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無論結婚還是單身,幸福都不依賴別人

無論結婚還是單身,幸福都不依賴別人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想結婚了




現在不婚率愈來愈高,大部分都是女人不願意結婚,她們是聰明的。




這個社會對於女人還是有很多不公平的期望和待遇,難免讓

有條件的女人

駐足不前。




所謂「有條件」當然是在經濟上是獨立自主,不需要靠男人生活的。




如果父母不催促逼迫、自己也沒有心理上的安全考慮、或是急於想要生孩子的打算,那自然就會一拖再拖了。




印度上師薩古魯是主張不婚的,他認為一個人可以好好地過,何必和一個愚者同行。但是他也尊重婚姻制度,他說,如果在經濟上、社會上、家庭上、生理上、心理上,你有一定的需要的話,那麼就結吧,但有智慧的人是不會結婚的。




我覺得可以這樣解釋:






  • 對不認真的修行人來說

    (只在表象上下功夫的修行人)

    ,婚姻是最好磨練他們的道場,也是會讓他們原形畢露的領域。





  • 對認真、全心投入要修行的人來說,婚姻中的種種責任、掛礙、牽纏,的確會影響他們修行的進度。




為什麼我們需要結婚?




除了養兒育女和家庭傳統觀念的需求之外,很多人也需要把自己的心思、情感,掛在一個地方。




如果那個地方是一個人,我們就會想要安全、靠譜地保有這個人,因為我們情感、心思都在他那裡。那麼,結婚似乎是一個好主意,把對方套牢,名正言順地讓他只屬於你一個人。






你童年的創傷,會在婚姻里被「激活」




然而結婚之後,卻多了那麼多的義務、紛爭,令人往往措手不及。而大部分的紛爭,其實都是因為

「婚後童年創傷爆發應激障礙」

,這是我創新的名詞,不過大家應該不難理解它是什麼。




就是,

結婚以後,兩個人關係一穩固,各自童年經歷的創傷,以及和原生家庭父母關係中的痛點,幾乎都會在婚姻裡面被「激活」。




因為人類大腦的發展,是從爬蟲類的腦,到哺乳類的腦

(兩個加起來統稱舊腦)

,然後進化出大腦皮質層

(新腦)






  • 舊腦負責直覺、本能、情感,新腦是掌管理智的。





  • 人們親密到一個程度,新腦就不由自主地會懈怠、鬆弛,任由舊腦掌管我們的親密關係。




這說明了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把最惡劣的一面呈現給最親近的人看,在外面人模人樣的,回家後的嘴臉和外面就完全不同。




舊腦儲存了童年的各種記憶,尤其是不美好的、痛苦的、受傷的,所以,在親密關係中,我們會被伴侶激發起童年時候最痛的傷口,並且以童年同樣的應對模式,或是童年想要、卻沒能或沒敢做到的方式去回應對方。




這個時候,新腦通常是進入休眠狀態的,真可惜。




所以說,我們總是不由自主的在親密關係中,重現童年和親密大人的互動模式,如果模式健康、正常,那就沒問題。

如果不健康,甚至病態,那麼這個孩子長大以後,就不自覺的會在親密關係中,重複同樣的模式。




一方面是他認為,這就是所謂的親密。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內在,可能需要重新給自己一個機會,去療愈童年未能面對、接納、了結的傷痛。





比方說,對父母有很深的怨怒的人,都會不自覺的在親密關係中,把怨氣帶到配偶身上,結婚一段時間之後,甚至看到對方身影都會覺得厭惡。




這就是婚姻中最糟糕的磨合期,其實過了這一段,也會有柳暗花明的時候。




小時候被父親冷落對待的女孩,長大以後可能會有自虐傾向——始終對追求她的男人沒有興趣,而會被冷漠、高傲的男子吸引,重複在父親身上那種被冷落、忽視的痛苦。




因此,我的觀點是,

除非是那些命中姻緣很好的人,否則,把心思、情感、存在感刷在親密關係上的人,是最為得不償失的。




你可以想一想,如果花同樣的精力、時間在「非人」事物上,也就是說,用心去學習一門技術,研究發明一項產品,發展事業,建立一個實體的東西,鍛煉雕塑自己的身體,那麼你的收穫是非常靠譜、實在而且有保證的。






真正的成長,是不依賴別人提供幸福





但是為什麼那麼多人前仆後繼進入婚姻呢?




前面說了,諸多不同的需求所致。那麼,有什麼辦法讓「婚後童年創傷爆發應激障礙」的現象能夠減緩呢?




當然,我們會說,自己需要成長。

如果你能脫離自己孩童時期的那種受害感,認可到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要為自己的行為、言語、感受負起大部分的責任,那麼,這種應激障礙就會獲得減緩。

同時有意識的讓自己的「新腦」在每次衝突當中發揮作用,不要打烊了,這也是很有幫助的。




我當然鼓勵大家多去我們空間裡面,選擇學習各式各樣的心靈成長課。但是根據我多年來的經驗和觀察,上這些課程,只有在自己決心要改變自己的前提下是有效的。




很多人為了婚姻問題來上課,其實,是想學會改變對方的招數,這種情形,就會造成表面上的改變,藉此來「誘發」對方的改變,如果一段時間之後,對方還是不改變,就會埋怨說,我都成長了、改變了,怎麼他不變啊?




親愛的,這不是真正的成長。




真正的成長——尤其是有助於婚姻的成長,是認清你無法依賴任何人「提供」給你幸福。




你必須要去尋得自己的「一手幸福」,找到那種情感上不依賴他人,而能夠自給自足的快樂。




單身幾年以後,我終於感受到了「大齡剩女」都是自願留營的感覺:




因為沒碰到讓你覺得值得為他犧牲單身的快樂的男人,所以寧可單著,這種狀況是最美的,不是嗎?




···




作者 | 張德芬


喚醒、療愈、創造,在這裡遇見未知的自己


插圖 | 韓劇《現在去見你》




今日話題





親愛的朋友,你認為單身與結婚對一個人來說,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婚姻對你意味著什麼?




歡迎在下方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課程推薦        




21天療愈之旅,帶你了解5個療愈派別,學習10種療愈方法

找到最適合、最高效療愈自我的方法,在每天的實操練習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詳情參見今日二欄文章)







點擊「

閱讀原文

」,開啟療愈之旅



點個贊,再走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德芬空間 的精彩文章:

你需要多少錢,才能過上想要的生活 | 21天金錢力實操課
活得痛快,是不討好、不遷就、不勉強

TAG:張德芬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