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們死前的最後一個夏天......沒人會明白面對死亡的滋味

他們死前的最後一個夏天......沒人會明白面對死亡的滋味


波叔的摯友,家中一位親人近期被查出癌症晚期,心情極差。之前就說過,人到中年,面對生死的次數越來越多。但事情真發生時,還是有些驚慌失措。


我們會懊悔,


會有很多遺憾,戀戀不捨;


也會痛苦,

無法真正體會對方獨自面對死亡的痛苦;


也會有爭吵,


畢竟,久病床前無孝子......


「不要害怕,沒什麼的。」這樣的欺騙最殘忍,事實上它騙的不是病人,更多的是至親之人。


波叔推薦朋友去看一部紀錄片,名叫

《我死前的最後一個夏天》

(My Last Summer)。BBC出品,節目組將五個身患絕症僅剩一年生命的人集合起來,

安排在一座別墅里,共同度過4個難忘的周末。


他們有機會暫離泛濫的同情和不知所措,真實的表達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和希望,並幫助他們的親人勇敢面對,呈現出最真實的死亡教育。




絕症會殘忍地破壞一段感情


第一位病人,58歲的傑恩,乳腺癌切掉了雙乳,但癌細胞依然擴散到骨頭裡,患上了骨癌。


在這之前,傑恩和丈夫的生活非常富裕幸福,結婚25年,感情依然如初。


但癌症把這一切的平靜都打破了。


傑恩還記得,拿到檢查報告那天,丈夫冷冷地應了一句:哦是嗎?然後就獨自走開了。


這一刻,傑恩感受到了比疾病還要嚴重的痛苦,因為她怎麼也沒想到,相處了25年的丈夫,對自己的疾病,竟然沒有半點關心:



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生活。


半年之後,傑恩搬離了這個家,獨自生活。


第二位病人,48歲的電台DJ朱尼爾,前列腺癌。


DJ這份職業,讓他賺得盆滿缽滿,不僅有財,還有色。前半輩子到處留下情種:和10個不同女人,生下了11個孩子。


諷刺的是,最終留在他身邊的,卻是只交往了一年半的女友索尼婭。


第三位病人洛烏,是一名38歲的媽媽。2010年,她被查出了漸凍症。


到節目錄製時,她僅剩下一年的壽命,雙腳行動已經不自如。


從她生病以來,丈夫一直若無其事,很少和她討論病情,就好像這樣就能避免妻子的死亡。


兩夫妻感情雖然很好,但丈夫的鴕鳥一樣的態度,依然成了洛烏心中的一根刺。


第四位病人本,肺癌,沒有老婆、沒有孩子、沒有朋友,確診之後,他已經打算獨自面對死亡,把鑰匙也留給了鄰居,因為他不想等到屍體發臭了,才被人發現。


第五位病人安迪,同樣非常不幸。

確診之前,自家生意欠下了26萬美元,不得不抵押了房子,甚至停掉了重大疾病保險。


三個月後,安迪被查出了白血病,開始了源源不斷的化療。家裡收入直線下降,每個月僅剩下300美元,不得不去找爸媽借錢。

他們五個人,都經歷著同樣的事情——


還沒學過如何面對死亡,就已經被疾病毫不留情地逼上死亡之路,他們被逼著學習迎接死亡。


你永遠不懂他們的感受


這5個同病相憐的病人,互相走在一起,卻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豁然樂觀。


沒有泛濫的同情心,也沒有怨天尤人的痛苦感,有的只是病人與病人之間、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心照不宣。


他們不喜歡聽到別人說,你看起來真不錯:



他們是覺得病人就應該滿臉蒼白骨瘦如柴才對嗎?

他們還會調侃,這頓說不定就是我們最後的晚餐呢,說完每個人都在哈哈大笑。


只有在跟自己遭遇著同樣經歷的人面前,才能如此坦誠地談論自己的疾病、以及正在等待他們的死神。


看似輕鬆的玩笑背後,每個人都有著說不清道不盡的痛楚。


有對自己人生的無能為力。


在人前一直開朗元氣的傑恩,坐在空無一人的教堂里,一直祈禱別讓朋友在自己的葬禮上哭泣,但自己卻先哭了。


她還有很多事情想做,但是自己的生命卻進入了倒計時:



我將要死了,多可惜啊,浪費了,我還有那麼多可以付出。


有對親朋好友的失望。


五個人都遇到了同樣的尷尬——患病之後,身邊的朋友開始漸漸減少了聯繫,到最後甚至再也不聯繫:



