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說說這兩天中興的事兒

說說這兩天中興的事兒

這兩天中興被米國制裁的事兒也在互聯網上不斷討論和發酵,其實這是個相對還比較專業的領域,一開始我也驚訝於話題的傳播速度,但是聯想到最近米國對我國一連串的動作,中興的事兒被大家持續關注,也就不足為奇了。

作為一個差一點就從事CPU體系結構設計開發的非專業愛好者,從我的理解簡單說說這個事兒。

一、對中興的影響在哪兒?

此次比較直接的影響是中興對高通的採購受阻,由於手機行業日漸被大家了解,所以這個理解起來比較直接,簡單的說,中興新手機想上個驍龍845,驍龍660,都是比較麻煩的了。

可能有些人會說,那麼多SOC,選別的家不就得了,我們可以細數一下,除了高通以外,高性能的手機SOC,三星、蘋果的SOC基本都是自家使用,我國台灣省的MTK(聯發科)倒是也做通用SOC(魅族就是用MTK的),但是MTK和高通頂級的SOC比,還是略有差距的。當然還有華為海思,這個只要華為開放,肯定是可以用的,性能也還可以。哦,對了,還有小米的澎湃S1,情況未知。

所以說單從手機產品線上來講,至少中興還有MTK可選,還有華為可以聯合,雖然這些選型都會使中興已有或待上市的產品線有較大的改動和調整,但是整體來說還在可調整的範圍內。

二、對中興影響大嗎?

其實中興的根基還是在通信設備產品上,比如無線網路、光纖網路、寬頻、數據通信、核心干網。

無線網路和核心干網產品,基帶主要使用Xilinx和Altera的高性能FPGA實現,射頻IC主要是Skyworks,PLL、數模轉換、電源管理主要是TI,光纖網路、寬頻和數據通信主要是Broadcom。

以上這些公司基本都是美國公司,如果全部在對中興的禁售名單中,中興的基礎業務也將會傷筋動骨,影響非常的大。

三、中國芯在哪兒?

距離漢芯造假事件過去也有十餘年了,不論是業內還是輿論,對於中國芯這個關鍵詞都是迫切期待的。

首先是中國芯的定義,晶元行業是個龐大完整的產業鏈,從製程、ISA(指令集架構)、微架構、軟體生態等等方面來看,最理想的是每個都可以自主可控才是中國芯,但是這個難度非常大,下面會詳細展開,我們這裡用廣義的中國芯範疇來定義,即部分自主研發、部分國際通用的晶元。

神威太湖之光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超算,自然是最強悍的中國芯,其里程碑意義不言而喻,包括從微架構到ISA再到超算平台的自主研發,確實是扛鼎之作。

超算雖然是大國重器,但是畢竟離我們的日常生活較遠,主要應用於科學計算、氣象模擬、物理模擬、生物模擬等大規模計算上,從民用級晶元來看,國內較為典型的是龍芯、兆芯、麒麟和MTK。

龍芯:MIPS架構,主要面向科學計算(浮點),最新新發的龍芯3B,微架構勉強追上了Intel在2012年的Ivy Bridge(注意只是微架構),實際性能在浮點計算上和Intel、AMD的通用CPU對比中也確實有一定幅度的領先,但是I/A兩家的CPU也並不是做浮點運算的,Intel浮點有PHi,AMD浮點有GPU,更不提最近在計算領域風生水起的NVIDIA了,以上三家,龍芯一家都打不過。

兆芯:VIA(威盛)和上海合作的公司,VIA提供X86架構(除AMD、Intel外唯一合法X86使用者),上海提供資金,可直接使用主流軟體和操作系統,定位在低功耗和安全,性能羸弱(VIA當年也不是靠性能打天下),主要應用於機頂盒,簡單應用的辦公PC和一些收款機等。

麒麟:華為海思設計的晶元,歷經多年曆練,目前在手機SOC界性能處在第一梯隊中,ARM架構,基於公版IP做了較多的調整,主要應用在華為全系列手機上。

MTK(聯發科):中國台灣省優秀的半導體企業,涉及業務較廣,SOC方面處在第一梯隊,性能稍遜於麒麟,但積澱深厚,也是基於ARM架構。

四、中國半導體行業到底落後在哪兒?

