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生了這樣的「高需求寶寶」,哭著也要養下去

我生了這樣的「高需求寶寶」,哭著也要養下去

媽媽學習營011期 字數3209字 3分鐘閱讀

新鮮度:★★★★★可讀性:★★★★★

媽媽們在能判斷出自己生了一個高需求寶寶之前,都走過了一段漫長「血淚之路」。

學渣媽媽被逼成學霸的「血淚史」

小木寶寶生生把自己的媽媽從學渣逼成了學霸。在生小木之前,小木媽媽是個熱愛搖滾和四處旅行的瀟洒少女。上天入海,無不精通,跳傘潛水,各種開掛!對看書學習之類的事情很頭疼。喜歡親身去體驗這個豐富的世界,直到她生了小木(此處應有同情的淚水)……

小木小時候很不親人。你跟他說話,他都聽著,他明白你在說什麼。但他不看你,也不回答你。去公園、去早教中心,娃娃們看到同齡的小朋友都很興奮,嘰嘰喳喳地一起玩耍。只有小木,他喜歡選擇一個沒有人的角落,玩自己的。甚至對媽媽,也比較冷淡,不像其他同齡小孩。他需要媽媽和他呆在一起,不能離開他的視野,但他並不怎麼理會媽媽。很少看到媽媽表現出愉快或激動,也不愛笑。

對食物沒有需求。沒有飢餓的時候,從來沒有狼吞虎咽地吃過。小木媽媽一度懷疑寶寶是不是有厭食症,一天的食量可能還沒有正常寶寶一頓吃得多。不吃肉,只吃一點牛肉末。小木媽媽是個朋友圈聞名的做飯高手,中西餐面點蛋糕都不在話下。看著來家裡玩的小朋友吃得熱火朝天,小木只是像一個美食家般的淺嘗則止,感覺受到到了一萬點的傷害。

對睡眠的需求也少。睡眠時間少,小時候基本不睡整覺,晚上有時會說夢話或者哭醒。

因為不愛語言交流,小木的語言發育也比較緩慢。會因為堅持選擇要在4號地鐵口出去,一路找去發現4號口正好在修,封住了。小木會尖叫哭泣無法被安撫,哭一兩個小時直到自己累癱媽媽崩潰。全職帶娃的小木媽媽,感受到了深深的焦慮和自我懷疑。

小木從小深深迷戀英語和數學至今。迷戀有固定數量的字母(26個字母)和數字(9個數字),通過不同排列,呈現出不同結果和讀音的樂趣。現在4歲的小木,在家經常和媽媽飆英語,學渣媽媽最近在考慮是不是去讀一個華爾街英語?畢竟在4歲的孩子用英語進行對話時、經常懵逼是讓大人很掉面子的事。

萬一生到一個高需求寶寶該怎麼辦?

阿彌陀佛 請自求多福

認真說一句,高需求寶寶的媽媽真的太不容易了,養一個娃艱難過別人家養兩個。日常崩潰,最痛苦的還是自我質疑的階段。

為什麼別的寶寶都可以正常吃飯睡覺(都不敢奢求吃得好睡得好)?

為什麼別的寶寶可以正常交流,而自己的寶寶就像孤獨星球的小孩?

為什麼我都全職帶、所有心力都花在這上面了,還是養不好我的孩子?

我到底是哪裡做的不對?!小木媽媽說,最痛苦的,是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我攻擊!

學渣媽媽變成學霸媽媽是一部血淚史——

看書!讀所有育兒經典。

上課!

聽講座!

向別的媽媽取經……

直到有一天,她終於看到一本書,叫《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她終於得救了。作者是威廉·西爾斯和瑪莎·西爾斯夫婦,他們一生養育了9個孩子,是經驗非常豐富的育兒專家。

其中他們的第四個孩子海登,就是高需求寶寶,她易哭鬧,愛挑剔,需要父母一刻不離的照顧,所以也需要高度親密撫育。西爾斯夫婦的核心育兒觀——「親密育兒法」也是從海登這樣的孩子身上學來的。

「高需求寶寶會讓你質疑自己的育兒能力。

你一定觀察對比過其他家的寶寶:他們的寶寶能睡個通宵,而你的寶寶經常醒來;他們的寶寶可以靜靜地躺在嬰兒床上,而你們的只有躺在你懷裡才會靜下來。你開始懷疑,是否某些事情其他父母做對了,而你做錯了。

接著,就會有好心人給你提出育兒意見,他們會不太含蓄地指出,你的寶寶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你哪裡做錯了。

在一個以結果論英雄的社會,如果寶寶表現得不符合鄰居家的標準,即便是最獨立的媽媽,也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育兒方式。而當你的努力似乎收不到一點成效時,本身所剩無幾的信心也會消失得一乾二淨。」

