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試論閩台粘氏的源流、分播及其族親交往

試論閩台粘氏的源流、分播及其族親交往

試論閩台粘氏的源流、分播及其族親交往

李照斌

摘 要:閩台粘氏是稀有姓氏,始自金源,複姓完顏氏,奉完顏宗翰為一世祖,奉博溫察爾為入閩肇基祖。粘氏元末入閩,至清代分播台灣,是閩台族姓血脈相連的典型代表。兩百多年來,閩台粘氏族人跨越海峽,尋根謁祖、編修宗譜、往來熱絡,彰顯閩台地緣近、血緣親、法緣久、商緣廣、文緣同的內在聯繫。結合館藏閩台粘氏族譜及相關歷史典籍、地方文獻,對粘氏姓源、入閩播遷、渡海遷台及宗親交流等問題進行系統梳理兼具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粘氏 源流 分播 交往

福建粘氏和台灣粘氏肇源於金,同是東北女真族的後裔。他們一脈相承,具有相同血緣,祭祀共同祖先。在族群的繁衍過程中,粘氏族人經過幾次重大遷移。金元時期受政治因素影響,不斷遷移,至元末粘氏先祖博溫察爾為躲避戰亂自山西遷至東南一隅的福建泉州。迨至清代則從經濟因素考慮,又有部分粘氏族人渡海遷居台灣,傳衍至今,人數已達萬餘眾,遠遠超過福建粘氏人口數量。兩百多年來,閩台粘氏族人跨越海峽,尋根謁祖、編修宗譜、往來熱絡,彰顯了閩台地緣近、血緣親、法緣久、商緣廣、文緣同的內在聯繫。本文基於閩台粘氏族譜及相關史料,藉以研究和了解閩台粘氏的源流世系、入閩居台後的發展演變以及兩岸族親的交流交往和文化傳承。


一、閩台粘氏源流

粘氏源自女真。女真是我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曾生活於松花江、黑龍江、長白山及沿日本海、鄂霍茨克海一帶。《金史·世紀》載:「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長白山,混同江即黑龍江,所謂『白山、黑水』是也。」《金史·本紀第一·世紀》,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1頁。閩台粘氏,本複姓「完顏」,奉完顏宗翰為始祖,與建立金朝的完顏阿骨打系出同門,在烏古遒(景祖,亦作烏骨道)以前為共祖,其先後分支。完顏宗翰,是金景祖烏古遒的曾長孫,金韓國公劾者的長孫,國相撒改的長子,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長侄,金初女真族完顏氏中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謀略家,大金國文武雙全的開國元勛,在《金史·列傳十二》有記載。同時,在《潯江粘氏族譜》中「潯江粘氏家譜世系紀略」亦有詳細記載:

宗翰(1080-1137),本命粘沒喝,漢語訛為粘罕,姓完顏,為國相撒改之長子,後因宗室浩大,子孫即以祖所名為氏,是為粘氏一世祖。宗翰公秉性剛直,膽略過人,年十七,軍中服其勇,佐金太祖征伐遼國,經略夏國,屢建奇功。太祖常謂之曰:「汝計議多合朕意,宗室中雖有長於汝者,若謀元帥,無以易汝」,親酌酒飲之,解御衣衣之。太宗即位,尤見親任,領左副元帥伐宋,歷經戰伐,俱獲全勝,封國論右勃極烈兼都元帥,賜鐵券,賞資甚厚,太宗久虛儲位未立意,宗翰委曲調護,極力贊成,以定熙宗之位。熙宗即位,拜太保尚書令領三省事,封晉國王。天會十四年死,年五十八。追封周宋國王。正隆二年例封金源郡王。大定年間改贈秦王,謚桓忠,配享太祖廟廷。史稱宗翰內能謀國,外能謀敵,有古名將之風焉。子二人:真珠、割韓奴。引自《潯江粘氏族譜》複印件,中國閩台緣博物館藏。

