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一等獎項目打破了功能性乳製品的國外技術壟斷

這個一等獎項目打破了功能性乳製品的國外技術壟斷

在2017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浙江工商大學和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大學共同完成的「功能性乳酸菌(產細菌素、B族維生素等)在乳製品產業化中的應用」項目獲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該成果重點突破了乳製品發酵的菌株資源和工藝關鍵技術瓶頸,提升了我國乳酸菌發酵飲品的核心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整體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乳製品是功能食品的主要部分,是平衡膳食中天然高營養的成分,在乳製品中設計和開發新的功能性意味著修飾和豐富健康天然屬性。功能性是未來食品行業發展的趨勢,目前,歐美國家功能性發酵乳製品發展較快,而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尚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乳酸菌發酵乳製品產品。

為打破該局面,在國家和省科技項目的支持下,由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副院長顧青教授牽頭,成立「功能性乳酸菌(產細菌素、B族維生素等)在乳製品產業化中的應用」項目,該項目立足適合中國人群營養健康特徵的功能性乳酸菌菌種篩選、關鍵技術和生產應用體系創製,歷經十餘年產學研聯合攻關,選育獲得產新型細菌素、B族維生素、降膽固醇等益生乳酸菌優質菌種,實現功能性發酵乳製品的規模化、產業化生產。

作為該項目的第一完成人,顧青告訴記者,該項目從菌種資源豐富的13個省和自治區取樣採集傳統發酵乳製品、發酵果蔬、發酵肉製品及新生嬰兒糞便等樣品1000餘份,分離、鑒定、保藏了6個屬,18個種的共1035株乳酸菌,創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功能性乳酸菌菌種資源庫。「項目組探明了新型細菌素和產葉酸乳酸菌的功能作用,開發了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富含天然B族維生素、細菌素等乳酸菌的健康食品,可用於改善人腸道微生態、慢性腸炎以及維生素缺乏症。」這項成果為今後功能明確的發酵乳製品產品開發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本項目乳酸菌所產的功能因子均為天然產物,替代了國外產品外源添加化學合成功能因子的方式,產品更加安全綠色。」顧青表示。

顧青教授

此外,項目組原創性地構建基於熱輻射隧道冷凍乾燥的直投式發酵菌劑製備新工藝,將乳酸菌凍干時間從原來的96小時減少到48小時,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得凍干存活率大於70%,活菌數達1012CFU/g。

「不僅如此,我們研製開發了智能化收集系統,通過智能粉碎、真空吸料,減少了二次污染的風險,解決了產業化製備中的關鍵技術,實現了菌劑製備的國產化,替代了進口。」顧青告訴記者,項目組建立了乳酸菌發酵乳飲料高熱穩的清爽型酸性穩定體系、功能活性因子的穩定性控制體系,發酵乳飲料顆粒均呈親水流體態,穩定性好,產品營養,質量更佳。

該項成果也是校企合作的優秀範例。項目組完成單位之一娃哈哈集團過去幾年來,加大了生物科技研發投入,並積極跟浙江大學、浙江工商大學等國內外高校進行合作,特別在益生菌領域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建成了亞洲最大的益生菌生產工廠和智能化生產線,為下一步進軍健康保健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項目組在國家級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專利保藏15株菌株,並在NCBI註冊3株全基因組序列,已授權發明專利5項,在重要期刊發表50餘篇論文,成果成功實現產業化,近三年實現銷售收入23.2億元。

來源:科技金融時報(記者 王菁)

編輯:王姝

校讀:章曉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金融網 的精彩文章:

當人工智慧應用於醫療影像診斷……
姚力軍:要做全球第一的「中國芯」

TAG:科技金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