「有幾天我感到非常失落,可能是因為極度勞累,也可能是因為缺乏睡眠和個人空間。也許在這個時候,寶寶也需要身體和情感的撫慰,但我比她睡得少多了。

在這方面,我感覺到非常孤獨,周圍的女性無法為我指導,我和所有父母脫了節,沒有支持,也沒有建議。我被孤零零地留下來和這個孩子一起,而她只知道不停地要求。

有時我想尖叫,絕望得想跑掉,但我都竭力控制自己不做出格的舉動。我幻想一種全然不同的生活,對現狀感到絕望和恐懼。」

家有高需求寶寶,你的生活中會有許多精彩時刻,寶寶的個性獨放異彩,你會因為自己生養了一個如此獨特的孩子而慶幸。

但也有些時候,你會一頭扎入絕望中,甚至會想把自己的寶寶和鄰居家的隨和寶寶交換。寶寶不穩定的個性讓你一直在猜,你的身體和情緒總是在接受挑戰。黑夜可能是很痛苦的,每天醒來,你也不知道今天是千金不換的美好一天,還是可怕的一天。許多父母形容和高需求寶寶一起生活,就像在坐過山車。 」

怎麼判斷,你的寶寶是不是高需求寶寶?

感情強烈

時刻精力旺盛,停不下來的節奏。這些寶寶每件事里都動用的特別多的能量:他們哭得很響亮,吃得狼吞虎咽,笑起來格外帶勁。如果要求得不到滿足,脾氣也格外大。因為他們感受每件事的程度都很深,若他們受到阻撓,反應也會特彆強烈。

超級好動

高需求寶寶的另一個特點,他們的肌肉和頭腦很少是放鬆或安靜的。對他們來說「沒有安靜這回事」。作為高需求寶寶的其中一個性格特點,雖然會讓父母和周圍的人很累,但這種狀態未必就是負面的。要知道很多具有高創造性,甚至改變世界的名人,兒童時期都被冠以「好動」的標籤。

沒玩沒了的抱、餵奶和撫慰

不能讓寶寶滿足對於新手父母的打擊是巨大的,很是讓人心累。可能有段時間你嘗試了所以方法都不能讓他停止哭泣,無論你怎麼餵奶、搖晃、抱都無濟於事,千萬不要苛求自己,認為是自己讓寶寶這麼難過的。

千萬不要這樣想,也許剛好有些產後抑鬱,加之寶寶有較高的需求,會讓人很沮喪甚至崩潰。孩子有這麼多這麼高的需求也完全是自身性格所致,不是我們導致的。

超級敏感,對他人疏遠

高需求寶寶對周圍的環境十分敏感,通常可以這樣形容他們,「很容易受打擾」,「就像走在雞蛋殼上」,「睡覺的時候全家都必須保持絕對安靜」……高需求寶寶需要一個安全、熟悉的環境,當他們的平衡被打破的時候,立馬就會起來抗議。

但是隨著高需求寶寶的成長,這種對環境的敏感可以視為一種潛力,警覺會刺激他們的好奇心,反過來又促進學習。

分離焦慮

他們不接受替代者的照顧,對陌生人更是出了名的慢熱。他們通常不喜歡去陌生的地方,陌生人的出現也接受不了,這時候通常需要媽媽抱或者大哭、尖叫。

擔心「分離焦慮」對寶寶的以後有影響?大可不必。分離時大聲抗議,說明了寶寶具有與他人形成親密關係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孩子成年後能與人發展親密關係的先兆。

高需求寶寶長大後會怎麼樣?

用來形容高需求寶寶的辭彙在幾年裡會有所改變,儘管他們在嬰幼兒期讓人精疲力盡。但他們成年之後,那些看似消極的標籤以後有可能變成優秀特質。

如果一個高需求寶寶撫養得好,那麼在他成年之後。他會充滿活力、深沉、富有激情、機智、有領導作風、堅持自我、有主見、堅韌、富有洞察力、有見識、公正、善於與人交往、熱情、有同情心、會照顧人、溫柔親切。

一個高需求孩子於你可能是一筆財富,也可以是一筆債務,而這取決於你的態度。

和高需求孩子一起生活可以是你成長的機會,磨鍊你當父母的技能,增加你的敏感度,甚至磨平你個性中某些稜角。但如果你強迫孩子變成你希望的樣子,而不珍視他個性的價值,育兒將成為一段充滿挫折感的負面經歷。很多高需求孩子的父母都會說:「這段經歷讓我成為更好的父母,更好的人。」

孩子的個性不是你能控制的,但育兒這條路是正面還是負面,則取決於你。

小木後來怎麼樣了?

除了把媽媽逼成了半個育兒專家。小木在3歲半的某一天,突然性情大變,變得想要交朋友,愛說也愛笑了。在幼兒園裡和其他小朋友沒有兩樣,沒人看出來他其實曾經是個那樣的高需求寶寶了。

所以,曾經發誓絕對不會再生孩子的小木媽媽,二胎之心又蠢蠢欲動了。

*文章部分節選自《西爾斯橙色親子課》

編輯:菲比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至其他公眾號

請給該公眾號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教寶寶說話有什麼技巧】怎麼可以教寶寶說話_教寶寶說話要怎麼做
帶娃7年我只用1個土豆,寶寶再不積食,還從不生病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