其中,《金史》卷74《列傳十二》與《潯江粘氏族譜·潯江粘氏家譜世系紀略》對完顏宗翰後嗣記載不盡相同,《金史》中「孫秉德、斜哥。秉德別傳」,而族譜則明確記有「子二人:真珠、割韓奴」。關於這一點,張泰湘、張弢在《關於粘氏家族研究中的幾個問題》也有不同看法。此問題筆者僅提出,不在此文展開論述。

「姓」是用以明自身所由出,非不得已,都不會輕言改姓。粘氏祖先之所以將女真貴族之「完顏」複姓改為「粘」姓,自當有其考量。目前,有關閩台粘氏的由來,說法不一:

一是為族譜所述。公元1149年,海陵王完顏亮弒殺熙宗奪位自立為王。因完顏亮殘暴肆虐,殺戮宗室,為避奪權猜疑的糾葛,二世祖完顏真珠及其弟割韓奴共同商議,決定以父粘沒喝的名冠為姓,即改宗族複姓完顏為粘,表明無爭奪皇位之意,後裔孫均以粘為姓。這一說法,為筆者目前所見閩台兩地粘氏族譜的共同表述,也為閩台兩地粘氏族親共同認可。

二是將「粘」姓由來解釋為「適應」。朱則奎《姓氏簡介》將「粘」姓由來解釋為「適應」,歸於「他族系定居中土,逐漸漢化,為適應環境,多改漢姓,……粘罕改為粘」。朱則奎:《姓氏簡介》,台北:編者發行,三民書局經銷,1991年,第7頁。

三是為金亡改姓。「始祖粘沒喝,亦譯粘罕,金宗室也(俘徽欽二帝北去的就是他)。六傳至粘合重山,金亡後,改事元為顯官,元史有傳,其子孫遂以先祖之名為姓。」朱維干:《福建史稿》(上冊),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66頁。

有關粘氏由來還有其他說法,限於篇幅,亦不再贅述。不過,從完顏姓到粘姓,似可視為女真權貴漢化與平民化的歷程。


二、粘氏入閩分播

隨著金朝政權的發展,宗翰的後裔不斷南遷,亦即由東北進入華北,再進而南遷。粘氏宗族進入福建則始於第八世的博溫察爾。博溫察爾是元朝魏國公粘氏七世祖南合之子。有關南合的記載,《元史·列傳三十三》有傳,附於粘合重山之後,記有:

(太宗)十年,詔其子江淮安撫使南合,嗣行軍前中書省事……中統元年,兩遷宣撫使。明年,授中書右丞、中興等路行中書省事。三年,遷秦蜀五路四川行中書省事。……明年,授中書平章政事。四年,病卒。封魏國公,謚宣昭。子博溫察爾,知河中府。《元史》卷146《列傳三十三》,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2306頁。

關於博溫察爾史書記載不多,由粘南合傳中得知「知河中府」。在粘氏族譜雖有記載,亦是不太詳細,既沒有其生卒年月,也沒入閩具體時間。現援引兩例族譜的記錄。

《潯江粘氏族譜》中「潯江粘氏家乘·紀略世系」記載:

博溫察兒(爾),南合公之子也,知河中府。舊譜遭倭亂散失,政績事迹莫考,聞之故老,謂公因世亂流寓江南,遂浮海抵泉,居晉江永寧楊丹,公歿,遂葬於本山。引自《潯江粘氏族譜》複印件,系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收藏。

《潯海粘氏家譜》已有記載且相對較為詳細:

稽諸史,當時故老稱察兒(爾)公由海島至永寧登岸,駐郊,遂卜居揚丹。永寧與潯美皆屬濱界波濤,故子壽子祿後居潯美場,派贅陳坑、山柄,而揚丹廬墓獨在。故迄今鄉人稱為「番人墓」,且呼吾姓「粘」而訛為「念」氏者,以粘不載姓氏之傳,又系元之衣冠故也。由此觀之,察兒公墳在揚丹,而妣分葬南安垵,則揚丹近處尚有一墳,當時故老稱察兒(爾)公父子。葬所不甚相遠,明是子壽公妣之墳矣。引自《潯海粘氏家譜》複印件,系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收藏。

