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劃超融合市場版圖 NetApp的雄心與壯志

重劃超融合市場版圖 NetApp的雄心與壯志

時至今日,已經沒有人否認超融合架構是數據中心市場的下一個Big Thing,或者說已經是此刻的Big Thing。如今,幾乎所有的ICT公司都在布局超融合產品,可以說對超融合市場的「青睞」,不僅是ICT巨頭們的新選擇,亦是眾多創業公司馳騁的新疆域。

在此背景下,在今年4月12日舉辦的2018 NetApp中國創新論壇上,被外界期待已久的行業首款企業級超融合解決方案,NetApp HCI宣布在中國正式發布。

值得關注的是,NetApp HCI定位在企業級市場,並自信「可幫助客戶擺脫第一代超融合架構的束縛。」那麼,在已經「門派林立」的超融合江湖中,NetApp HCI的到來,又會掀起什麼樣的波瀾呢?

所以,本文試圖回答以下三個外界非常關心的話題,那就是對NetApp來說,當下的超融合市場,它到底來得晚不晚?NetApp所提出的企業級超融合解決方案,究竟與其他對手有何不同?在未來的超融合版圖中,NetApp又會將扮演何種角色呢?

都說遲到了,進場時機真的晚了嗎?

NetApp進入超融合市場,到底來的晚不晚?這大概是業界對NetApp心存的最大疑問。

客觀的說,目前超融合市場確實已經「門派林立」,且不說已經有市場領頭羊VMware、Nutanix的存在,僅就在中國市場,能夠看得見名字的超融合解決方案供應商至少有超過30-50家,且都宣稱能夠提供「業界領先的超融合解決方案」。

NetApp雲基礎架構事業部副總裁Tim Pitcher

乍看起來,NetApp確實是超融合市場的「遲到者」。但是,如果我們從三個不同的維度來做觀察,也許答案就會有一些不一樣。

首先,從市場趨勢看,超融合作為數據中心領域全新的基礎架構,無論是技術、生態乃至服務都才剛剛起步,其潛力仍然巨大。

根據IDC的最新統計,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超融合系統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9.4%,達到12.5億美元,占整個融合系統市場的34.3%;2017年全年,超融合系統的銷售額超過37億美元,相比2016年增長了64.3%。

與此同時,在全球,IDC預測超融合市場在2016-2021年間會有平均28.9% 的年複合增長,而整個市場營收會達到百億美元的規模;在中國,2016-2021年超融合市場將保持年均24.7%的複合增長率,在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億美元。

其次,從產品定位看,在過去幾年中,超融合已經在邊緣和敏態應用場景中驗證了其穩定性和可靠性。但超融合的應用範圍絕非限於此,其正在進一步擴大應用範圍,逐漸進入企業核心關鍵應用,對主流資料庫、ERP,以及其他企業關鍵應用等均有良好的支持。

由此可見,超融合市場依然還有很多的機會和空間值得開拓和挖掘,而NetApp提出的企業級超融合解決方案的定位,某種程度上也是彌補了現有超融合產品的一個「短板」,直接啟動了一個新的藍海市場。

最後,從技術實力看,NetApp在超融合市場並非是「一窮二白」起家。其實,NetApp在認證參考系統和集成基礎設施領域,已經有多年的實戰經驗和客戶驗證。更重要的是,全新發布的NetApp HCI有來自SolidFire的全閃分散式存儲技術,再加上Data Fabric的架構的「技術加持」,使得NetApp HCI能滿足大中型企業級客戶的真正需求。

正如NetApp雲基礎架構事業部副總裁Tim Pitcher所言:「當初NetApp推出全快閃記憶體產品的時候,市場上也說我們來晚了,但如今NetApp在全快閃記憶體領域全球增長速度最快。我相信歷史將會證明NetApp推出超融合的時機,是晚了還是把握得正好。」

所以,如果從時間軸上判斷,NetApp進軍超融合確實是有些晚。但是從市場潛力、產品定位、技術實力角度上看,NetApp何嘗不是填補了企業級超融合市場新的空白呢?

定位企業級,NetApp為何與眾不同?

那麼,什麼是企業級的超融合解決方案?或者說如何理解NetApp所推出的企業級HCI呢?

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下如今市場上主流超融合產品的現狀。

眾所周知,超融合初期進入市場的「殺手級」應用是桌面虛擬化(VDI),取代傳統「伺服器+SAN存儲」架構,解決了VDI場景的「啟動風暴」問題,由此很快獲得認可並得到大規模推廣應用。之後,超融合再憑藉前所未有的敏捷性和按需擴展等特性,在企業測試研發場景和邊緣生產系統中逐漸立足。

但是,目前大部分的超融合解決方案在解決大中型企業客戶的需求時,確實有些「力不從心」。

在NetApp雲基礎架構事業部高級總監Martin Cooper看來,超融合在小規模部署環境中確實簡單高效,但當系統需要橫向擴展時,或者當企業級數據中心達到多個PB級數據量級時,這種簡單將不復存在,複雜度也將大幅增加。

