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吃飯時還在用水或湯「送飯」?小心影響消化

吃飯時還在用水或湯「送飯」?小心影響消化

許多人習慣於吃飯時用水或湯「送飯」,但是網上有說法稱這種習慣可能會影響消化。央視《是真的嗎》欄目記者為此諮詢了專家。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李景南表示:「這個說法是真的。消化功能主要靠胃液,胃液里有胃酸,這是最初始的消化功能,它能把我們吃進去的一些蛋白質、脂肪和澱粉等,進行初級消化,而胃酸的濃度對於消化功能非常重要。如果我們邊吃飯邊喝大量的水,這樣無形當中就會把胃液稀釋,稀釋以後它的胃酸濃度肯定有所降低,而胃酸這個初步消化的濃度降低以後,對於一些食物尤其是一些蛋白質的或脂肪類的,初級消化功能就會有所影響。」

專家說,邊吃飯邊喝水除了會將胃液有所稀釋外,也對胃部蠕動方面有影響。

李景南說:「其實,第一步,胃的消化功能是靠胃的蠕動,胃的蠕動過程中將我們吃進去的食物變成食糜,在蠕動的過程中,如果大量喝水,便把胃無形擴張。胃在擴張以後,蠕動功能也會有所減弱,所以,邊吃飯邊喝水對消化功能是有一定影響的。」

看來邊吃飯邊喝水確實會對消化系統產生影響,但醫生也同時強調這並不是代表進食時完全不能喝水,而是需要在量上進行控制。

李景南稱:「吃飯的時候是靠唾液的潤滑作用,如果特別干,難以下咽,適當的有水有湯或者有粥,是沒問題的,最恰當的比例就是感覺飲食比較順暢,吞咽沒有特別乾燥,而像我們特別渴,咕咚咕咚喝一杯三四百毫升的水,這就是大量飲水,是在飲食的過程中不太提倡的。」

醫生說,飯前半小時和飯後半小時同樣不宜飲入大量的水。除此以外,不少人吃飯時都會選擇用湯來搭配飲食,認為這樣吃飯時喝湯要比喝水更健康,這樣的想法是否正確呢?進餐時喝湯與喝水有什麼不同嗎?

李景南指出:「湯里都會有很多的蛋白質或者脂肪等營養物質,所以它到了胃裡面比水更能刺激胃酸的分泌。湯雖好,但大量的喝湯也不好,因為湯有一定的營養物質,會刺激胃酸分泌,而胃酸分泌的量又沒有更多的食物來供它消化,所以,過度的胃酸會對胃黏膜有影響。」

看來喝湯與喝水一樣都要適量,否則也會造成胃酸分泌過多,消化不良等情況。那麼消化不良的癥狀有哪些呢?長期消化不良對腸胃又有哪些損害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劉正新表示:「消化不良的人會感覺肚子很脹,不想吃東西。有的人會燒心、反酸,上腹隱隱的不舒服甚至疼痛,這些感覺可能都是消化不良的一個表現。如果長期的消化不良,對於小孩,可能會影響發育,對於成年人,這樣的飲食習慣也可能會引起氣滯性的胃病。比方說出現胃炎或者潰瘍病,這都有可能。」

但是為什麼同樣的生活習慣,有些人會表現出消化不良的癥狀,而有的人卻沒有引起不適呢?

劉正新稱:「這主要跟他飲食習慣的時間長短有關,即便是現在沒有出現消化不良的人,長期這樣下去可能將來也會出現消化不良。」

專家告訴我們,吃飯時少量飲水可以將食物軟化水解,但是一旦攝入過量的水,增加腸胃負擔,則會對消化系統產生影響。同時老年人和胃腸功能弱的人群都屬於易發人群,需要格外注意。(孝金波 楊思萱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求真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春節假期過去了,這些謠言你相信了嗎

TAG:求真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