博溫察爾墳墓至今尚存,在今石獅市永寧鎮楊丹村(石獅市原屬晉江,1987年從晉江市析出)。粘氏族譜中的「潯江」「潯海」,即現在的晉江衙口村,是粘氏入閩肇基地。博溫察爾是福建、台灣粘氏的共同始祖。

至於博溫察爾入閩具體時間,據現有資料尚無法考證,據推測應為元朝末年。依據主要有四:一是從粘博溫察爾為河中知府的時間來看,是在元兵攻下河中府之後,即金正大八年(1231)之後。《金史》和《元史》都有河中府被圍攻的記載。《金史》卷17《本紀第十七》記載:「十二月己未,葬明惠皇后。河中府破……」《金史》卷17《本紀第十七》,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254頁。這與在《元史·太宗本紀》記載窩闊台攻陷河中府的時間相同,即「冬十月乙(酉)〔卯〕,帝圍河中。十二月己未,拔之」。《元史》卷2《本紀》第2《太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20頁。再加上,博溫察爾系粘氏第八世,前面已有第六世粘合重山和第七世粘南合都在元朝任職,根據代際間隔和年齡推算,博溫察爾任職「河中知府」的時間差不多應在元早中期了。二是從粘博溫察爾的姓名特徵上看,與元代蒙古人的名字頗為相似。三是博溫察爾次子子祿,其遺像乃「系元之衣冠」。四是從族譜中記載「公因世亂流寓江南,遂浮海抵泉」。

同時,由史料可知,元朝末年政治腐敗,天下大亂,各地起義軍風起雲湧。這種社會動蕩局面,必然促使人民尤其權貴達人紛紛躲避亂局。此時,博溫察爾帶領家人及族親先遷居「江南」,再從「江南」「浮海」南遷至當時社會相對安定的晉江永寧一帶,亦是合情合理。

據《潯江粘氏家譜》記載,八世祖博溫察爾有三個兒子,即長子粘子壽、次子粘子祿、三子粘子正。其中,子壽、子祿二子均傳有後代,並為泉州、晉江、南安各地粘氏分居啟祖,而子正事迹不詳,「或謂絕,或謂外出」。根據族譜記載摘錄部分粘氏後裔分播情況:

九世粘子壽公,粘博溫察兒(爾)公長子。子二人:長子粘義奴分居晉江陳坑,次子粘鳳奴住居晉江衙口鄉,即為潯美諸派之祖。

九世粘子祿公,博溫察兒公次子。官評事郎,姚慈順孺人鮑氏,墓在田頭村,生子保遂,即為泉城諸派之祖。

十二世細公(1439-1504)添奇公次子。字尚欽,號素齋公,明贈官監察御史,生子四人。子:炯、輝、燦、耀四人,女一,俱周出。是為泉州郡城肇基之祖。

十二世赫公,字邦允,號逸齋。克定公子也。……生子三人,分三房。至今子孫猶在潯美、竿柄、許婆庄,及南安浯坑蕃衍住居,皆公一支之派也。參見《潯江粘氏家譜》複印件,系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收藏。

明代中葉以來,由於倭患等原因,另有部分粘姓族人或遷泉城、南安,或遷到福州、廈門、三明、漳浦,或遷台灣地區,或遷東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尤以台灣最多。

入閩粘氏族人在福建遷徙的範圍並不大,基本上以晉江衙口為圓心向四周分播,而且保持著聚族而居的習慣,整體呈現出大集中、小分散的特點,多分布於晉江、南安及泉州城區。黃英湖先生根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在《粘姓:河山衍慶 恆忠呈祥》一文中,對福建各地的粘姓人口分布情況有詳細統計:晉江市有900餘人,其中晉江龍湖鎮衙口村是福建粘氏的開基發源地,全村粘姓46戶,250多人,又有該鎮粘厝埔超過500人;南安市有1100多人,其中南安霞美鎮梧坑村的粘姓人口泉州最多,多達1000多人;泉州市區500多人;石獅市有40多人;另外,在福州、廈門、三明、漳浦等地也有100多人,全省總計有2640人。參見蔡干豪主編:《閩台百家姓》,福州:海風出版社,2011年,第768頁。雖然這一數據不是當前最新統計結果,但考慮到粘氏族人的人口基數不大及人口自然增長率,其人口總數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


