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敘利亞被轟炸背後:哪有什麼和平年代,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敘利亞被轟炸背後:哪有什麼和平年代,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點擊上面藍字

免費訂閱



遇見閱讀的美!有品、有趣、有態度!









             ——  

點上面圖片免費訂閱精品公眾號

 ——


??

【滑動下面標題進入】


??

 撞見局長和女上司在辦公室,他若無其事

??女友從來不讓我,結果那天看到她用啤酒瓶……


??老婆想要很多很多愛,我卻只能給她狠多很多錢


???新婚夜老公反應異常,醒來才發現他是一個「有問題」的男人        


??   

?帶2歲孩子旅行10次,我是怎麼做到的?


??   

?撞見局長和女上司在辦公室偷歡,他若無其事進去打招呼,結果……


??   

?男人談戀愛後應了解的女人的秘密


??   

?打著女權的名義,幫外國渣找國內女買淫?揭露「Easy girl」幕後黑色產業鏈


??   

?女人好不好色,只看這一點





作者 | 木舒


來源 | 辣筆小尖椒(ID:lbxjj818)





近幾年,國內的影壇上,戰爭片無疑成為了最出彩的一項。




《湄公河行動》《戰狼》《紅海行動》,每一部都給我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感。




我們會為擁有著尖端武器的大國而驕傲,為那些拚命救人的戰士們而感動,為戰爭的殘酷而感慨。




可是,在我們心中,那畢竟是電影,充滿著戲劇性,雖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戰爭究竟是什麼樣子?我們好像只能從那些英雄電影中知道。心中堅信著總有人來救你,總能逃出苦難。




可是現實真的是這樣嗎?那些遭受過真實戰爭的平民們,過得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呢?




或許看看這7年的敘利亞就知道。




4月13日,美英法又突然對敘利亞進行了精準打擊。










可是從2011年戰爭開始後,在無數的轟炸中,阿勒頗之戰在市內造成嚴重破壞 。現在更是恍若「鬼城」。




家園被毀,文明倒退,那些擁有著悠久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產,就這樣在炮火中毀於一旦。










家園毀滅還能重來,可是在戰爭中,有人眼中看到的是權力,有人眼中看到的是財富,可是對於那些手無寸鐵的平民們來說,戰爭意味是什麼?




是逃亡,是死亡,是冷漠,是無家可歸,是絕望......










敘利亞內戰中父母雙亡的孩子,睡在自己父母的墳墓旁。







難民營中4歲小姑娘,看到記者手中的相機,以為是槍,立刻舉起雙手投降。







大馬士革附近的杜馬鎮的臨時醫院,在空襲中滿身是血的小女孩。







在杜馬鎮,受傷的少年正等待治療。







在空襲中倖存下來的孩子,滿身塵土,緊握著雙手。







好不容易找到一小塊饢的難民爸爸,哭著餵給他的孩子。







戰爭讓他們失去了家園,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活,他們只得簇擁在城市的殘骸中,排隊領取食物,等待援助的食物和藥物。







為了逃離苦難,他們只得舉家逃亡







用盡各種方法逃去另外的國家。可在這個過程中,有太多太多的人死在了逃亡路上...









2015年9月前往希臘科斯島的移民船沉沒。3歲的敘利亞難民艾蘭·庫爾迪的遺體被衝上海岸。







一艘西班牙非政府組織救援船從地中海利比亞海岸附近救起難民。敘利亞難民女孩 Housaida 獨自一人躺在救援船中。







然而因為難民太多,別的國家並不能完全接受。身後是戰火是死亡,面前是冷冰冰的鐵絲網,沒有回頭路的他們只能冒著生命危險非法的衝過鐵絲網。







祈求、哭泣、強闖......原本他們也生活幸福,可卻因為戰爭不得不變成了被人「驅趕」的難民、







在雨中乞求邊境士兵允許進入馬其頓境內







乞求這馬其頓士兵允許自己的親人跨過界限和自己站在一起。







可是縱使逃了出來又怎麼樣?




在生死之後,他們所要面對的就是貧窮和無望的未來。




黎巴嫩貝魯特街頭,一位逃出的難民父親,抱著孩子賣圓珠筆。他的表情讓人心酸。







7歲的Ahmad在匈牙利和奧地利邊境上的路旁休息,他的家被炸毀,弟弟也喪命。如今,他和其他家人來到歐洲,睡在公交車站、路邊甚至森林裡。







從敘利亞逃到黎巴嫩的貝魯特,13歲的Ralia和Rahaf一直與父親睡在街邊,用硬紙板當床墊。







塞爾維亞的霍爾戈什,年僅6歲的Ahmed在父親因戰爭喪生後,由他的叔叔帶領其向歐洲逃難。小Ahmed獨自拿著重重的行李,每天要走非常遠的路。







曾經的家變成了帳篷,難民營里,物資短缺,有時候只能靠著喝水充饑








即使是終逃出了苦難,接受了救助。可是對於這些經歷過戰爭和逃難的人來說,留存在心中的傷痕卻很難消除。




絕望的雙眼,閉上眼睛就出現的噩夢,永遠都在折磨著他們......











在一些人的心中,戰爭可能是,手握著槍炮,開著飛機坦克,用著各種現代化的武器殺紅了眼,場面火爆讓人熱血激昂。







所以經常在網路上會見到這樣一批人,總是大呼著「打」「殺」。




在他們口中,一次次的外交談判就變成了「慫」,非要斗個你死我活殺個片甲不留那才能如他們所願。




可是上面那些圖片才是現實!







沒有馬賽克來遮擋那些血腥的現實,殘酷的場景也無法刪減。




死亡、逃亡、被驅趕、一無所有......這才是你最終的歸宿。




所以可能也只有那些經歷過戰爭的人,才能真正的體會和平的可貴吧?







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一片廢墟中,10歲盲童Ansam和40名小夥伴唱起一首《心跳》。這些孩子,全部來自附近避難所,他們因戰爭逃離家鄉,有的人甚至7次舉家搬遷......




希望這首歌,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能喚醒一些人的良知。







這個世界根本沒什麼和平年代,只不過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而已。





希望國家越來越強大。




希望世界和平,永無戰爭。




聲明:本文來源於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關注

查看更多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典閱讀微刊 的精彩文章:

幸福是什麼,最詩意的回答

TAG:經典閱讀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