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稼生:做個三好學人

楊稼生:做個三好學人

做個三好學人

妘橦、田田:

爺爺讀到了團結出版社2018年2月出版的由你們編輯的《道德經》吟誦珍藏讀本,很欣慰。你們是有心人。封面簡明,沒有俗劣的包裝。只表明:這是一本書!序一,學童口吻,天真可愛;序二,學者口吻,老道持重,哲思可抵人心。內文設計,全為讀者想,趙孟頫五千言行楷,八大山人插圖,江希張白話解讀,白玉蟾註解,雅音吟誦領讀,盡善,周到,無藻飾,有書香。

團結出版社出版這本《道德經》吟誦讀本,旨在關心人類生存的理念,傳遞先哲的「見」和「識」,並將其置換角度,綜合分解,讓讀者明白外物真象(所以人稱哲學是「明白學」),使讀者在閱讀中,以有限的智慧,共同補綴這無限的生命中的破綻。各盡其力,能理解的,就算是我們的閱讀有成效了。閱讀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再創造,你我他共同用心閱讀,以實力繼承中國傳統文化。這種閱讀使我們參與了文化傳承。一知半解也好,不甚解也好,都具魅力。

近悉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逝世,我又讀了一遍《余光中傳》,寫傳人傅孟麗在敘述余光中九十年的見識的同時,也表達了她自己的見識,成為見識的見識,多層次,多角度,耐人尋味。通過她精到的文字,進一步看到了詩人那脫俗的胸襟與視野。其實,余光中和瘂弦一樣,都曾親炙過西方文化,但經過比較思索以後,都又熱絡絡地回歸中國傳統文化來了。這是他們比較的結果:中國,上自三代,下迄明清,星光燦爛,很長很長一隊文學人和文化人,中流砥柱,執火傳薪,修身齊家幹事業,都有尺寸,見識也往往超人。瘂弦的《聚繖花序》幾十萬字集傳統文化之大成,更是中國味道。

當今的語言,表達了文化發展的速度。「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怨天尤人」「知恥近乎勇」這些古訓,連文盲也能靈便使用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演化出「憂吾憂以及人之憂」。文言文與白話文日漸融合,人類語言不斷創新,這告訴我們:要用心積累語言,要用心使用語言,要在使用中創新語言。博覽群書。重在文言文,文言簡約,文言有亮度,讀多了,文言就變成白話了。耐心在文言中往返流連,讀它一百本一千本!當你走出文言去寫白話文的時候,你那白話文就閃閃發光了!曹雪芹已為我們做出了示範。如果曹雪芹僅是個讀白話文的角色,中國也就不會有《紅樓夢》了。

青春與古典相伴:青春厚重起來,古典活潑起來,茅盾十七歲就把「子書」閱讀完了。若把青春年華淪入泡沫文化,時不再來,後悔都來不及了。

但你們要記住:剜野菜要?籃子,讀書要記筆記本子:字,詞,妙喻,妙語,故事,及背景、人物姓名、時間、情節,工筆記在筆記上。日後,你寫作、教書、社交、品評外物,需要舉例,你可以從你的記憶庫中拿出一百個例子,細心審思,最後選出一個例子,這一個例子會成為一個發光體,照亮了你的話題的角角落落。我見過一位專業補衣服的大娘,她的縫紉機邊有一個偌大的筐子,盛滿了形色各異的布頭兒。你去補衣服,她對你的衣服破洞審視再審視,最後才選出一塊布頭兒補上。如果你的衣服是天藍色的,她補上的那塊補丁,就像是藍天上一朵八月巧雲,你穿在身上,行走生風,雲朵飄飄。成全這件衣服,美化這件衣服,編輯思維已在其中,即是說,這位不識字的補衣大娘也具有編輯思維。類推:教書、寫作、社交、品評事物這些活動中以及你們一生事業的程序都有編輯智慧含量,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思想。

思想思想,要做一個「思想人」,語言是這個「思想人」的工具。積累語言是生活的智慧,恆久的作業。到了有一天,量變質變,便有了你自己獨特的語言,構築起你自己獨特的風格。沒有獨特風格的寫作,便只有「人云亦云」,成為一種「徒勞」了。而你們合作出版的這本書,吟誦有聲,圖文並茂,時尚與古典並重,看得出也是經過反覆「思想」之後的結晶,凝聚著你們獨特的思維和智慧。你們曾是「三好學生」。今當做個「三好學人」,德智體鼎立,主持終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三月 的精彩文章:

TAG:清風三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