三、粘氏遷徙台灣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統一台灣,第二年便開放海禁,福建民眾遷台者眾多,出現了「流民歸著如市」「內地入籍者眾」的現象。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福建人稠地狹,耕地不足,在人口與土地的壓力下,在海禁取消後,紛紛渡台闖蕩,尋求新的生活家園。清初,福建人口快速增加,特別是雍正至乾隆、嘉慶年間。雍正二年(1724)福建人口數為1,429,203人,乾隆十四年(1749)暴增至7,620,429人,五十一年(1786)再跳升為12,809,000人;迨至嘉慶二十五年(1820),已達16,067,000人。陳景盛著:《福建歷代人口論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7-108頁。另一方面當時台灣雖有所開發,但主要局限在府城(今台南)為中心的一帶,還有很多地方尚未開發。再加上台灣為海島,富魚鹽之利,海運便利,商機廣布,田土肥美,自然吸引貧困或具冒險性格的民眾遷移前來。正是在這種推力和拉力的相互作用下,台灣成為中國大陸特別是福建過剩人口的出路之一,尤其是閩南的漳、泉二州,因為距台近,就近渡台者多,而成為台灣早期移民的主力。

在這為數眾多的移民者中,也包括福建粘氏族人。早在明朝末年,粘姓便有人闖蕩台灣。根據收錄於《閩台關係族譜資料選編》的《潯海粘氏秉珂公派私譜》記載,第十五世、爾五三子「三昂居台灣」。庄為璣、王連茂:《閩台族譜資料彙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 頁。明代就此一例,族譜世系中既沒有進一步的說明,也缺乏相關資料佐證,有待查考。清初康熙年間開始,部分原居於泉郡的粘氏族人浮海渡台,當時,晉江衙口人施琅將軍率水師攻克台灣,就有一些粘姓子弟隨軍前往。此外,台灣統一後,個別有功名的粘氏族人被派到台灣任職。從乾隆年間開始,粘氏便有較多的族人前往台灣守土、開發墾殖、經營,以乾隆末年最多。他們或兄弟同行,或攜妻帶子舉家渡台。這與歷史上雍正、乾隆、嘉慶年間是大陸移民台灣的重要時期,特別是乾隆末年、嘉慶年間是大陸民眾遷台高峰是一致的。說到這裡,還有一個因素不得不提,即開放鹿港與蚶江對渡。乾隆四十八年(1783),閩浙總督富勒渾奏請開放蚶江港口,並將台灣理番同知移往鹿港,以便人民渡台;乾隆五十一年(1786),鹿港與蚶江對渡正式開放。這也給粘氏族人遷台提供了最為便捷的路線,因為東南沿海移民「橫渡台灣海峽到台灣拓墾,就航行路線長短言,泉州與鹿港的距離最近」施添福:《鹿港鎮志·地理篇》,彰化:鹿港鎮公所,2000年,第115頁。。自晉江經由鹿港上岸,進入台灣,是客觀條件造成的形勢;上岸後的遷移與定居,則是主觀考量後的選擇,晉江濱海氣候、環境條件相近的彰化福興地區則被選為粘氏的落腳安身之所。

在泉州、台灣的粘氏族譜中有眾多關於粘氏族人向台灣遷徙的記錄。

《潯海粘氏家譜·秉珂公派下私譜》中的記載:

延璋,派居台灣。

德路,字汝陸,號平庄,祖遜四子。生乾隆癸未,卒乾隆戊申,年二十六,歿於台,遂葬焉。

德江,字汝山,號篤河,祖遜六子,生乾隆庚寅,卒嘉慶乙亥,年四十六,葬在小擺水。妣氏諱林娘,號順懿。生乾隆壬寅,卒嘉慶丁丑,年三十六,歿於台鹿仔港,遂葬焉,嗣男一:奕山。

奕祥,德亨公之子也。生乾隆十五年庚午九月念四日巳時,卒乾隆四十八年癸卯三月初九日辰時。葬在台灣。娶許氏。

奕素,德建公長子也。生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十月廿五日辰時,卒嘉慶七年壬戌三月初九日午時,卒於台灣。

