香砂枳術丸(木香 砂仁 枳實 白朮)

*食物失宜,冷著於中,胃痛複發,先宜理之。

煨姜 麥芽 半夏 茯苓 橘紅 蘇梗

*食滯,下利腹痛。

煨姜 半曲 谷芽 厚朴 枳實 陳皮

*病後葷酒太早,脾陽受戕,濕伏成泄,濕勝則濡泄是也。

茆術炭 塊茯苓 澤瀉 豬苓 大腹皮 厚朴 陳皮 砂仁殼

利止,腹痛未減,大便不爽。

桂心 大茯苓 廣橘紅 山楂炭 淮麥芽 青皮

*食物失宜,脘悶便溏,發熱。

黃芩 桑皮 桔梗 橘紅 半曲 枳殼

*冷物傷中,脘痛脈沉。

藿梗 半夏 厚朴 枳殼 橘白 杏仁

*食物失調,腹脹,下利。

生益智 茯苓 大澤瀉 生谷芽 廣皮 砂仁殼

6.氣弱神疲,食減。

煨姜 半曲 茯苓 木瓜 谷芽 新會

7.噦逆脈弦,胃虛木乘使然。

半夏 茯苓 木瓜 谷芽 川石斛 廣皮白

8.動怒氣逆,作咳脘悶。

鉤藤 桑葉 枇杷葉 廣橘紅 茯苓 蘇子

*動怒肝氣上逆,脘痛有形攻觸。

川楝 香附 茯苓 橘紅 麥芽 青皮

9.脾呆胃鈍,濕熱內蒸,小溲渾濁,下溢白沃,當從中治。

川連 荷葉蒂 焦術 廣皮 木瓜 谷芽 神曲 炙甘草

10.且和胃氣,補中姑緩。

益智仁 半曲 茯苓 廣皮 宣木瓜 谷芽

11.氣逆呃忒,宣降肺胃。

旋覆花 枳殼 枇杷葉 半夏 茯苓 橘白

*宣肺降胃,以理氣逆。

枇杷葉 橘紅 半夏 茯苓 土蔞皮 黑梔

12.濕積脾困,便溏腹痛。

茯苓 厚朴 陳皮 陳神曲 麥芽 砂仁殼

13.瘧傷脾陽,脘悶少運,脈細,法宜溫理中焦。

煨姜 焦術 茯苓 廣皮 神曲 谷芽

14.濕痰內阻,脘悶不爽,大便溏泄。

茯苓 厚朴 廣皮 益智 廣木香 砂仁末

15.有年氣弱,食下少運,左脈弦動勁,肝邪僭逆,將來恐有關格之患。

人蔘 煨姜 半夏曲 茯苓 陳皮 宣木瓜

16.積著於胃,脘中痹痛,高年宜和不宜攻。

姜渣 半曲 麥芽 茯苓 厚朴 延胡

17.脈微,按之數,咳嗽,食下便溏,此陰損及陽,殊不易復,須胃強能納,庶可撐持。

六君子湯去半夏加白芍

18.氣弱神倦,妨食,耳鳴。

人蔘 當歸 煨姜 炙甘草 半夏 茯苓 生谷芽 大棗

19.陽困不宣,脘脹少運,二便不爽,法宜溫理中陽。

生乾薑 半夏 茯苓 橘白 厚朴 大枳實

20.陰弱氣怯,頭暈肢冷,食下少運,甘溫益之。

菟絲餅 煨姜 甘草 當歸 半夏曲 茯苓 廣皮 谷芽

21.不飢脘悶,漾漾欲吐,原屬於少陰空虛,刻下宜和中焦。

川斛 半曲 茯苓 木瓜 谷芽 廣皮

22.脾陽困頓,飧泄腹痛。

益智仁 畢茇 炮姜 丁香 白茯苓 廣皮

23.氣血不調,心悸脘悶,法宜溫之。

當歸 白芍 焦術 炙甘草 陳皮 棗仁 柏仁 茯神

24.勞傷陽氣,食減腹膨。

煨姜 生於術 半夏曲 茯苓 厚朴 陳皮

25.心悸,食不甘味,舌苔頗濁,宜和陽明。

北沙參 麥冬 藿石斛 扁豆 茯神

26.氣阻脘痹。