他補充表示:「關鍵的是,現有的超融合產品擴展規模有限,缺少QoS保證,在面對複雜、大量的企業級應用時,會讓運維人員疲於奔命,這也正是我們致力於解決的核心問題。」

因此,NetApp所推出的企業級HCI,和友商相比確實與眾不同,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具備按需動態擴展的靈活性。NetApp HCI採用基於節點的無共享架構,可實現計算和存儲資源的獨立擴展,支持按需動態擴展或縮減,從而避免了成本高昂的低效過度配置並簡化了容量和性能規劃。

換句話說,NetApp HCI由不同的大、中、小型的計算節點和存儲節點組合而成,最低可從6個節點起步,同時面向不同的應用場景,可以按需選擇最高性價比的配置,如計算密集型的應用可配置高規格的計算節點,而對於資料庫這類的重應用,則可選擇配置高性能、大容量的存儲節點。

二是,具備精細性能控制的可預測性。NetApp HCI可對每個應用程序進行精細控制的特有性能保障,解決了可預測性難題,不僅消除了資源爭用現象,還可提供3倍的存儲性能 ,同時計算效率也提高了22%。

此外,在 NetApp HCI中,每個卷均配置了最小、最大和突發IOPS值。最小IOPS 設置可提供性能保障,不會受到系統中其他應用程序的行為的影響。關鍵的是,最大值和突發值可用來控制分配,保證系統為所有工作負載提供一致的性能。

三是,具備集中和簡化管理的便捷性。NetApp HCI採用了直觀的部署引擎,已自動將400多次輸入縮減為不足30次,因此只需大約45分鐘,最快30分鐘便可啟動並正常運行,這樣讓安裝過程得到了極大的簡化。

除了上述三大特性之外,Martin Cooper強調,得益於NetApp多年來的數據管理「功底」,NetApp HCI還具備所有的「企業級存儲功能」,如同步複製、非同步複製、去重、壓縮、自動精簡配置、自動恢復和治癒等等。

NetApp雲基礎架構事業部高級總監Martin Cooper

不僅如此,NetApp HCI還只提供全快閃記憶體的配置,相比目前混合部署模式,全快閃記憶體的配置無疑提高了使用成本。對此,Martin Cooper表示:「全快閃記憶體的時代已經到來,如果使用傳統的HDD,唯一的好處就是降低初次購買成本,但會導致企業級的超融合方案可靠性、高性能和可預測性都降低了,將無法滿足大中型客戶的真正需求。」

由此可見,在當下競爭激烈的超融合市場,NetApp並不是盲目的選擇進入,而是從差異化角度出發,並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和優勢,將NetApp最為擅長的企業級市場做深做透,這無疑是NetApp超融合戰略上的成功之處。所以,誰敢說這不會是改變未來超融合格局的一次探索與創新呢?

重劃新版圖,超融合扮演何種角色?

在我看來,NetApp這次以差異化破局超融合市場,你可以理解為「老謀深算」。但這背後體現的更多的是NetApp在企業級市場的深厚積累,以及對超融合市場的深入判斷和認知,而未來NetApp HCI無疑也將扮演更多的角色,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

第一,NetApp HCI將在 NetApp未來轉型戰略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並發揮「連接器」的新價值。目前,混合雲、下一代數據中心、現代化數據管理是NetApp的三大創新戰略,而NetApp HCI作為下一代數據中心的重要支撐,無疑將在NetApp Data Fabric願景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確實如此,與Data Fabric集成後,NetApp HCI可提供強大的數據服務,包括通過ONTAP Select提供的文件服務、通過StorageGRID提供的對象服務、通過SnapMirror提供的複製服務、通過OnCommand Insight提供的數據可見性以及通過NetApp Cloud Backup提供的備份和恢復服務。

第二,NetApp這次入局超融合市場,還將開啟超融合市場中新一輪「升維大戰」。儘管當下NetApp在超融合市場中剛剛起步,但NetApp真正探索的市場,其實是超融合市場中最有「含金量」,也是「最難啃」的市場,那就是企業級超融合市場,這亦是真正能挖掘「真金白銀」的市場。

更關鍵的是,在企業級超融合市場中,NetApp真正的競爭對手並不多。因此,在超融合市場這場不見硝煙的角逐中,由於NetApp的加入,顯然將讓未來的市場格局也充滿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所以,Tim Pitcher自信的表示:「超融合市場未來將是一個百億美元的市場,因此,我無法想像客戶會把超融合部署到數據中心邊緣業務中去,它一定會走向核心業務中,這對NetApp而言將是一次絕佳的市場機遇。」

「同時,在NetApp HCI過往的銷售過程中,其實每套系統的平均售價比預計的要高,入門級的配置並不是NetApp賣的最好的產品,這也印證了我們超融合方案定位企業級市場的準確性。」他最後說。

綜上所述,從NetApp的技術積累和多年來數據管理上優勢來看,NetApp應該可以在不遠的將來躋身全球超融合巨頭的行列。同樣,在未來一段時間,NetApp一定也會對中國超融合市場造成不小的殺傷力,讓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申耀的科技觀察 的精彩文章:

「Cloud Ready」計劃背後 全面雲化時代聯想的行與思

TAG:申耀的科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