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握比特幣的你除了炒作,還能幹什麼?

手握比特幣的你除了炒作,還能幹什麼?

由耶魯北京校友會和耶魯北京中心聯合主辦的《耶魯區塊鏈論壇:解讀區塊鏈,「錢」途在何方?》在上周舉行。活動當天人氣爆棚,線上直播共計14萬人觀看,可見「區塊鏈」這個話題今年嗖嗖飆升的熱度。

我們為不能抵達現場和沒有收看直播的你貼心地準備了這篇回顧。要想富,除了修路,也可以搞清區塊鏈到底是幹什麼的,請看區塊鏈的精讀版↓

Q

耶魯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方圖創始人及CEO蔡良濱:

區塊鏈產生的背後根源是什麼?

A

北京幣盈科技創始人,原獵豹移動高級副總裁陳勇

哈耶克曾提出「貨幣的非國家化」,因為他相信,政府總會抑制不住超發貨幣來解決短期的經濟問題,而導致長期的通貨膨脹。他希望通過非主權國家的穩定貨幣來解決這個問題。自此以後,許多經濟學家、技術駭客不斷的嘗試各種方法,直到2009年中本聰通過比特幣將其實現。這群人通過非盈利性,開源的方式實現了這個偉大產品。其實互聯網早期,也是由技術駭客推動進步的,他們創造了許多偉大的協議或者產品,譬如HTTP協議,TCP/IP協議,HTML等。這批人崇尚技術,喜愛自由。但無法成為商業社會的主流,他們就像活在與我們平行的另外世界,並不為眾人所知。但今天通過創造比特幣這個產品,打通了兩個平行世界,並開始構建互聯網之外的商業世界。

我一開始也誤以為比特幣的內核是價值投資,但是慢慢我才認識到,它的真正內核是一群自由主義者基於數學的共識與信仰

我們常說,安全是七分管理,三分技術。針對區塊鏈,當數字資產普及之後,安全防範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更重要的在於管理。其實token的管理存在巨大的易用性問題,譬如我們常見的錢包key,雖然有助記符但用戶也很難記住,更多的還是把它存儲在電腦,易於被黑客盜取,而一旦被盜,其對應的數字資產,就面臨永遠難追回的風險。

Q

耶魯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方圖創始人及CEO蔡良濱:

李鳴主任負責中國區塊鏈技術標準的制定,這是一項非常重的任務。中國在區塊鏈技術規範化、標準化的道路上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A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

從比特幣到以太坊,解決的是鏈上原生數字環境下數字資產的交易或交換。現在更多的應用需要鏈上、鏈下相互結合的,未來需要和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相關技術融合應用,才能最大化的發揮區塊鏈的價值。

區塊鏈是面嚮應用的技術,需要解決兩方面問題:第一個是體系化,無論區塊鏈是什麼,一定要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就要先了解行業,如何讓更多用戶使用?如何解決應用區塊鏈技術後對現有生態的影響,比如,未來的數字資產交易或交換是否要繳稅?如何交稅?這可不是小問題,它將改變整個金融形態;第二是要工程化,區塊鏈真正落地需要採用工程化的思想。比如集團型企業如何在打通區塊鏈平台與現有上百個平台的交互性的問題。我們標準化的工作是要思考「是什麼」和「怎麼用」的問題,讓更多人受益,並且以標準化促進產業化發展。

Q

耶魯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方圖創始人及CEO蔡良濱:

看過那麼多優質的互聯網企業和區塊鏈企業,您是如何判斷一家互聯網企業和區塊鏈企業的標準有哪些本質上的不同?