奕蔌,號質源,德豹長子。……久游台地,百計營謀。……遂於邸處娶某氏,生子名虎,厥後妻子相繼而歿於台。……公生乾隆癸丑,卒同治戊辰,葬本山看山寮口。

世牽,字汝連,號舜綿,德政四子。生乾隆戊寅,卒嘉慶丙辰,年三十九,歿於台之竹塹,遂葬焉。

世連,奕仲長子,生乾隆癸卯,卒在台。承繼孫芳班。

世磨,奕仲四子,生嘉慶乙丑,卒在台灣。

粘世本,乾隆年間與粘世約往台灣經商,嘉慶元年死於台灣竹塹,葬於當地。引自《潯海粘氏秉珂公派私譜》複印件,中國閩台緣博物館藏。

《南潯粘氏皆山家譜》中的記載:

思按,字子,號學驥,一名德光,文燧公次子也。生雍正辛亥年十二月初五日亥時,卒乾隆乙亥年九月初二日辰時,往台灣羅漢門汛,正寢聘梁氏主內,妣劉氏生卒失紀。

傳江,字宗於,號匯川,一名海舍,同知五品銜,累封修職郎。世水公長子也。……因父老且冢,子當佐家政,棄學就商。……無如為甲第祖祠事侮於勢豪,挈眷渡台灣,九年設教於三板橋鄉,講善學於艋舺街,化及鄉人能知禮讓。時法夷人寇台灣,公參贊戎行,有勞功績,即由軍功保舉同知銜。

冠文,字巽音,一名金鳳,號伯山,增共生,傳江公長子也。公生於咸豐戈戊子四月十七日寅時。……因甲第祖祠事侮於勢豪,隨父挈眷渡台施帳設教,弟子彌眾。浚九年,父移眷歸泉,公仍台灣設教。……曾任台北淡水縣幕賓。迨乙未年台灣割與日本,公即圖歸。奈因家計清貧,謀供菽水不得以,再偕諸友渡台,幸而得有機會任《新報社》。……奈天不假年,竟於光緒甲辰年正月初七日辰時病卒於台,年四十七。……文在台辦理喪事,當其時台友門生等送葬以數百計,是其忠厚可知。引自《南潯粘氏皆山家譜》複印件,中國閩台緣博物館藏。

台灣《粘氏源流·渡台開基族譜》中的記載:

乾隆五十三年,德字輩粘尚,四十一歲,偕妻歐氏並帶五子,合家七口渡台經商,順請祖居地鎮宅之神,丁府千歲為渡台開庄保護神,從衙口移居彰化縣福興鄉建立粘厝庄,即今頂粘村,為開基始祖,至今傳九代。

乾隆五十五年,第二十二世德字輩粘粵(妻庄氏京早故,再娶張氏罔,時廿三歲)與其弟粘恩(妻周氏涼,時廿一歲),粘×(三弟渡台後逝世,名不詳),背帶祖父母及父母木主兩座,由今龍湖鎮粘厝埔遷入台灣,於彰化縣福興鄉建立粘厝庄,今廈粘村,為開基始祖。

