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記者調查:江蘇沿海化工園區污染嚴重 百姓生活受影響

記者調查:江蘇沿海化工園區污染嚴重 百姓生活受影響

原標題:記者調查:江蘇沿海化工園區污染嚴重 百姓生活受影響

觸目驚心!各色廢水四處橫流

?近日,記者在江蘇省連雲港灌雲縣,拍攝到了一些農田裡正在發生的污染。

這是2018年3月9日,記者利用無人機在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拍攝到的畫面。初春時節,田野已經披上了綠裝,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但當記者降低無人機飛行高度貼近地面飛行時,一個觸目驚心的景象出現了。農田中的幾條溝渠中淤積著大量污水,這些污水顏色各不相同,水面上還漂浮著一層層白色的泡沫,這些五顏六色的污水填滿了農田裡的一條條溝渠,順著溝渠流向了河道。不僅如此,農田中大小不一的深坑裡也灌滿了泛黃的污水,這些深坑就像農田中的一道道疤痕,顯得格外乍眼。那麼這些溝渠里的污水是從何而來呢?帶著疑問記者找到了附近村民,村民告訴記者,這些廢水都是附近化工廠通過暗管偷排的污水。

當地村民:他們打那個管道 60、80公分,一使勁打過去幾百米。

這是2017年12月7日當地村民拍攝到的一段視頻,河道水面上一條深褐色的污水帶清晰可見,夾雜著一層白色泡沫的河水,徑直向下游流去。另一段視頻是在2017年11月8日拍攝的,此刻河道內水已經變成了深黃色。

當地村民:看看,全是醬油(色)。

村民告訴記者,除了工業廢水,他們還遭受著化工廢料的侵害。2017年12月18日,村民在灌河下游擋潮閘下發現了大量被偷排的化工廢料。村民介紹說在這河道邊,誰也說不清到底埋了多少根暗管,村民只能發現一根,舉報一根,清除一根,有的暗管埋得很深直通河底,想徹底清除難度很大。

記者:我身後就是燕尾港碼頭上游一個正在修繕的閘口,在我的左手邊就是一個內陸河,當初河水就是通過這個閘口直接排向了大海,在我正前方僅一河之隔的地方,就是臨港產業化工園,就在我們調查的過程中,現場的工人告訴我們,前兩天在搭圍堰的時候,他們就挖斷了一根這樣的暗管。

?那麼化工企業廢水為何不處理?又是如何通過暗管排污的呢?其實在2014年,記者就曾跟隨環保部門對臨港化工園區企業違法排污進行過調查。當時記者在映山花化工廠看到,暗管雖然已經被拆除,但仍然可以見到暗管的介面。這條從工廠污水處理池通往園區污水處理廠的排污管道上裝了一個閥門,閥門打開,污水就流入園區的污水處理廠,關上閥門,污水就可以全部隨著暗管的方向,直接流向大海。

那麼化工廠為什麼要冒著被追究罪責的風險,私設暗管呢?其實關鍵的核心是為了節約成本,園區內設有污水處理廠,但污水處理廠回收廢水是有嚴格要求的,企業自己必須預處理達到3級排放標準,否則,污水處理廠不予接收。

江蘇省灌雲縣臨港產業園污水處理廠廠長 陳守明:花費成本肯定還是比較高的,每噸幾十塊錢吧。

?味道刺鼻!固體廢料污染土壤

?記者了解到,在臨港產業園區,並不僅僅是暗管排放污水的問題,還存在一些化工固體廢料未經處理被直接埋入地下的現象。

和利瑞是一家生產染料和染料中間體的公司,生產廢料屬於危險污染物,從2011年8月到2012年2月份,和利瑞公司在廠房地下偷埋了大量固體生產廢料,2012年9月,灌雲縣環保局在和利瑞廠房的地下,挖出了10噸掩埋固廢。這些化工企業非法偷排廢水,隨意丟棄掩埋危險廢棄物,它會對環境造成哪些具體的影響呢?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固廢所所長 王琪:一旦進入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治理起來是特別麻煩的,治理、處理的對象就不僅僅是一噸廢物了,可能大量污染的土壤,它的數量會成倍或者數量級增長,而且持續性特別長。

2018年3月,記者來到了燕尾港化工園區,園區里聚集著印染、農藥、醫藥、化工等123家高污染企業,記者通過無人機觀察整個園區很安靜,人員車輛稀少,路旁只有幾名工人正在忙著維修管道。工人介紹說為了消除安全隱患及減排需要,園區內拆除了企業的燃煤鍋爐,統一使用附近電廠的熱源供熱生產,雖說企業年前就已經停產了,但園區內至今還散發著一陣陣刺鼻的氣味。

記者:你聞著 這味道不還是很刺鼻嗎?