A

火幣網區塊鏈研究院院長袁煜明

區塊鏈和互聯網企業的評判標準不同主要在於三個方面:一是區塊鏈對於底層的技術要求較高,決定未來前景,而這點在互聯網中並不關鍵;二是相對於互聯網,區塊鏈對於初始系統的體系設計要求更高,互聯網更看迭代;三是更看重社區而不是創始人,區塊鏈在創建初期不能說創始人不重要,但運行一段時間之後,區塊鏈更看重的是社區的凝聚力和團結性。但互聯網行業是看創始人投的,人才是根本。而區塊鏈的用戶既是用戶,也是投資者,還是廣告渠道,也可能是員工,把社區建設好是整個項目的重中之重。

Q

耶魯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方圖創始人及CEO蔡良濱:

如何評估區塊鏈最大的價值?如何判斷一家企業是區塊鏈技術企業,而不是偽區塊鏈概念的企業?

A

比特財富網聯合創始人賈紅羽

個人認為,區塊鏈最大的價值是開放、平等。區塊鏈本身不僅僅是一種技術的創新,更是一種商業邏輯的創新。從比特幣創世區塊誕生九年來,大家對它的技術已經看明白了,但目前還沒有能超越比特幣的,這就說明它在商業上是成功的。

有人說,區塊鏈實現了互聯網上的價值傳輸,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實現了價值對等。你對社區有貢獻,社區就會回報你。

對於如何判斷一個區塊鏈項目是否靠譜?我覺得大家還是保持包容、開放的心態,給創業者一些試錯的空間,最終檢驗項目的還是市場。但是,現在整個區塊鏈領域的問題是,的確有很多項目在講故事、炒概念,這種投機難以持續,項目落地並且有人使用,才是判斷一個項目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依據。

此外,區塊鏈項目在早期階段,創始人和團隊是非常重要的,匿名的項目道德風險很高,參與要謹慎。區塊鏈項目到後期,社區會變得更重要,會逐步替代創始者的影響,逐步形成去中心化和社區共治。

對於區塊鏈項目本身,大家還是要搞清公有鏈和應用的區別,公有鏈是公共區塊鏈,是公益的基礎設施,應用則是商業區塊鏈,是要盈利的,如果做公有鏈的不去研究技術,而是把公有鏈當成一種商品,這就陷入了比較嚴重的認知誤區。

區塊鏈創業和傳統互聯網一樣,要解決需求和痛點,不要為了講故事而製造偽需求

Q

耶魯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方圖創始人及CEO蔡良濱:

BAT從未高調宣稱要大舉進入區塊鏈。您認為BAT未來會不會進場?創業公司該如何提前布局?

A

星雲鏈&小蟻創始人,原螞蟻金服區塊鏈平台部負責人徐義吉

區塊鏈就是數據的確權。不要問區塊鏈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區塊鏈做什麼。創建第一個區塊鏈項目小蟻的時候,沒人為我們投資。現在的回報接近3萬倍,不可能被複制。千萬不要人云亦云,而是要找到自己找到自己所堅信的立足點。

當行業已經逐漸發展為產業,我們發現了區塊鏈中的三大問題:價值尺度的缺失,鏈與鏈的價值交互如何解決;系統可升級自凈化;區塊鏈激勵機制的探索。

BAT這樣在互聯網時代成功的大型企業,做區塊鏈是面臨著巨大挑戰的。因為自上而下的結構讓他們很難完成自我革命。區塊鏈行業到目前為止,其蓬勃的生命力還是源自底層,是去中心化的,是一種對現在的業務模式打破重構。真正的區塊鏈是自下而上,以社群為基礎的。BAT做區塊鏈有一種風險是最終成了聯盟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共區塊鏈體系。我們曾經在R3區塊鏈聯盟里看到過失敗的例子。這會導致BAT享受不了創新和監管的紅利。所有企業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未來一定是給有視野、建設性和使命感的創新技術和團隊。

互聯網解決的是數據的連接,而區塊鏈解決的是數據的確權。一定能達到互聯網的規模,未來區塊鏈的世界會足夠大,也足夠精彩,在區塊鏈世界裡才能找到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和突破。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upcoming events, please follow us on WeChat atYaleCenterBJ.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耶魯北京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耶魯北京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