半夏 茯苓 厚朴 枳殼 橘白 杏仁

27.肝氣怫鬱,脅痛繞及胸背。木郁達之。

鬱金 鉤藤 桑葉 茯苓 土蔞皮 橘紅

28.肝邪擾中,陽明不宣,妨食(月真)脹,苦辛泄降為主。

黑梔 香附 川芎 白芍 半曲 茯苓 橘紅 麥芽

29.脘爽便泄,宜和中焦。

半夏 茯苓 廣皮 香附 木瓜 谷芽

30.吞酸、脘脹。

吳茱萸 黃連 人蔘 淡乾薑 制半夏 茯苓 廣橘皮 枳實

31,腹痛溺赤,大便不爽。

黑梔 香附 赤苓 楂肉 麥芽 青皮

32.脾陽不振,食少神倦。

焦術 炙草 半曲 茯苓 陳皮 谷芽 歸身 白芍

33.脘痛脈弦。

川楝子 延胡索 白芍 吳萸 桂枝 茯苓

34.胃逆不降,食下嘔惡。

吳萸 川連 乾薑 半夏 茯苓 枳實

35.時病後不飢妨食,舌微黃,宜和胃氣,以泄余邪。

金石斛 半夏曲 白茯苓 廣橘皮白 大麥仁 大豆黃卷

36.腹痛便泄,暫和中焦。

煨姜 半曲 茯苓 陳皮 木瓜 谷芽

37.知飢少運,脾陽困矣。

益智 半夏曲 茯苓 谷芽 廣皮 砂仁殼

38.陽浮氣逆便溏,下焦陽傷矣。

附子 乾薑 白朮 茯苓 白芍

39.嘔惡妨食,宜養胃氣。

麥冬 川石斛 半夏曲 谷芽 廣白 茯神

40.食下拒納,胠痛脘脹。

川楝子 青皮汁 吳萸 川連 半夏 茯苓

41.氣阻脘痹。

蘇梗汁 香附汁 桔梗汁 枳殼汁

42.舌黃,脘中未爽,濕阻於中焦。

乾薑 白朮 半夏 茯苓 廣皮白 枳實皮

43. 積寒腹痛。

乾薑 吳茱萸 半夏 白茯苓

44.色黃,脘痛便溏,脾弱不運耳。

人蔘 炙草 焦術 茯苓 神曲 麥芽 廣皮 白芍

45.氣血不諧,脘痛,經不宣達。

蘇梗 香附 歸身 白芍 丹皮 黃芩 茯苓 楂炭

46.舌黃脈緩,脾胃之氣呆鈍,濕邪未凈,故不飢。

益智 乾薑 半夏 茯苓 橘白 厚朴

47.濕熱下陷,腹痛泄瀉。

川連 茯苓 澤瀉 米仁 藿梗 桔梗 陳皮 神曲

48.穢濁未清,中焦氣痹。

藿香 生香附 杏仁 半夏 厚朴 廣橘白

49.舌苔濁,宜慎食物。

藿香 杏仁 絲瓜葉 半夏 厚朴 橘白 飛滑石 通草

50.脾弱失統攝之司,便溏下泄。

人蔘 焦術 炮姜炭 炙黑草 歸身 白芍 木瓜 陳皮

51.氣鬱脘悶。

鬱金 枇杷葉 橘紅 杏仁 枳殼 茯苓

52.脘積如覆杯,食下(月真)脹噯氣,邪在脾絡耳,恐延中滿。

乾薑 生白朮 半夏 茯苓 厚朴 厚枳實

53.脾陽困頓,涎沫上泛。

益智仁 乾薑 生白朮 半夏 茯苓 枳實

54.肝鬱不疏,腹痛至脘。

川楝 延胡 生香附 青皮 吳萸 川黃連

55.食下拒納,此屬反胃。

旋覆花 代赭石 吳萸 川連 半夏 茯苓

56.飲阻於脘。

乾薑 半夏 茯苓

57.脘痞不飢,脈沉弦,味酸苦,瘧後致此,宜苦辛開泄。

人蔘 乾薑 半夏 茯苓 枳實 川連

58.氣弱神倦,知飢妨食。

人蔘 藿斛 茯神 鮮蓮子肉 宣州木瓜 谷芽