園區工人:我們天天在這干都聞不到了。

隨後,記者又前往灌南化工園區進行走訪。灌南化工園成立於2006年,是蘇北地區唯一的省級化工園,園區內聚集著醫藥、農藥、印染、化工、鋼鐵企業上百家,記者剛一進入園區,一股股刺鼻難聞的怪味撲面而來,令人喘不過氣來,由於各家生產的產品不同,產生的廢氣氣味各異。

記者:味道又變了,說不上來的味道。對,消毒水味。

記者在園區只轉了20多分鐘,就感覺眼睛發澀,嗓子發癢,口發乾,連連作嘔。那麼長期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會有怎麼的感受呢?記者走進了一家位於化工園區內的商店跟店主攀談起來,店主的回答令記者很吃驚。

當地村民:現在好多了,對我們來講,這個就是很好的山清水秀了。

污染海水毀農田 百姓生活受影響

?化工企業偷排廢水、偷排廢料的一幕幕令人觸目驚心。當地村民說,自打這個化工園區建成之後,他們就沒有好日子。記者進一步調查也發現,化工廠的違法排污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毀滅性打擊,給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

這裡是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最東部的灌河口地區,灌河是蘇北地區最大的入海潮汐河流。2005年以來,灌河口建立了三個化工園區——一個位於燕尾港,另外兩個分別距離燕尾港8公里和12公里處的堆溝港和陳家港附近。灌雲縣的燕尾港位於灌河入海口,優質的海洋環境孕育了品質優良,種類繁多的水產品。然而昔日出海魚蝦滿倉的好時光,因為污染早就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當地村民:貝類原來千把斤,一網,一個多小時。現在的時候,就這個船,昨天出去的時候,6個小時捕撈了20斤魚。

正當記者跟漁民攀談的時候,有兩艘漁船返港了。打魚回來的漁民告訴記者,將近兩天時間,他們四個人兩條船,僅僅收穫了兩筐香螺,每筐只有80多斤。

記者:80斤?漁民:對。記者:80斤那合著您這個就千把塊錢?漁民:千把塊錢除去小魚(餌料)除去柴油,賺的(錢)看得見的,賺個幾百(元錢)。

當地漁民介紹說,如今出海想賺錢,必須船開七八個小時到遠處的深海,在近海出海保本都難,漁民生活在海邊對於海水污染的變化深有感觸。

當地漁民:你要到早上往海裡面再看一下,都變成黃水、綠水、黑水。

如今村民已面臨著近海無魚可打的尷尬現狀,村裡的漁船從最多時300多艘,銳減到如今不足百艘。遭受化工污染影響的不光是沿海漁民,這些依靠種地為生的村民日子同樣也不好過。三百弓村與灌雲縣臨港產業園僅一河之隔,村民自家耕種的農田是化工廠排污暗管通向灌河的必經之地。這些年由於暗管爆裂污染農田的事情時有發生。就在記者在農田裡尋找暗管蹤跡的時候,一片農田裡散發出的一股股強烈刺鼻的氣味引起了記者注意。走近後,記者發現 在壋水堤坡底下雜草中,一灘疑似化工廢料一樣黑乎乎東西正在散發著一陣陣惡臭。

?記者:就是從這兒散發的味道特別的刺鼻,有一種強烈刺鼻味道撲面而來,真的會令人窒息。

這些污染物夾雜著黃色廢水一直流進了農田,拔起田裡的植物,可以看到一團黑色的污染物附著在植物的根部。村民告訴記者這些化工廠排放的污染物對農田的破壞是致命的,農田土壤被化工廢料灼燒後,幾年之內都很難再進行耕種。污染導致糧食的產量銳減。

記者:永遠不能種了?

村民:不能種了,種了它也長不出來。

化工廠排放出刺鼻難聞的氣味常年籠罩著三百弓村。

村民:去年夏天味道受不了。剛開始到這邊,我說你們這邊味道太大太大了。

除此之外,這裡的地下水也受到污染,8年前,三百弓村的井水已經無法飲用,無奈之下村民只好購買桶裝水飲用,直到4年前村裡才用上了從外地輸送來的自來水。

環境污染誰之責?

臭氣熏天,污水橫流,廢料亂埋是灌河口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村民陷入了有窗不能開,有水不能喝,有田不能種的窘境。其實,在近10年的時間裡,在這條海岸線上,已經湧現出近10個沿海化工園區。化工業投資周期短、見效快,一些地方之所以將這些高污染企業引進來,主要的目的還是拉動經濟。

但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無異於飲鴆止渴。出現這麼嚴重的污染責任在誰?又該由誰來管?這些疑問,當地百姓和媒體,都在等待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蘇芒因照顧家人辭任時尚集團總裁 將於5月離職
美國佛州通過法案 或將允許教職員工攜帶槍支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