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把王倫逼上絕路的不是晁蓋吳用林沖,而是他,做這件事犯職場大忌

把王倫逼上絕路的不是晁蓋吳用林沖,而是他,做這件事犯職場大忌

水滸中林沖在吳用的「智激"下,火併了王倫,表面上看,是林沖、吳用、晁蓋等人把王倫滅了,可往往忽視了一個關鍵人物,沒有他,王倫絕不會被殺。

林沖自殺了陸謙富安和差撥後,蒙柴進搭救,給他寫了一封介紹信,並護送躲過了官府搜查,出了城,去投奔梁山泊王倫。在梁山大酒店裡,喝了小酒後,詩興大發,在牆上寫下一首詩:」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朴忠。江湖馳譽望,京國顯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他年若得志,威鎮泰山東。「被朱貴認出他就是林沖。朱貴和林沖一見如故,林沖坦誠地說了自己的遭遇,朱貴聽後說:」既有柴大官人書緘相薦,亦是兄長名震寰海,王頭領必當重用。「朱貴馬上帶林衝上了梁山。

林沖

王倫見到林沖後,聽說了林沖的」事迹「後,很快就決定不能留林沖,原因是怕林沖搶了他的寨主,還怕林沖得罪了高俅,官府派重兵來征討。從王倫要打發林衝下山時,王倫的悲劇就無法避免了,大家有沒有感覺到這裡有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稍後再解讀。

王倫下逐客令

林沖不想下山,苦苦哀求,再加上杜遷、宋萬、朱貴三人的勸說,王倫勉強決定要留下林沖也行,納個投名狀來,林沖以為是一張紙質版的文本,其實是要他殺一個人,可見林沖沒有江湖經驗,電視劇中林沖不想殺人,說除了高俅,誰也不殺!說得很硬氣,也很仗義。但原著中的林沖讓大家失望了,他當即表示沒問題,只擔心沒人路過。隨後他打劫了路過的楊志,二人斗得難解難分,王倫叫停,一起請上山,王倫見楊志功夫了得,與林沖不相上下,想利用楊志來制衡林沖,可楊志一心想回京繼續當官,根本不留下。自此後,投名狀的事也就不了了之,王倫收留了林沖坐第四把交椅。

林沖楊志之戰

梁山上接著發生了一件大事,晁蓋等七人劫了生辰綱,走投無路,想上梁山入伙。晁蓋七人還是先見了朱貴,說清了來歷,朱貴大喜,安排酒宴招待。朱貴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到山上。第二天朱貴沒等山上回信,就安排船陪晁蓋七人上山。王倫倒是非常熱情,第一句話:」小可王倫,久聞晁天王大名,如雷灌耳,今日且喜光臨草寨。「這一句話,雖然熱情洋溢,但包含著一個意思,那就是我歡迎您晁天王來做客,為以後趕他們下山作鋪墊。

大家從這段中發現什麼不太對勁的地方了嗎?稍後解讀。

後面的故事大家非常熟悉了,吳用發現林沖與王倫不和,利用林沖火併了王倫,晁蓋坐收漁翁之利。王倫之死要找兇手,貌似非常簡單,一是林沖(直接兇手),二是吳用(教唆兼現場指揮),三是晁蓋等人(幫凶),但大家忽視了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沒有他,王倫根本不會就這麼橫死在自己開創的梁山上。那個人是誰呢?連同我在前面留下的兩個小問題,一併解讀。

王倫想客氣地趕晁蓋七人下山

那人就是時任梁山第五把交椅的朱貴。大家可能要說,王倫被殺,干朱貴什麼事?大家看到林衝上山那一段,朱貴看到林沖,很快就說王頭領一定會重用你,並在沒向寨主彙報的情況下帶林衝上了梁山,而王倫見了林沖後很快就決定不收留。如果他向王倫彙報一下,那結果會是如何?王倫可能命令朱貴不讓林衝上山,可贈送林沖盤纏。朱貴替王倫提前接收林沖,這是典型的越權行為,朱貴的職責是打探消息,並及時向寨主彙報,可朱貴卻沒把林衝要來入伙這個重大消息彙報給寨主,而是自作主張把林沖帶上山了。梁山是個造反的地方,極其敏感,陌生人能否上山,必須由寨主決定,可朱貴卻先斬後奏,甚至斬而不奏。正是他的越權,導致了殺王倫的人上山。

朱貴

再看晁蓋等七人上山,情況大同小異,朱貴先寫了一封信,彙報給寨主,這是正確的做法,不過,還沒等寨主回復,他又犯了老毛病,自作主張把晁蓋七人帶上了山,林衝上山時,有柴進的介紹信,朱貴先斬後奏,還有一定的合理性。可晁蓋他們並沒有柴進的介紹信,朱貴憑什麼把晁蓋等人帶上山?梁山之前從沒大規模接納頭領,發展了這麼長時間,才五個頭領,這在當時是個合理的數量,許多山寨頭領是三個左右。在此,朱貴又是嚴重越權,把七匹狼帶進了家。晁蓋他們上了山,就等於讓王倫左右為難,收留晁蓋,日後他的寨主之位難保,不收留他們,怕他們硬拼,自己武功根本拿不出手。唯一的好辦法就是根本不讓晁蓋他們上山,找個借口,說王頭領有病不方便見客,好吃好喝,再送盤纏送行。這樣晁蓋他們就沒有與林沖會合的機會,更不會幫助林衝殺王倫了。

晁蓋林沖重新聚義

結論:殺王倫的這幾位兇手都是朱貴違規帶來的,或沒彙報,或在沒有得到王倫答覆的情況下,自作主張把不可控制的人群帶上梁山,而王倫的發展規劃是小富即安,沒有計劃大規模接納天下能人,他收人的門檻是武功不能高,高了堅決不要,能力不能太強,太強的堅決不要。而朱貴偏偏把武功高能力強的人全帶上來了,當然論眼界和格局,朱貴比王倫要高,主觀上朱貴沒有惡意,但正是他的超前眼光,把梁山平靜的現狀徹底打破,讓王倫無法駕馭複雜局面而慘遭火併。

今日一悟:在職場上打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早請示,晚彙報,不可自作主張,重大決策尤其要請示後得到領導明確答覆後嚴格落實領導的決策。像朱貴這樣,不請示,或不等領導回復就自作主張,必然鬧出矛盾,更嚴重的是所做的事與領導規劃完全相反,所以鬧出了人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呆萌望古鏡 的精彩文章:

盧俊義的五個剋星,非法術神仙,用各種方法讓盧俊義吃盡苦頭
水滸中首提替天行道的並不是宋江,這人讓宋江發生了巨大轉變

TAG:呆萌望古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