59.肺胃不降,咳嗽,嘔惡。

枇杷葉 橘紅 桑皮 杜蘇子 桔梗 杏仁

60.暑熱阻於中焦。

川連 藿梗 半夏 茯苓 厚朴 橘白

61.濕阻泄瀉。

藿梗 厚朴 廣皮 麥芽 腹皮 苓皮 豬苓 澤瀉

62.舌黃,妨食,內熱,濕熱郁於中焦。

川連 藿香 半夏 茯苓 橘白 木瓜

63.脈弦嘔惡,肝胃同治。

旋覆花 代赭石 半夏 茯苓 乾薑 川連

64.氣鬱脘悶。

鬱金 香附 青皮 茯苓 橘紅 麥冬

65.氣鬱脘悶噯氣,病在肝胃。

吳萸 川連 竹茹 枳實 熟半夏 白茯苓 橘紅

66.氣弱少運,食減脘悶。

川斛 半曲 茯苓片 木瓜 生谷芽 廣皮

67.氣弱少運,耳鳴,便泄。

六君子湯加木瓜、荷葉蒂

68.知飢少納,脾氣弱也。

煨姜 炙草 南棗 半曲 茯苓 木瓜 谷芽 陳皮

69.脈弦,不飢少納,濕痰阻於中焦耳。

乾薑 半夏 茯苓 橘紅 厚朴 枳實皮

70.知飢不納,宜攝胃氣。

金石斛 半曲 茯苓 木瓜 大麥仁 廣皮

71.且疏肝氣之郁。

川楝子 香附汁 桃仁 橘紅 大麥芽 柏子仁

72.脈小,利止、食少。

益智仁 煨姜 半夏曲 茯苓 木瓜 谷芽

73.脾陽呆鈍,食下少運。

焦術 木瓜 生谷芽 炒神曲 炒米仁 茯苓 廣皮 小青皮

74.寒熱後不能寐,舌干,胃氣不和耳。

知母 金斛 竹茹 半夏 茯苓 木瓜

75.濕邪阻於中焦,蒸熱,脘悶、腹膨,法宜苦辛開泄。

藿香 杏仁 白寇 厚朴 半夏 廣皮白 檳榔汁

76.下利,脈小而遲,食物不節,脾陽戕矣。

益智 畢茇 乾薑 焦術 茯苓 新會

77.濕阻不泄,脘痹不飢。

茵陳 半夏 苓皮 厚朴 廣白 萊菔子 檳榔汁 杏仁

78.正弱滯下,法宜和之。

炮姜 人蔘 茯苓 厚朴 廣皮 木瓜

79.濕痰上阻,胃逆不降,胸悶欲吐。

半夏 茯苓 橘白 枳實 杏仁 金斛

80.濕延中滿,宜溫太陰。

肉桂 姜渣 茯苓 廣皮白 厚朴 枳實皮

81.氣阻脘痹

枇葉 橘紅 桔梗 杏仁 蘇子 枳殼

82.肝氣不疏,脘痛、嘔惡。

川楝 延胡索 香附 青皮 川連 大麥芽 橘紅

83.舌苔濁膩。

茵陳 半夏 厚朴 橘白 滑石 杏仁

84.太陰陰瘧,妨食,涎沫泛溢,宜和中焦。

人蔘 半夏 茯苓 薑汁 橘白 烏梅

85.脈弦,胃痛年久,病在於絡。

閩姜 延胡 桃仁 歸須 茯神 柏仁

86.食下不運,中脘有形如梗。

附子 乾薑 白朮 半夏 茯苓 枳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胃病 的精彩文章:

引起腎臟損壞、腸胃病的殺手,竟然跟一塊攜帶5000億個細菌的洗碗布有關?
胃病總治不好?胃病有好幾種,我們平時應該注意什麼?

TAG:胃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