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手機廠商敗給中國手機廠商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日本手機廠商敗給中國手機廠商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日系手機一直發展不起來確實令人感到費解,明明手握眾多的「黑科技」,國內也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但為什麼就發展不起來呢?在中國市場,日系手機唯一剩下的「獨苗」就只有索尼了,而且還被蘋果、三星壓著打,基本上沒有什麼銷量,全靠粉絲的信仰支撐。

那麼為什麼日系手機發展不起來呢?我認為主要還是因為沒有很好的運用那些「黑科技」。以索尼為例,智能手機只是索尼集團下的一個很小的部門,除此之外還有遊戲、相機、彩電等等。各個部門之間相互獨立,相互之間似乎並沒有實現技術共享。我們都知道索尼的相機做得非常好,全世界大部分手機所用的攝像頭和感測器也都是索尼製造的。但是索尼手機並沒有很好的利用這一優勢,搭載相同攝像頭的索尼手機和蘋果、三星相比,拍照效果總是要更差一些。

同樣的,智能手機早就實現觸屏了,Xperia xz premium甚至使用了4K級別的液晶屏。但是索尼的高端相機一直不支持觸控功能。明明是自己的東西,結果別人玩的更溜。

另外,索尼手機的一些「黑科技」往往並沒有用在用戶需要「痛點」上,簡而言之就是「點錯了科技樹」。比如說此前提到的4K解析度液晶屏,其實目前的1080P屏幕已經很清晰了,肉眼甚至分辨不出1080P和2K解析度之間的區別。索尼手機貿然使用4K的超清屏幕,並沒有明顯的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反而帶來了續航方面的問題。導致索尼不得不限制只有在看超清圖片、視頻和拍攝4K視頻的時候才會使用4K解析度,其餘時間依然是1080P。這就讓這塊充滿「黑科技」的4K屏幕顯得有些雞肋了。

這些「黑科技」雖然不實用,但也佔用了大量的研發資金和生產成本,導致索尼手機的價格一直很高,又沒有三星、蘋果那樣軟硬體方面的亮點,願意買的人自然就很少。

系統也是日系手機的短板,不說小米、華為,就連同樣是外企的三星都比不過。

不過這也是日本的互聯網環境所決定的,日本並沒有足夠的IT人才,企業文化也偏向保守,無法打造出像微信、支付寶這樣的優秀移動APP。

另外日本的遊戲行業雖然非常發達,但遊戲開發商為了保證主機平台的利益,不願意涉足手遊行業。

即使是索尼自己也沒有發布一款手機遊戲,反倒是任天堂將《精靈寶可夢》和《馬里奧》帶到了移動平台,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我們就以索尼為例說說為什麼造不出好手機。索尼能造出最好的手機鏡頭,卻造不出拍照最好的手機。(各位,真不是我黑索尼,而是索尼真心自己作死)

我們先來看看最近DXO的發布的手機拍照的排行榜。谷歌pixel2第一名,華為Mate 10 Pro 第二名。索尼的Xperia XZ premium剛好的排第10名。

然鵝,Pixel 2用什麼鏡頭?索尼的鏡頭!嗯,別人家用你們自己做的鏡頭竟然還比自己的手機高分。索尼還真好意思?

當然,有人說相機不僅講究硬體,軟體演算法也很重要啊。索尼只不過是軟體演算法做不好而已,這是日本的通病啊。

好,讓我們來看看其他的硬體。

2015年,在我們還在討論手機是用1080P的屏幕還是2K的屏幕的時候,索尼自己靜悄悄做了個4K屏幕。。。。。

2015年9月,索尼帶來了Z5家族系列,一口氣就是三款:5.2寸的Z5(1080p)、4.6寸的Z5 Compact(720p)以及5.5寸的Z5 Premium(4K)。其中最搶眼的自然是Z5 Premium,這是全球首款使用4K屏幕的手機,將手機屏幕解析度帶入一個全新的高度。

Z5 Premium的解析度達到了3840x2160,ppi也達到了相當恐怖的806。

可是PPI超過了300,那就是超過了人類的視網膜,PPI再提高帶來的視覺提升並不明顯。但是PPI提升帶來功耗提升和性能需求卻特別明顯。所以3430mAh電池很不經用。。。。。

Z5 Compact、Z5與Z5尊享版全家福

4K屏幕對性能的要求也非常高,而且Z5 Premium採用的晶元是810,發熱非常嚴重。最後為了防止過熱,索尼上了電腦常用的銅管散熱。。。。。。又一項讓人窒息的操作。

說實話,索尼的技術很厲害。但是作為一家的工程師文化導向的企業,索尼對市場的把握並不好、用戶體驗優化也不好,這導致索尼在手機市場上節節敗退。

所以說日系手機的沒落是和日本手機廠商複雜的企業文化,以及保守的設計理念有很大關聯。在技術環境日新月異的智能手機市場,日系手機無法跟上其它廠商的快節奏,於是就慢慢落在了後面。

人云亦云的多,日本技術強大不代表日本手機技術強大!日本部分手機技術確實強大,但絕大部分核心技術並不掌握在他手裡,其掌握的部分也未達到獨斷的程度。

目前的智能手機核心技術主要是三個方面:SOC(手機晶元,包括基帶、處理器、協處理器、RF、觸摸屏控制器晶元、Memory、處理器、無線IC和電源管理IC等。)、操作系統和屏幕。操作系統就不用多說了,早已被美國所壟斷,軟體方面一直不是亞洲廠商所擅長的。

而手機晶元的平台主要有Qualcomm(美國高通公司)、MTK(台灣聯發科)、ADI(美國模擬器件公司)、TI(美國德州儀器公司)、AGERE(美國傑爾公司)、INFINEON(德國英飛凌公司)、SKYWORKS(美國科勝訊公司)等。試問有哪個是日本企業?

