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照片:遠去的城市記憶,三十五年前的上海

老照片:遠去的城市記憶,三十五年前的上海

方浜中路是中國上海市黃浦區南部(原南市區)的一條街道,東西走向。東起中華路接方浜東路,西至人民路接方浜西路;全長1469米。方浜中路修築於1913年,系填方浜修築而成,名方浜路,或廟前街、小東門大街等。1946年改名方浜中路。方浜中路位於豫園和上海城隍廟前,是一條繁華的上海老街。

蘇州河,長江支流黃浦江支流吳淞江上海段俗稱,民間一般認可的河段是:起於上海市區北新涇,至外白渡橋東側匯入黃浦江。蘇州河沿岸是上海最初形成發展的中心,催生了幾乎大半個古代上海,後又用100年時間成為搭建國際大都市上海的水域框架。蘇州河下游近海處被稱為「滬瀆」 ,是上海簡稱的命名來源。

南京東路是上海十大商業中心之一,位於上海市中心,東起外灘即中山東一路,西至西藏中路,全長1599米。其中河南中路以西部分為南京路步行街,曾與松江區榮樂東路有著同等的口碑地位。清光緒元年(1875年),南京路鋪設從印度進口400萬塊鐵藜木,塗上一層柏油,成為遠東最漂亮的道路。

上海大廈原名「百老匯」(Broadway的音譯)大廈,1934年由英商所建。1951年5月1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改名為「上海大廈」。外牆底層為暗綠色高級花崗石貼面,上為淺褐色泰山面磚貼面,窗裙部分拼成圖案,色調和諧統一。是上海高層建築趨向現代主義風格早期代表。

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閘北區南部的倉庫建築。原是大陸銀行和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聯合倉庫,淞滬會戰時期,這裡曾駐紮452名國民黨將士英勇抵抗日軍的進攻。1985年9月3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正式將其命名為「八百壯士四行倉庫抗日紀念地」。

東門路是中國上海市黃浦區的一條東西向街道,東起中山東二路,西到中華路。此處為十六鋪商業區內的主要商業街。據《上海名街志》記載,地理意義上的十六鋪始於北宋天聖元年。當時,吳凇江下游有一條支流名上海浦(即今十六鋪處),岸邊逐漸形成聚落,漁民、鹽民、農民等常在此處交換商品。

西藏中路(Central Tibet Road.)原為1853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為了防禦太平軍,在租界西側開挖的一條小河,名為泥城浜,北面到蘇州河,南面在今大世界處與東西向的洋涇浜相通,接周涇。1912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填埋泥城浜,修築成新的西藏路,形成市中心區少有的寬闊的南北幹道。

金陵東路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浦西中南部,東起中山東一路外灘,西至西藏中路、西藏南路,南靠人民路、淮海東路,北沿漢口路。境內道路大多在19世紀中、後期闢築。當時路面大都為灰渣、碎石、石板等。1984年,金陵東路改鋪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鋪設彩色水泥預製板。

對老上海來說,「彈格路」真是再熟悉不過了,它有幾百年的歷史。由卵石、塊石鋪築的「彈格路」。「彈格路」滲水好,又接地氣,壞了修理也十分方便。不足的是硌腳,且容易鬆動,一到雨天路面就坑坑窪窪、泥濘不平,稍不慎還濺了一身髒水。---【上海,1983年。攝影資料:Leroy W Demery J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舊影閣 的精彩文章:

老照片:1928年的中國,奉軍治下的京津地區
老照片:1983年的南京,六朝古都民國遺風

TAG:舊影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