客觀的講,全面落後。

設計驗證:

主要使用FPGA和對應的EDA軟體進行邏輯模擬和驗證,以Xilinx、Altera、Atmel為代表,幾乎全部被歐美壟斷,國產廠家有京微雅格,但和歐美差距非常巨大。

指令集:

全球主流的指令集,ARM(英國)、IBM Power(美國)、MIPS(美國)、X86(美國),中國完全無法染指。

微架構:

和IBM Power架構、AMD、Intel、高通等積累數十年,迭代數十次的微架構相比,國內在這方面已然遠遠落後,大陸的海思、展訊、中國台灣的聯發科正在奮力追趕。

製程及設備:

大陸目前製程可大規模商業在28nm左右(即使是超算全球第一的神威太湖之光也沒有突破這個製程限制),國際上目前是10nm可大規模商用,落後三代左右。

對應的光刻機主要是ASML(荷蘭)、AMAT(美國)、Lam(美國)等,其中20nm製程以下的光刻幾乎被ASML壟斷,頂級的ASML設備對中國大陸是禁售的。

生態環境:

這個是最為關鍵和重要的,沒有生態,上面的所有努力也都是白費,這裡的生態包括系統生態、應用生態、商業生態,以上三種我們都是遠遠落後於國外的業內巨頭。系統生態是最難的,我國操作系統自主研發也講了較長時間了,但是一直沒有一個成熟完善的操作系統產品,這個時候就讓我們很多已經自主研發的晶元無法應用,除了兆芯的基於X86架構的產品,你想讓龍芯和神威CPU上個windows操作系統?不存在的。那為什麼要有系統生態呢?有了系統生態,才會有基於系統的應用生態和商業生態,整個產品體系才能正常的迭代和推進。

五、彎道超車?

不可否認,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經濟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罕見來者,在基礎建設、基礎科學、高端製造、化工、航天、互聯網等領域,我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達到了世界一流甚至是世界領先的水準。

然而也是因為這些成績,可能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錯覺,就是半導體行業,IC領域,我們也可以彎道超車,這種言論在目前互聯網上並不鮮見。

然而事實是,想要在這個領域彎道超車,其難度之大遠超我們想像。

上文提到過,半導體行業是一個系統性的、龐大而完整的產業鏈,從人才的培養、資金的投入,到技術的學習、研究,從模仿到自主,從依賴到獨立,這是一個投資巨大,耗時漫長,且風險極高的事情。

國外方面有MIT、UC Berkeley、Stanford、Carnegie Mellon等頂級學府多年的體系結構研究和人才積累,有仙童半導體到Intel、AMD、NVIDIA、IBM、ARM在VLSI上多年的研發和投入,有Intel、IBM、三星在工藝製程上每年數十億上百億的攻關,有微軟、Google、蘋果在操作系統、應用軟體、產品上數十年的迭代,這不是一朝一夕能通過所謂的彎道超車追近和超過的。

當然,我們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隨著國家對半導體行業的越來越重視,我們看到了神威太湖之光、我們看到了華為海思的進步、我們看到了龍芯在不斷努力,整個行業需要持續的投入和努力,才能縮小差距。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AI晶元、神經網路晶元、異構計算對傳統的ISA和微架構並不過分依賴,我們有在新領域突破的空間;隨著製程逐漸接近物理極限,在碳納米管、光硅IC等新材料上,我們也有後來居上的可能性。

六、最後,也可能是最重要的

這兩天我瀏覽微博和朋友圈文章中的留言,發現大量的留言轉發諸如投錢到xx產業為什麼不投入到IC領域,共享單車不如集成電路重要為什麼要支持,戲子當道全民娛樂無心科研等等,這類言論甚囂塵上。

我不太懂經濟,雖然我非常熱愛半導體行業,但是我更清楚,沒有經濟基礎,何談半導體的發展和投入?產業的升級和轉型是國家戰略,經濟的發展不能一蹴而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支撐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和投入的,所有行業都互為支撐和互補,不存在xx行業不如IC領域,國計民生的每個行業,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共享單車、外賣、電子商務這些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和半導體行業的科研創新、技術創新都是同等級別的,沒有高下之分,我們需要科研創新,也需要商業模式創新,缺一不可;某綜藝節目去航天部門參觀,帶動了觀眾對於航天事業的熱情和興趣,泛娛樂化是人性使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興趣的起點不能太高,如果娛樂化能降低這個起點門檻,喚醒更多的興趣,我們何必在意這個達到目的的手段呢?黑貓白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非好極壞的二元論,不光傷害其他行業,也會傷害半導體行業。

半導體行業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領域,浮躁是專業研究的大忌,這個領域需要持續的沉澱、長期的投入、不斷的失敗和長期沒有所謂成果的忍耐,中興事件再一次提醒和警示我們要更多的投入和推廣,希望這次事件能成為中國半導體行業的轉折點,希望有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人能長期關注或投身於這個行業,而不是曇花一現,熱度褪去,危機猶在。

最後,衷心祝願中興、國內所有IC企業和中國半導體行業能平順度過此次危機,自強不息,越來越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遠客說 的精彩文章:

TAG:遠客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