市面上的智能手機高端清一色的高通驍龍處理器,偶爾配備三星獵戶座,低端則用MTK。 屏幕方面日本確實較為出彩,但傳統LCD屏幕目前各大廠商都已經達到較高水準,日系廠商儘管做的較為出色,也不是一枝獨秀,這也是iPhone可以向JDI、LG同時訂相同批次屏幕合同,至於OLED 屏幕目前三星幾乎獨霸市場!

日本手機技術的強項在於各種感測器方面,比如圖像感測器CMOS等等,但生產這些感測器的日本大小廠不生產手機也過得很滋潤,不太會和國外手機廠商訂單過不去,去做限制封鎖之類的行為,日本手機廠商無法獨斷這些優勢。

日本真做不好手機?

不見得。只是日系手機在市場上的銷售狀況不是很好,無論是在中高端領域和iPhone、三星比,還是在低端領域和某些國產品牌比。與其說日本做不好手機,不如說日本做不出受市場歡迎的手機!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任何想做手機的廠商都可以購買先進的晶元和屏幕!做手機本身不是難事,但要做的很好是不容易的。iPhone在高端領域如此受歡迎有其獨到的地方,其軟硬體一體的能力和生態系統的建設無法被輕易模仿。

由於iPhone使用iOS系統,對於不喜歡該系統或者說鍾情於Android系統的消費者被三星所吸引,三星旗艦手機在安卓平台里一枝獨秀,除了三星優秀的營銷手段和不斷變換出新的設計風格討喜外,本身三星的硬體整合能力就是業界頂尖的存在,自家生產的獵戶座處理器除了頻譜支持不及高通驍龍外性能絲毫不差,其OLED 屏幕達到業界壟斷地步,對於追求性能和顏值的安卓手機消費者而言是很有吸引力的。

手機市場本身容量有限,高端手機領域更是如此,日本在智能手機興起時動作遲緩,不僅僅在於技術,更有其獨特的「加拉帕戈斯現象」所遲滯的因素,當觸摸屏成為潮流時,大部分日本人還鍾情於翻蓋手機,當世界流行統一的通信網路制式時,日本偏要自己搞個獨霸的制式,在日本國內沒什麼問題,可各國消費者才是主流!

在硬體工程師佔主導的日本電子廠商里,對軟體持漠視態度,其UI設計優化始終存在問題,其邏輯也許適用於日本人,但不被世界主流外國消費者所喜歡。

日本大企業病瀰漫,不同企業不同部門互相隔膜,缺少良好的整合能力。作為一個高工資的發達國家,日系手機廠商對於低端手機沒優勢也沒慾望去做,而高端手機又不買座,屬於典型的高不成低不就狀態。

來來看看手機市場格局情況,目前日本本土的手機品牌正遭受來自國外手機品牌的強勢圍攻。其中僅僅蘋果一家就佔到日本智能手機份額的近 60%。日本本土的手機品牌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

但是按照我們的思維方式,日本的技術很強大,但是日本卻造不好手機呢?日本這個國家有其特殊性,即自身在工業電子消費品等領域相對封閉自成體系,外來的品牌尤其在電子消費品市場的品牌幾乎很難在日本打開銷量,但如果契合了日本的消費需求,就能快速攻城略地。

但是類似夏普、索尼在日本銷量也並不好。儘管索尼和夏普還有富士通還佔據著日本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二,但是這對日本手機市場而言,本土的廠商正在陣痛之中。

日本的手機供應商確實比較多,夏普、JDI、東芝、索尼等等,是絕對具備製造出好手機的土壤的,與之相比,中國廠商的限制條件反而多了不少,然而最終的結果是,日本本土的手機廠商都並沒有佔到多少市場份額,在外也表現平平,與中國廠商相比,表現簡直不要再差。

我覺得一方面,日本的iPhone市場佔有率很大,因此,本土對其他手機品牌的需求很小,一方面是因為日本人的消費水平比較高,另一方面也因為日本的手機通信行業和中國不同,在日本買手機並不是你想買就買的,在買手機的同時,你必須和運營商簽合約,通過運營商價格拿到手機,然後保證每月最低的消費就可以使用了。

因此iPhone的價格還是很有優勢的,況且日本其他手機品牌的定價也並不低於蘋果,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iPhone的市場優勢。

索尼是日本手機企業的縮影更是日本電子企業的縮影。他們看重產品,但是好像更看重硬體本身。它們成為配件提供商提供最好的配件,卻賣不出手機。大概是大部分人不能欣賞它們的產品。或者說部分硬體過於超前,其他硬體和市場甚至無法與之相適應。不能說它們沒有造出好手機,只是沒有銷量而已。

日本的手機行業在智能手機時代之前是由運營商牢牢控制的封閉產業鏈,很多東西與國外不通用,自己搞一套。到了智能機時代 iPhone進入日本,Android也開始火了起來,此時日本運營商還按照老一套定製一堆內置服務預裝軟體的手機,負優化之下的用戶體驗也不會好。不過日本控制了智能手機關鍵部位的生產技術,光憑這一點就是不可能跌落谷底的……

⊙ 以上內容版權歸微信公眾平台「iNews新知科技 By 馮先生失眠中」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ews新知科技 的精彩文章:

手握10萬元,如何挑選頂級筆記本電腦?

TAG:iNews新知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