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興啟示錄:靠互聯網創新,我們永遠贏不了

中興啟示錄:靠互聯網創新,我們永遠贏不了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石油被稱為工業的糧食,但在新時代,晶元則是新興科技行業的「糧食」。現如今咱們使用的手機、電腦、路由器、伺服器都離不開晶元。而這次美國打的恰恰是中興的軟肋:晶元。

美東時間4月16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對中興通訊出口許可權禁令,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期限為7年,直到 2025年3月13日。理由是中興違反了美國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國技術的制裁條款。

其實美國對中興已經發難過多次,背後折射著中國晶元產業的困局。

受美國對中興制裁影響,4月17日美股收盤,中興採購量較大公司股價紛紛下跌。美國這些公司只是股價跌跌而已,但中興整個公司卻面臨「斷糧」的危險,同時也意味著美國找到了中國科技公司的軟肋。

近年來隨著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迅速發展,中國晶元的自給率已經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中國半導體產業仍然面臨很多困局:第一、全球的晶元產業格局已經固化,被頭部晶元公司牢牢控制;第二、中國高端晶元對進口依賴較高,尤其對美國依賴過高;第三、國內晶元自產率仍然比較低。

1)全球的晶元產業被頭部晶元公司牢牢控制,尤其是美國的公司。根據IC Insight公布的數據,全球10大半導體公司,美國佔了5家。存儲晶元方面,2017年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3家共計佔95%的DRAM市場,而NANDFlash市場則被三星、東芝、西部資料、美光、SK海力士和英特爾6家瓜分。在這種情況下,其它晶元公司短時間內很難改變這一格局。在移動端的晶元方面,Counterpoint對2017年第3季的統計資料顯示,高通以超過40%的市佔率位居第一,蘋果以20%的市佔率位列第二,之後是聯發科、三星以及中國的海思、展訊。

2)中國晶元對美國依賴過高。商務部2017年5月發布的《關於中美經貿關係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出口的15%的集成電路都銷往中國。高通(Qualcomm)2017財年在中國大陸的營收為145.79億美元,佔總營收的65%;美光(Micron)2017年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營收達104億美元,占其總營收的51%。RRU基站、光通信領域的晶元自給率比較弱。

從進出口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最近幾年中國晶元進口量不斷大幅上漲,但是晶元的出口量上漲幅度比較小。所以晶元貿易方面,中國的逆差也在上漲,從2014年的1576億美元上漲至2017年的1932億美元。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數據顯示,中國半導體進口額要遠遠超過石油進口額。但是中國晶元的自產率在快速上升。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晶元自產率在提升。IC Insights預計到2020年中國國內自產晶元規模將佔到市場總規模的21%,這2015年這一比例僅有13%。在中國晶元資產率上升的背後,是中國晶元企業的快速成長。

中國晶元公司快速成長,但是與全球頂端的半導體公司仍有很大的差距。

過去幾年間,中國許多科技公司在互聯網模式方面取得了創新突破,但是在尖端科技方面卻沒有大的作為。作為新興科技糧食的晶元被他人牢牢掌控著,再好的模式創新有能帶來多少競爭力呢?不要再寄希望於花錢買技術、市場換技術,唯有自強,才能不被別人捏著咽喉。

點擊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矽谷,死刑!緩期執行!
獨家專訪Netflix創始人兼全球CEO里德·哈斯廷斯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