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軟翻譯使用AI來打破智能手機上的語言翻譯障礙

微軟翻譯使用AI來打破智能手機上的語言翻譯障礙

AiTechYun

編輯:nanan

微軟將其神經網路翻譯技術融入缺乏AI硬體的智能手機,該應用程序現在可以為iOS、安卓和亞馬遜Fire設備提供更高質量的神經網路翻譯服務。

4月21日開始,更新翻譯器應用程序的用戶可以使用Android操作系統和iOS設備,且支持下載AI的翻譯包,這一功能以前僅適用於中國設備製造商華為的幾款智能手機。

2017年,微軟與華為合作推出可下載的神經機器翻譯程序包,該應用程序使用了華為Mate 10處理器,以及後來的「Honor View 10」,以便在沒有互聯網連接的情況下提供更快更準確的翻譯。現在,這一功能正在向iphone和安卓設備進軍,但其卻沒有專門的AI晶元。

微軟機器翻譯合作夥伴研究經理Arul Menezes表示,他的團隊「已經找到了如何在沒有專門硬體的情況下運行神經機器翻譯。」設備上的神經網路需要CPU和GPU的支持,而讓這項技術在手機上工作一直是一個挑戰。

微軟開始著手改進其AI演算法,以增強公司與華為聯盟的優勢。該公司還開發了NEON的處理能力,NEON是Arm-based移動晶元組中的一種SIMD(單指令多數據)擴展,可使最近推出的Android智能手機以及iPhone 5S及以上版本能夠運行Translator的新離線語言包。

在質量和速度方面,新翻譯器離線包提供的翻譯「將非常接近我們的在線服務」,Menezes保證道。由於用戶通常使用該應用來翻譯單詞或短語,而不是冗長的文本字元串,因此大多數用戶將無法區分基於雲端和本地翻譯的區別。

Menezes表示,總體而言,微軟神經網路翻譯技術的在線和離線功能將比過去的機器翻譯方法更快、更流暢。「在過去的幾年裡,由於機器學習和神經網路,我們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他說。

此外,新的語言包佔用更少的移動存儲空間。對神經機器翻譯的轉變使翻譯包的大小減少了50%。

Android開發者也希望將新神經網路翻譯功能添加到自己的應用中。

使用Android的綁定服務技術(允許一個應用程序與另一個應用程序在幕後進行交互),開發人員可以將Translator的離線和神經機器翻譯融入到他們自己的應用程序中,並添加一些額外的代碼。

如果該設備連接到互聯網,則翻譯器將從Microsoft Azure上的相應服務中獲取翻譯。對於最終用戶,Menezes承諾無縫體驗,「無論你是在線還是離線」。

Android開發人員的新本地翻譯功能目前正在測試中,預計將在90天內推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TechYun 的精彩文章:

高通公司推出專為物聯網邊緣計算而設計的視覺智能系統晶元
業內推出首個集成式AI-Based基礎架構,旨在大規模部署深度學習

TAG:AiTechY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