他們不應該疏遠我,可能他們害怕會傳染。


無依無靠的本,之前在一艘游輪上當經理,但得病後,公司以他身體不符合工作要求為理由,把他辭退了。


在這之前,身邊的同事就是他唯一的朋友,但被辭退之後,他跟前同事們的聯繫越來越少,到最後只能孤獨的面對疾病的惡化。


有對家人的愧疚。


身患白血病的安迪,生意破產已經夠受的了,再加上疾病的降臨,一家人全靠妻子工作來支撐生活。


妻子又要工作,又要帶只有兩歲的娃,有時候累了,便會忍不住向丈夫抱怨:


你每年都會花掉一大筆錢,對你無關緊要,但對我很重要。


面對妻子的「冷酷」,安迪很理解,但卻依然很無奈:



我還活著跟她們在一起,但她優先考慮的是我死後,她和女兒的生活該怎麼辦。


DJ朱尼爾同樣如此。


雖然臉上經常笑嘻嘻,但身體的疼痛,不僅在折磨著他,也折磨著他的女友索尼婭。


索尼婭每天都得守在他身邊寸步不離,給他做護理、到處買葯。即使在鏡頭前,索尼婭有時候也受不了這種生活,直接向男友吐槽:



你越是躺下,就越是站不起來。有時候我想逃離這一切,但是我不能,因為我得經受你正在經受痛苦的事實,無論你怎麼視而不見,它都在那裡。


這些都是人類對死亡赤裸裸的恐懼和糾結。


無論是當事人,還是陪伴在當事人身邊的家人朋友,都在受著無法排解的煎熬。


談到死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不說,不直面,不正視,好像這樣死亡就會消失一樣。


但很殘酷的是,事實並不會因為人們的漠視而消失。


幸好,這部片子是溫暖的。


因為他們每個人,都在嘗試改變。


嘗試在人生最後的時光里,把生命的寬度擴展到最大。


傑恩,自己列了一個遺願清單,每實現一個願望,就再增加兩個願望,這樣才能鞭策自己繼續活下去;


朱尼爾,改掉了風流本性,決心好好補償女友索尼婭,在病床前戴著呼吸機,和她宣誓結婚;


原本打算順其自然面對死神的本,開始重新接受化療,還和傑恩一樣,列下了目標,讓自己有所期待;

生活拮据的安迪妻子,也願意把所剩無幾的積蓄,給自己的丈夫租了一輛哈雷,因為她知道,騎哈雷兜風,是丈夫一直以來的夢想;


身患漸凍症的洛烏,從患病之初就把病情告訴了自己的孩子們,她覺得孩子們有權知道,也希望孩子們接受這個現實,她努力把生平所有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

朱尼爾和索尼婭在四點半結婚,可惜朱尼爾七點半就離開了人世

這些一點一滴的改變,離不開他們這4個周末的相聚一起的體驗。


只有在了解死亡、直面死亡,才能從中獲得勇氣、能量,出盡全力活在當下。


死亡不一定是一種結束:


朱尼爾去世後,索尼婭為亡夫建了一個花園,她和亡夫的兒子,經常坐在花園裡聽著風聲,因為她覺得,這裡的風聲和其他地方的都不一樣,她知道朱尼爾沒有離開。


死亡也是一件有尊嚴的事情:


傑恩在節目一開頭就說過:如果我需要別人擦屁股、腹瀉、尿失禁,沒有尊嚴,就像動物一樣,如果到那個階段,我會選擇藥物。


節目最後,她要求攝製組取消對她的拍攝,因為她想有尊嚴地面對死亡。


死亡可怕嗎?


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


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活著的我們,永遠無法去感知死亡。


當死神真正來臨那一刻,我們可能會惋惜:想做的事情還沒有開始動手,想說的話,也還沒勇氣說出口。


但我們卻無力改變。


就像史鐵生說的:



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


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生命的落幕,誰都無法預見。


我們能抓住的,只有當下。


用力地把每天都過到極致,這才是我們對生命的態度。


想看這部片子嗎?波叔為你們找好了鏈接,點擊

閱讀原文

就可以觀看。



今日心情 活在當下


學會與生命的酸甜苦辣共存。





<點擊藍字,閱讀更多人物故事>


????


那些一年讀100本書的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想找個閨蜜試探一下男友忠不忠心?




我不是花花公子,一共只有五個女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okface 的精彩文章:

有一群精靈成仙了!
姑娘,千萬別掉入「煤氣燈男」的陷阱

TAG:bookf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