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侍妾除了服侍主人起居外,還有三種用途,其中一種最不人道!

古代侍妾除了服侍主人起居外,還有三種用途,其中一種最不人道!

古代侍妾除了服侍主人起居外,還有三種用途,其中一種最不人道!(文:淺色夏末)

古時的中國,還是一個絕對的階級社會,那時候的女子地位相對比較低,古人講究的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在一定的時間段內,被父系社會主導的古代中國,存在著一個奇葩的「姬妾制度」!什麼是「姬妾制度」呢?用現在的言語來說就是一夫多妻制。而盛行於中國古代的姬妾制度,堪稱世界奇觀,也是一個極度殘忍無情的制度。

在過去,姬妾是不能算做合法配偶的,在唐朝的時候,妻的地位高於妾,妾的地位高於婢。相對於「妻」來說,妾的地位很低,不論出身高貴還是卑微,只要被人看中後,都可以納來做妾!雖然妾的地位不如正妻,但是納妾也是有一定流程和限制的。在清朝的時候,政府曾規定郡王納妾不可超過四人,親王則控制在十人之內。雖然有此規定,但還是有些達官貴人總會想著法子去霸佔被自己看中的女人。

往往在這個時候,他們便會用大量的財物,疏通關係從而達到納妾的目的。雖然來說妾的地位不如妻,但好歹也是男主花錢買進來的,生活也是有保障的,不至於向奴婢一樣被呼來喝去,盡做一些粗重的活。在古代,還有一種妾的地位更加低下,幾乎沒有什麼身份可言,相對於小妾來說,這群女子的命運更為悲慘,她們被統稱為:侍妾。侍妾雖然也是帶了妾的字眼,但在本質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侍妾也叫侍女,並不需要走正式的迎娶過程,甚至都不需要立任何的字據,只需花點錢財,便可領回家!《禮記》:「妾合買者,以其賤同公物也。」同樣是與丈夫共枕、為丈夫生育兒女,妾的身份卻只不過是買來的物品。這類女性,大多數都是被買來的,還有一少部分是陪嫁過來的。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照顧男主人的生活起居外,還有三種重要的用途,不論是哪一種用途,放到現在來說都是讓人覺得很駭然的。

第一種:被用來交換

因為侍妾不是明媒正娶的,所以她們的地位比較低,在過去的社會,只要主人有需要,她們便會被拿來交換。在歷史上,男主用美妾交換物品的案例很多,所換取的商品也是五花八門。大到奇珍異寶,小到馬匹、摺扇,只要男主們需要,隨便可以換取任何物品。

據史書記載,三國時期曹操的二兒子曹彰在外出打獵的時候,偶遇到一匹良駒,他甚是喜愛。當時就想花錢把它買下來,供自己騎乘。但無奈好說歹說,馬主人就是不肯割愛。甚是喜愛的曹彰不想放棄,於是便對馬主人說道:可以用家中貌美的侍妾來交換,就這樣二人達成了交易。馬主人得到了貌美如花的侍妾,曹彰也得到了喜愛的良駒。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唐代詩人張籍,他平日喜歡賞花。他有一次在朋友家中看見了一株山茶花,喜歡的不得了,當時便表態想拿回家中獨賞。眼見朋友不肯割愛,此時的張籍便說將自己最喜愛的侍妾柳葉送出,作為交換這束花的條件。可見,在那個時代,一個貌美的女子竟然和一束花的價值對等,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第二種:用作酬金或者賭資:

宋朝有名的詞人辛棄疾在上任地方官的時候,有一日他的妻子生病了,雖然找來了諸多郎中看病,但其夫人的病情依然沒有什麼起色。好友聽聞後,便向他推薦了一位歸隱的江湖郎中,為了治好妻子的並,辛棄疾向這位郎中承諾:如果治好了夫人的病,府中一位貌美的侍妾就歸你所有。

至於被當做賭資一說,則是源於五代時期的一段故事。吳國大臣嚴續家中有一位絕世歌姬,能歌善舞且長得還貌美如花。和他同朝為官的朝臣唐鎬甚是仰慕,他覬覦對方的心愛之物,而他自己也有精品藏寶犀帶,但是又捨不得拿來交換,即便他願意交換,嚴續也不肯。這二人均覬覦對方的心愛之物,但又捨不得各自用物品交換,怎麼辦呢?終於在一天,二人相約搞一場賭局,玩了一種叫做「呼盧」的遊戲,並約定誰輸了,誰就交出心愛之物並永不反悔。最終唐鎬技高一籌獲得了勝利,成功抱得美人歸。

第三種:用作應酬工具

雖然侍妾的出身不好,但相貌才藝具佳,有的還是絕美的美人。在過去,如國家中有貴客上門的話,為了表示對可人的尊重,一盡地主之誼,這些侍妾會被派去伺候貴客的飲食起居,當然也會做一些暖床的工作。在清朝的時候,一位古董愛好者無意間得知別人收藏了一面東漢時期的銅鏡,無論此人說出如何的條件,銅鏡的主人都不賣。

最後,這位古董愛好者便將銅鏡的主人請到了府中做客,在酒足飯飽後,安排了一名貌美得到侍妾日夜此後這位貴客。沒過幾日,這位銅鏡的主人沒能抵擋住美色的誘惑,將這面漢朝的銅鏡讓給了古董收藏者。

以上三種用途,基本上是古代多數侍妾的真實寫照,作為男主的私有財產,她們被拿來隨意的交換、買賣,以便達到男主的目的。畢竟她們沒有什麼身份可言,真是可憐!所以說在古代,侍妾制度是一種極其殘忍的制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米蟲 的精彩文章:

對越反擊戰:越南北部山區至今不長草,源於許世友的一道命令!
擁兵30萬的石達開,為何敗給只有兩萬雜牌軍的左宗棠?原因有四點

TAG:歷史小米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