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數據、物聯網蓬勃發展 數字福州 騰「雲」駕「物」

大數據、物聯網蓬勃發展 數字福州 騰「雲」駕「物」

福州市持續深耕數字福建發展戰略。目前,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形成了大數據、雲計算和VR軟硬體產業鏈雛形,呈現出國家級大數據集聚發展的態勢;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物聯網),已培育物聯網企業104家,形成了集信息感知、傳輸、處理、應用於一體的物聯網產業鏈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融合程度不斷加深,數字經濟正日益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新動能。福州市持續深耕數字福建發展戰略,加快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步伐,通過騰「雲」駕「物」,呈現出大數據、物聯網蓬勃發展之勢。在騰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2017)》報告中,福州數字經濟指數排名全國第9位,比上年前進一個位次,成為福建省唯一入選全國十強的城市。

雲計算風起雲湧

東海之濱,位於福州市長樂區的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從外面看並不起眼,工作人員也悠閑自得,但一棟棟大樓里的機器卻是熱鬧非凡、晝夜不停,每秒都有數萬億數據在這裡狂奔。

在位於數字福建雲計算中心的福建省超級計算中心二期,福建省數字福建雲計算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元榮告訴記者,這裡的伺服器運行速度可達800萬億次/秒,正源源不斷為氣象、環保、醫療等多個領域的政務決策提供數據支撐。2018年底,運行速度將超過3000萬億次/秒。

「2017年,園區內建成數字福建雲計算中心,包括政務雲和商務雲,擁有4500個機櫃,可容納10萬台伺服器,打造出包含存儲雲、計算雲、應用雲的多層體系雲計算平台。」福建省經濟信息中心主任蔡榮福介紹,截至今年3月份,政務雲平台已經為153個省直單位540多個項目提供了2561台虛擬伺服器、1122TB存儲、506個甲骨文(Oracle)資料庫實例及配套的網路與信息安全服務,在全國率先實現省直部門數據中心物理整合和信息中心業務整合。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作為數字福建戰略的重要承載基地,正發揮著示範引領作用。去年以來,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國家東南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國家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中心、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大數據平台(福建)分中心等一批「國字型大小」項目落戶產業園,帶動了相關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高元榮介紹,其中的福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具備雙向800G網間互聯能力,正分秒不停地為大數據企業的運營和福建網民的上網體驗提速,已然成為全國互聯網的核心節點之一。

除此之外,園區還吸引了大批數字企業紛至沓來,正式開放僅1年多,360產業園,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大數據中心,浪潮集團東南運營總部等大項目紛紛落地,一個千億元級的大數據產業鏈有望迅速形成。

不僅大牌數字企業雲集,這些大數據項目也正加速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動能。去年,園區稅收總額達18752萬元。目前,產業園現已初步形成一批面向醫療、教育、旅遊、位置服務等大數據行業應用平台,形成了大數據、雲計算和VR軟硬體產業鏈雛形,呈現出國家級大數據集聚發展的態勢。

下一步,該園區將打造「天上兩朵雲、地上兩條路、中間一個超算」的格局,即數字福建的政務雲和企業雲,國家互聯網骨幹直聯點、海峽光纜一號,福建省超算中心,努力打造福建乃至全國數字經濟示範區。

物聯網蓬勃興起

出門在外,用手機APP就能監測家裡用水量;小區的路燈,不僅可以自動調節亮度,還能實時監控噪音、空氣狀況;乘電梯回家,只需刷臉就能到達居住樓層……如今,這樣的高科技場景,在福州馬尾名城國際智慧小區就能體驗到。作為福州首個基於窄帶物聯網技術建設的智慧小區,居民可享受智能水表、智能井蓋、智能停車、智能門禁、智能消防等13項窄帶物聯網技術帶來的便利與安心。

不僅如此,去年6月份,全國最大規模窄帶物聯網商用項目——福州智慧水務項目啟動部署,將在今年底前完成30萬台智能水表更換,覆蓋小區數量953個,項目區域每年節水收益預計達到4181.76萬元,將充分發揮物聯網的海量連接、深度覆蓋、低能耗、低成本的「智慧」。

如此廣泛的物聯網應用,離不開紮實的產業基礎。早在2015年2月份,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就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物聯網),成為國內第四個國家級物聯網產業園。2016年底,全國首家窄帶物聯網規模化商用局在福州啟用,標誌著福州率先進入窄帶物聯網大規模商用階段。

據基地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基地已培育物聯網企業104家,包括新大陸、慧翰微電子、上潤等全國知名物聯網企業,並形成了集信息感知、傳輸、處理、應用於一體的物聯網產業鏈。2017年,馬尾區物聯網產業相關產值達610億元,全市物聯網產業相關產值逾700億元,佔全省約50%。

持續壯大的產業規模也讓福州贏得了行業「話語權」。截至目前,僅福州經濟開發區企業在物聯網技術標準化方面已參與制定各級標準54項,其中國際標準3項、國家標準38項、行業標準7項、地方標準6項,專利申報1807項,授權數量904項。

同時,為有效整合資源,構建互惠共贏的物聯網生態圈,2017年4月份,全國首家物聯網開放實驗室——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在馬尾揭牌。該實驗室副總裁孔鵬介紹,整個實驗室包含模組、功耗測試、基帶測試、射頻測試、協議一致性測試等多個專題實驗室,擁有多套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的「高大上」設備。2018年1月份,開放實驗室產品測試認證服務啟動商用,現已服務企業30餘家。實驗室二期將在今年下半年啟動建設,為中小企業提供孵化平台,幫助企業突破技術瓶頸。(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薛志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農融代表:推進「互聯網+政府服務」 改善營商環境
德媒:蒂勒森被炒凸顯白宮混亂 特朗普想換更多人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