二十二世粘萬頓時渡台的人物之一,據其後世子孫抄錄神主牌發現,渡台者應是萬頓之子粘才秉。

第二十五世粘干於咸豐四年(1854),獨自渡台謀生,時年28歲,先到鹿港,旋移居福興。引自《粘氏源流·渡台開基族譜》複印件,中國閩台緣博物館藏。

由上可看出,住居晉江的粘氏族人遷台以乾隆末年為多,就世系言,則以二十二世為多。同時,粘氏族人在移居台灣的過程中,奉粘尚、粘粵、粘恩被為粘氏渡台開基祖,聚族而居在彰化福興鄉,並以姓氏作為村落名稱,即「粘厝」。這在道光年間《彰化縣誌》中亦首先出現了「粘厝庄」的記載。冠姓村落「粘厝」的出現,反映彰化的福興地區成為粘氏宗族最大的聚居地。這種「同族的人在同一環境中長大,是彼此互助與共同防禦外敵最自然、最直接的社會凝聚單位」。陳紹馨:《台灣的家庭、世系與聚落形態》,載《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第466頁。同時,「這種(冠姓)地名是同族部落一度存在的證據,而同族部落是社會發展過程中一種相當重要的類型。」陳紹馨:《台灣的社會變遷》,載《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第497頁。這也說明粘氏族人在福興鄉的拓殖已具有一定規模,由於人口繁衍增多,後「粘厝村」又發展分為「頂粘」村和「廈粘」村,每村都有三千多人,並向鹿港及台中、台北、高雄、屏東、花蓮、台東、南投、嘉義、台南、基隆等全台各縣跨越遷移。據不完全統計,台灣粘氏人口有近萬人。

四、閩台粘氏族親交往

「木有本,水有源」。閩台粘姓宗親非常重視自己的祖源,編修宗譜、謁祖尋根、造福桑梓,使兩岸粘氏族親交流互動頻繁。

編修宗譜。粘氏入閩後,其子孫後裔受閩南漢文化影響,從明朝中期以後為了追源溯流,緬懷祖先,開始著手編纂族譜,藉此形成宗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粘氏宗譜始修於明嘉靖年間,由十三世粘燦修纂《潯江粘氏族譜》,後因故遺失部分。明隆慶二年(1568),十五世粘鍾德,將遺失的部分補全。清順治八年(1651),十六世粘本盛訪北方武邑、邢台、臨汾、洪洞五世以上諸同宗,合修成全冊。康熙四年(1665),粘本盛的兒子粘士麟又「輯修武邑世系」,合一冊,基本完成了粘氏族譜的藍本。因兵災前譜多毀,康熙年間,十九世定候公與族中叔侄兄弟多人共相修譜。至乾隆十五年(1750),二十世誠齋公,舉族合修,《潯江粘氏族譜》終於告成。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修有《潯海粘氏秉珂公派》軍族譜抄本。1933年,二十五世衙口粘傳仁、粘傳北主持續修族譜,從一世祖至二十六世「芳」字合成一冊族譜。

而台灣粘氏自二十二世渡台住居彰化福興鄉頂、廈粘村,至20世紀初台灣粘氏人口已逾萬眾;由於沒有族譜,各自謀生,散居台灣各地,由親而疏,如一盤散沙,後著意到晉江尋根求譜。1923年,台灣鹿港天后宮到福建湄洲進香,二十六世粘芳模不辭辛苦,特地至祖地衙口拜祠,又趕往永寧楊丹謁祖墓,並託付傳仁抄錄族譜。十年努力,傳仁將抄錄《潯江粘氏敦業公派下家譜》傳回台灣,使台灣各支系自編的家譜得以承接大族譜,《粘氏源流渡台開基祖族譜》的撰寫也得以功成。二十六世粘芳模到福建晉江尋根求譜的感人肺腑之舉,曾在《參考消息》1978年12月5日報道。

謁祖尋根。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兩岸阻隔,每逢春冬祭日,台灣粘氏族人隔海向西遙祭祖宗。1974年在廈粘村自建「粘氏宗祠(桓忠堂)」。1988年5月至8月台灣粘氏宗親會長粘火營兩次組團18人到晉江衙口謁祖認親,同敘族誼、宗親和鄉親,商談修復宗祠以及位於永寧楊丹的八世祖粘博溫察爾墳塋事宜。1989年台灣宗親粘諸省3人捐資1萬元,永寧楊丹入閩始祖墳修復。1993年,粘火營不顧年邁體弱,第三次率台灣到衙口商議修建衙口「粘氏大宗祠」,並逐一拜望浯坑、粘厝埔、泉州、山柄等處的族親。粘火營先後共計23次往返閩台之間。1995年農曆二月宗祠重建落成並命名「閩台粘氏大宗祠」,台灣宗親粘明隆、粘合興率兩個團135人回衙口祖地參加慶典。後來,閩台粘氏在尋根中發現自己的族源之根在金上京,即金源故地阿城,閩台粘氏大宗祠理事會、台灣粘氏宗親會、晉江粘氏宗親會等多次組團參加「金源文化節」,拜謁金太祖陵、完顏宗翰家族墓地。台灣粘氏宗親會會長粘銘先生曾於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先後四次組織台灣粘姓宗親參加「金源文化節」,為金源文化的挖掘和開發、弘揚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閩台大宗祠理事會、晉江粘氏宗親會也先後多次組織泉州、晉江、南安粘姓宗親赴阿城拜謁金太祖陵、完顏宗翰墓地家族,積极參与金源文化的弘揚和探究。

