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眼前的,是心上的

眼前的,是心上的

Xiao漁先生

微博:@Xiao漁先生

關注

世界那麼大,想做有趣的魚。

ACCOMPANY.8

電影《重親森林》

幾天前,我從網上看到的九句沒有出處的句子里找出最喜歡的兩句抄在白紙上。抄完以後好奇是誰寫的,就上網去找作者。前者是徐志摩的偶然,後者是張愛玲的小團圓。

並沒有想標榜自己眼力的意思,只是覺得一切值得的東西,包括好的人、好的句子總會自然發光,即使隨便被人丟在犄角旮旯鋪上厚厚的一層灰塵,也能讓人追尋著光來源的途徑一步步找過去。任何事情都一樣。

有些句子從書本的某個片段被單拎出來在眾人面前展覽,書名可以儘管抹去,作者也最好被人忘掉。純然乾淨的紙,黑色油墨印刷字,不必因為辨認出熟識的字跡而多生些別的情愫出來,這樣好就是好,不好的怎樣也打動不起人來。像人一樣,褪去了背景和資歷的粉飾,笑就是笑了,哭也就是哭了,做什麼都質地純良。想著這個時候的喜歡,才是最主觀和最真實的喜歡吧。

前段時間看過一個實驗,大概講的是兩個人無附加條件地在一起做情侶,互相不告知各自的資歷和背景,100天以後揭曉身份。結果原本互相講著"喜歡"的兩個人只有極少數選擇繼續交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磁場,在互相認同彼此的年齡、樣貌、談吐、氣質以後,那些附加於皮囊和靈魂之外的職業、身份、背景、境遇、資歷還是無可避免的成為羈絆人與人之間最致命的東西。這樣一想,真的是難以再完整的信任和崇拜誰了。

遇到什麼樣的人才是合適彼此的,又被冠以什麼樣的身份和關係在身邊存在著,究竟還是沒有規律可尋,這真是讓人沒有頭緒的事。

我判斷跟誰合不合得來的標準有時候還挺武斷的,就是他是否接受和認可人的複雜性。

把從前和過去平衡開來會發現,要求一個人表裡如一、前後一致是多麼不切實際的要求。有人說,站在某個時間點上去截取這個人的言行舉止,無異於刻舟求劍。船已經開出很遠了,該推翻的早就推翻了,只有你還念念不忘。

表裡如一不太會是我喜歡某個人的前提條件,豐富性和層次感才是。那些人身上的衝突和張力矛盾和稜角,被藏匿、被撕碎、不定時還會拿出來燃燒的東西。

大家的內心總會有八百個邪惡的小想法,哪會有人表裡如一啊,敢於赤裸的坦然不是比狼狽的遮掩來的更加迷人么。

總結下來,那些豐富而有層次感的人在生活中展現出來更多的是一種表裡不如一的狀態,他們是人性的一個多面體。有時候是邪惡的天使,眼神里都是不懷好意的張揚,有時候是善良的惡魔,眨巴著那雙大眼睛問你,沒事吧。

年幼的時候,動畫片里的正義和善良總是給我們傳遞出一種世界非黑即白的主流價值觀。我總會對身邊的人生成一種刻板印象,而且這種印象一旦不經意地生成了,便根深蒂固的存在,將它毀屍滅跡就變得困難起來。

也是在稍微長大一點後,這點道理才漸漸被我弄明白。但在這之前,我也犯過錯,從對一個人以前的認知里丈量他現在的行為,事後還義正言辭地對他說「我覺得你變了」。這六個字里隔著時間、距離以及各自面臨的不同境遇,說出來的時候不被知曉,回味起來才發現早就失去它本身的重量了。

你別去期待一個人永遠不變,萬事萬物都會變,但變化即成長,因為日子過久了,人總要有點長進的啊。某段關係偏離你能掌控的軌道,就用「你變了」這樣的話試圖矇混過關,是極其愚蠢的。

我的一個朋友說,身邊有叫她非常不舒服的人存在,就是那種揪著你說過的話,表達過的觀點然後評論「你不是一直……」「你不是要……」的人。

說起來我偶爾也會有同感,那些說著類似句子的朋友總會給我一種「你離開我的世界多久了」的驚覺。有時候即使是親人也不能避免。漁媽曾經就在眾人閑談面前講過我「做事慢性子」「至今分不清xx和xx的區別」,那些曾經暴露在她面前的小毛病和壞習慣即使在日後被不知曉地克服了,但也由於是被最知根知底的親人講出來而變得百口難辯。

任何階段性的東西存活率都是零。作為一個過路人、朋友,戀人、親人。我承認並且接受我不在你身邊的時候,成長給你帶來的諸多變化。你兀自生出的稜角,一個人和世界碰撞的稚氣,你出落成顛倒眾生相、變成混得八面玲瓏的社交多面體,你依舊過著平淡如水的日子,甚至比從前更安靜、更不善言談。但不用懷疑的,你就是你啊。

「從不懷疑任何真心,真心本來就瞬息萬變。」到了現在這個年紀,有多重緯度的人或者有承認多種緯度的人,都會讓我很想了解下去。 單一層面的卓絕吸引不了我,我喜歡現世里的雜學家,把人性的曲徑通幽複合在一座軀體里,簡稱這種感覺叫生命張力。接受一個人的撕裂感,認可他身上的張力和可塑性。 而能理解這種設置的人,我更願意與之結交,因為只有洞悉並諒解人性時,才會對自己真實。

如果不喜歡只是一味留戀過去或放眼未來,那就只做好當下的,愛眼前因為複雜而變得可愛的人。

把因緣際遇的出路都交給未來,必要的時候有為自己爭取一些東西或者一些人的眼界,把付出的好給錯了人也不要緊,因為真心和實意都是雙向的,誰對誰更好也沒辦法計量。

永遠學不會如何回應別人的善意,平生也最怕別人突然對自己太好或太不好。但之前聽人說過,不能坦然接受別人的善意是因為潛意識裡覺得自己不配。

你對我好,我就會加倍對你更好。你對我冷漠,我還恨不得把擁有的全部都給你,那就姑且讓你變成我生命中的一個例外吧。

人和人之間的那點事兒,這樣想過來真是奇累無比。其實沒有普遍試用的法則,度量起來也不過全憑一顆真心,這樣想下來就安慰多了。

大家晚安。

PS|

忙了一個多月的健美操在昨天終於忙完啦,我們院第一名,有點小驕傲。以前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Xiao漁先生現在打通了第一個。這一個多月的生活彷彿都是健美操附屬的,困難已去就不必多說,但和大家集體做成一件事、最後喜極而泣的感覺真的真的太棒啦。

(我在為自己晚發推送找借口,不知道你們看出來了沒。)

贊在下方,你們懂我意思吧。

請假裝有配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iao漁先生 的精彩文章:

關於「變美」的那點事兒

TAG:Xiao漁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