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索古代沒有水泥,是怎樣蓋房子的,並保留至今

探索古代沒有水泥,是怎樣蓋房子的,並保留至今

當你在遊覽祖國大好河山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在那個沒有鋼筋水泥,沒有挖土機,吊機的年代,這些氣勢恢宏的建築是如何建成的?細細探索其中的奧秘,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科技的發展、思想的進步,為現代建築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可能,也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者人們的認知,自從央視的「大褲衩」徹底的建成使用,才發現現代人對於建築的多樣化是這樣的包容。的確,現在的建築,我國正在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著人們的三觀,十九天蓋一棟大樓,讓整個世界都感到了神秘的東方力量。那麼拋卻這一切,沒有鋼筋,沒有水泥混凝土,古代的人們是怎麼蓋房子的呢?

中國的古建築主要以土木為基本的建築材料,泥土和木材,是自然對於人類最大的恩賜,雖然那個年代沒有水泥,但憑藉著土木,咱們也建了無數的經典之作。

中國有很多震驚世界的古建築,比如萬里長城,故宮,岳陽樓、趙州橋等等,雖然沒有使用水泥,但一棟棟結實的樓房照樣讓你眼前一亮,感慨萬分。古代最高檔的建房方法,是使用白灰膏加糯米熬製成漿做粘合劑,皇宮這些高檔建築才會使用此種方法,建築縫隙是用三合土(白灰、細沙、黃土,按比例調和均勻),這種粘合劑粘性好,牢固,還可以防水,這種做法最接近現代的水泥,對於皇家貴族,這種房屋才能彰顯其威嚴,如果像老百姓的房屋那樣,估計建築者早就被砍頭了。

以考古發掘證實,早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里,就有使用「白灰面」的痕迹。商周時代的建築遺址里,常見石灰材料出土。《左轉》有記載:用蜃灰。這種「蜃灰」,是用蛤殼燒制而成的石灰,加固建築的效果非常好。

古人的智慧超出你想像,沒有水泥照樣建房子,地基用石頭,粘合劑是白灰渣,就是燒白灰剩下的散碎白灰和燒白灰時燃料殘渣混合物,此類粘合劑在十年前還有零星應用。屬於中檔以上建築使用的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英秀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小英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