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艾灸治療產後缺乳取穴和方法

艾灸治療產後缺乳取穴和方法

產後缺乳是指產婦產後乳汁甚少或完全無乳,又稱為「乳汁不足」。引起缺乳的原因有營養不良或精神恐懼或抑鬱;或嬰兒哺乳不當,哺乳次數太少或乳汁不能排空等;或由於乳腺發育不良、胎盤功能不全等多種因素引起。

什麼是產後缺乳

中醫認為乳汁由氣血化生,賴肝氣疏泄與調節,故缺乳多因氣血虛弱、肝鬱氣滯所致,也有因痰氣壅滯導致乳汁不行者。缺乳首辨虛實。虛者,乳汁清稀,量少,乳房鬆軟不脹,或乳腺細小;實者,乳汁稠濃,量少,乳房脹滿而痛。治療缺乳以通乳為原則,虛者補而通之,實者疏而通之。

中醫稱產後缺乳為「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諸病源候論》有「產後乳無汁候」,《經效產寶》有「產後乳無汁」方論。

辯證施灸

一、氣血虛弱型

證見:產婦哺乳時,乳汁不充或全無,不足以餵養嬰兒;乳汁清稀,乳房不脹而軟。惡露量多或不止,面色少華,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白或胖,苔白,脈細弱。

1、乳根穴

【功效】燥化脾濕

乳根穴於人體的胸部,當乳頭直下,乳房根部,當第5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2、膻中穴

【功效】舒心清熱

膻中穴位於胸部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與胸骨中線的交點處。

3、肝俞穴

【功效】散熱化血

肝俞穴位於背部,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左右各有一穴。

4、少澤穴

【功效】開竅泄熱、利咽通乳

少澤穴小指尺側指甲角旁0.1寸。

以上穴位,使用初陽艾灸儀施灸,建議1天1次,每次2~3個穴位,每穴灸30~40分鐘,10天為1個療程。

「艾」心小貼士

讓寶寶多吮吸是催奶的最佳方法,因為吮吸的過程能夠促進乳母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能促進乳汁的合成和分泌,所以只要寶寶想吃,就應該餵奶。

多喝水和清淡的粥湯。乳汁中接近90%都是水分,所以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利於奶水的合成和分泌。

多吃些魚蝦、畜禽瘦肉、蛋、奶和大豆,這些食物是可以提供大量優質蛋白的。 (例如鯽魚湯)

多休息。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利於激素平衡,激素平衡有利於奶水的合成和分泌。

減壓放鬆。當放鬆的時候,副交感神經興奮,而副交感神經的興奮可以促進乳汁分泌。

⊙註:本文內容僅作為普及中醫知識,如有需要謹遵醫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氏風采 的精彩文章:

身體向後彎一彎,減少腰背臀的酸脹
豐隆穴的取穴方法和治療病症

TAG:龍氏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