造福桑梓。除了在族親方面合作外,兩地粘氏宗親開始合辦企業,協助福建粘氏宗親發展經濟,把粘氏的宗族文化、祖地文化與東北地區的金源文化緊密結合起來。2004年,粘銘先生率台東、彰化等地的台灣粘氏宗親32人回到衙口祭祖,並成立閩台粘氏大宗祠理事會和基金會。2005年,粘銘先生出資捐建位於阿城的金上京博物館前的粘氏廣場及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及粘氏一世祖粘罕(完顏宗翰)騎馬銅像,更於博物館內捐建粘氏後裔廳。

200多年來,以永寧博溫察爾墓、衙口宗祠、粘氏族譜三大宗族維繫標誌,將閩、台及各地粘氏的宗族感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閩台兩地的粘氏宗親相互牽掛,情緣深長,共同譜寫出許多令人感動的篇章。為了讓更多的觀眾了解完顏粘氏的起源、發展、播遷、發展歷程以及兩岸粘氏宗親共同尋根、訪源、謁祖,同敘族誼、親情、鄉情場景,2013年11月,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閩台粘姓大宗祠、台灣粘姓宗親會在台灣彰化福興鄉共同舉辦了「閩台粘氏歷史文化巡展」;2015年6月,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金上京歷史博物館、閩台粘氏大宗祠理事會又在金代故都阿城聯合舉辦了「閩台粘姓歷史文化巡迴展」,兩岸粘氏族人歡聚一堂,共同追念祖先創業歷史,暢談未來團結髮展宏圖,引起普遍關注與良好反響。在交流中,一位台灣粘氏鄉親用風箏來比喻他們與大陸祖國的關係。她說,「宗親每一次交往,必將使這條風箏線更加堅韌牢固。」

綜上,姓氏和宗族雖然繁雜,但福建和台灣作為中原漢族移民南遷而先後相沿形成的移民社會,有著因襲關係與共同的地方特色,而閩台粘姓就是其中典型代表。筆者以閩台粘氏族譜為線索,配合查閱有關歷史典籍、地方文獻,釐出了粘氏源流世系,再現了粘氏族人入閩遷台的歷史軌跡,清晰地梳理出了閩台女真後裔完顏粘氏的流衍情況。同時,因受閩南漢人文化的影響,粘氏族人極為重視族譜的編修。反過來,族譜對閩台粘氏族人的意義也非同一般,不僅體現了福建移民對開發台灣的貢獻,而且彰顯了閩台兩地人民血濃於水的關係。正如《粘氏源流渡台開基族譜》序言中說:「編纂渡台族譜目的之一,便於日後回大陸福建祖地接根。」因為「血統是最有力的證據是族譜,在台灣每一個家族譜,都記載這一個家庭從中原因歷代的變故遷徙南移等史實」引自《粘氏源流·渡台開基族譜》複印件,中國閩台緣博物館藏。。簡單樸素的一句話,飽含著對先人故土的深情,見證著兩岸粘氏同根的血脈情緣,續寫著兩岸粘氏宗親的骨肉親情,也必將會推動兩岸的互助與合作。敬宗尊祖作為植根於兩岸同胞的共同血脈和精神,已紮根於我們共同的歷史和文化,誰也拆不開,誰也割不斷。

作者簡介:李照斌,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館員,研究方向:閩台文化、民俗文化;福建,泉州,362000。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劉亞洲上將:你以為在歌頌光明,卻帶來千年黑暗
金代女真婚姻禮俗探源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