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了健康,請放下你的褲腳!

為了健康,請放下你的褲腳!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但現在很多年輕人有個穿衣習慣:露腳踝!

許多明星常常如此打扮,既顯腿長,又很骨感,所以露腳踝逐漸成了一種時尚,不僅女生喜歡,很多男生也捲起了褲邊。

寒從腳底生,這樣穿雖然好看,但把腳踝露出來會對身體造成很多危害!

腳踝的重要穴位

腳裸的位置有兩個重要的穴位:三陰交,太溪穴。

三陰交

三陰交,是肝、脾、腎三條陰經的交會穴。

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三條陰經血交會於此,故名三陰交穴。

這裡一旦受到寒邪,肝、脾、腎三條陰經同時重傷

太溪穴

太溪穴在腎經上,負責滋補腎氣。

很多醫家治病,啥話不說,喜歡先在太溪穴上扎一針,調補腎氣。如果和其他穴位相配伍,那能治療的疾病就多到數不過來了。

除了三陰、太溪兩個穴位外,內腳踝的復溜穴、大鐘穴,外腳踝的懸鐘穴、跗陽穴都是非常重要的穴位。

另外,內外腳踝還是前列腺、子宮、輸卵管、輸精管的腳部反射區。如果長期受風、濕、寒邪的侵襲,那內在的部件能好嗎?

GIF

俗話說寒從腳底生,我們還是要遵循「春捂秋凍」的養生準則,根據氣溫適當地加減衣服,不要太早把腳踝和頸肩部露出來,以免造成關節受損或者是感冒。

什麼是「春捂秋凍」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一條保健諺語,意思是勸人們春天注意保暖,要捂著點兒;秋天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要凍一下。這樣對身體有好處。

「春捂秋凍」為什麼能增強抵抗力?

春天的氣溫善變,晝夜溫差大。如果我們過早地、過快地脫了冬衣,就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病症。所以提倡春天要適當地要捂一點。

GIF

那麼「秋凍」呢?秋天由熱轉冷,稍微凍一下,接受寒冷的空氣刺激,能增強對寒冷的耐受性,以便應付更為殘酷的嚴冬。

「春捂秋凍」到什麼程度?

專家說:一般以15℃為準。

春天到了15℃以上,氣溫維持了兩周,就可以脫掉冬天衣服,換上春季的衣服。

秋天氣溫降到15℃以下,維持了兩周,就可以穿上秋冬的衣服了。

那我們該遵循什麼樣的穿衣原則呢?

專家提醒:穿衣服要盡量做到上薄下厚,就是腰部以下、足部、腿部要保暖。肚臍不能露!腳、關節這些都是不能露的!

GIF

專家還告訴我們,雖然「春捂秋凍」可以增強抵抗力,但更重要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參加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情,注意合理的飲食搭配。

麥利達 全民免疫力再造

麥利達圍繞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依託中華五千年養生文化,以中醫五行五臟養生理論為指導,結合當下人們的健康狀況以及集體過低或過亢的免疫狀態,率先提出「全民免疫力再造」理念。

所謂「再造」,不是單純地幫助免疫力低下人群提升免疫力,而是真正做到調節人體陰陽平衡,抗者抑之,陷者舉之,強者折之,弱者濟之。

通過調節陰陽、氣血、臟腑等,來糾正機體過低或者過亢的免疫狀態,使之重新恢復和維持免疫穩定,充分發揮了扶正祛邪、相輔相成的作用。

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人們的健康問題,指導我們養生調養和預防保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利達 的精彩文章:

TAG:麥利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