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隨理三假,起見起假

隨理三假,起見起假

2018 / 4 / 19 一百零九期

但此名通用,不獨在小乘,大乘亦名三假。附無明起,如幻如化;但有名字,實不可得。鏡中,能成之四微尚不可得,況所成之幻柱?柱尚不可得,況歷時節「相續」,以幻化長短「相待」,寧復可得?舉易況難而明十喻。「即色是空,非色滅空。」即此義也。是名大乘隨理三假。

又,《釋論》明三種有:相待有、假名有、法有。

「相待有」者:長因短有,短亦因長。此、彼亦爾。物東則以此為西;在西則東。一物未異,而有東西之別。有名無實,是為相待有。

「假名有」者:如酪色香味觸,四事因緣和合,故假名為酪。雖有,不同因緣之有;雖無,不如兔角、龜毛之無。但以因緣和合故有,假名為酪。又,如極微色、香、味、觸,故有毛分,毛分故有毳,毳故有[疊*毛],[疊*毛]故有衣,是為假名有。

「法有」者:即是色、香、味、觸,四微和合,故名法有。

《論》又雲「三假施設」,與三假云何?

答:別義不論,今通會之。法假施設,如因成;受假施設,如相續;名假施設,如相待。《論》云:「五眾等法,是『法波羅聶提』。五眾和合,故名眾生;如根莖枝葉,故有樹名,是『受波羅聶提』。用是名字,取二法相,說是二種,是『名波羅聶提』。」故知三假義同也。

《瓔珞經》亦有三假之文。《大品》云:「有緣思生,無緣思不生。」即因成意。「大經」云:「如讀誦法,雖念念滅,亦能從一《阿含》至一《阿含》。猶如飲食,雖念念滅,亦能初飢後飽。」相續意也。《凈名》云:「說法不相待,一念不住故。」

當知三假之名,大小通用;非但小乘名生死法以為見為假;如前說大乘,亦名生死為見為假。

所謂:三藏四門生四見,見見有三假、六十二見、百八煩惱等;通教四門生四見,見見具三假、六十二見、百八煩惱等;別教四門生四見,見見具三假、六十二見、百八煩惱等;圓教四門生四見,見見具三假、六十二見、百八煩惱等。

如來教門,示人無諍法:消者成甘露;不消成毒藥。實語是虛語,生「語見」故,故於四門、十六門,起見起假。

文章 | 智 者 大 師

圖片 |玉 泉 禪 寺 數 據 中 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清明祭祖的正確方式
遠近方便,二十五法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