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華為、方太、老乾媽,為什麼打死也不上市?

華為、方太、老乾媽,為什麼打死也不上市?

文:Rick編輯:京奇 設計:費林

資本市場都是貪婪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上市成就了華為的成功。

——任正非

我堅決不上市,那是騙人家的錢!

——陶華碧

我說句得罪人的話,資本都是短視的。

——茅忠群

4月18日,艾問創始人艾誠接受母校中國傳媒大學邀請,與方太集團董事長茅忠群進行了一場關於企業經營之道的對話。

艾問人物 創新創富

造富,意味著被資本綁架?

2017年2月,順豐上市,創始人王衛一度以超過1400億元的身價躋身千億富豪行列;

2017年7月,被譽為「深圳三寶」的華大基因登陸A股,同年,華大基因掌舵人汪建登上福布斯醫藥富豪榜;

2017年10月開始,趣店、拍拍貸等一批國內互金企業爆髮式赴美上市。據不完全統計,這波互金企業上市潮,至少造就了11位身價過億美元的新富豪......

股份的變現、規模的擴張、知名度的提升……上市的好處一籮筐。經歷了近30年發展的中國市場經濟,由實業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正在向資本主導的時代轉變。資本強勢的時代,或許是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的常態,你會發現,無論是傳統經濟領域,還是互聯網經濟領域,資本主導的現象無處不在。

《艾問人物》認為,資本的力量是強大的,但同時也是任性的。與資本相伴的企業越來越容易被資本所綁架,既要追求利潤,還要追求增長速度,更要給資本市場帶來一些新的想像空間。這也是為什麼華為、老乾媽、方太等不少頂級企業選擇不上市的重要原因。

屢屢被視為「異類」的茅忠群曾公開表示,在國外看來,對一家優秀的企業可以上市也可以不上市。但是為何在國內,好像不上市就怪怪的?

在《艾問茅忠群》的現場,我們找到了答案?於方太而言,不上市歸根結底是兩個原因,其一,茅忠群一直認為資本是短視的,企業不想受到它的影響。其二,方太正在努力開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跟現代管理結合的經營模式,在這個龐大的「實驗」中,希望最大限度地把其他干擾因素消除掉,所以方太目前不會考慮上市。

不上市,茅忠群有著自己的一套,「我的家人包括方太的員工都非常支持,因為對員工來說,他會看到上市公司有一些特別的疾病,但我做了一個非上市公司的比上市公司還要好的經營,比如方太的全員生活制。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上市公司全員持股?但方太有全員生活制,生活就是乾股,員工持有乾股只有一個條件,只要進來滿兩年,不需要出一分錢,然後可以每年分工,全體員工都有,上至最高層下至最底層的員工,這種情況下,員工還會反對嗎?」

艾問人物 創新創富

廚電行業的巨頭一開始是做點火槍的?

茅忠群治下的方太,在2017年實現了百億銷售收入,一舉奪下了廚電行業頭把交椅,這是20年前他創立方太時不曾想到過的。

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我雄心不大,我的目標是規模上做到50億就很好了,基本上就實現了我人生的使命跟價值。這是一開始的想法,確實沒有想到會這麼快。」

1994年,茅忠群從上海交大研究生畢業,他拒絕了留校,也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而是隨了父親茅理翔的願,選擇回家接手家族企業。不過面對選擇,茅忠群並沒有糾結太久,他說冥冥之中就意識到自己是要創業或者接班的。

茅忠群的接班頗有些不同。父親曾用十年時間打造了慈溪無線電廠,被譽為「世界點火槍大王」,但在茅忠群看來,這個行業沒什麼前途。接班可以,那就聽我的,重新創業。就這樣,茅忠群帶著父親給的500萬創業費開啟了屬於他的方太時代。

經過半年的市場調研,茅忠群把方向對準了油煙機市場。茅忠群:「當時選擇油煙機有三個原因:一個是油煙機行業在高端市場上沒有洋品牌,它是一個藍海;第二,我起碼預判到油煙機是一個家庭必需品,是家家戶戶都要用的。第三,當時油煙機正好是在一個剛剛轉型的關鍵時刻,我們有機會。」

從點火槍到油煙機,從500萬到100億。22年的時間,茅忠群成就了方太,也證明了自己。

「如果我們出去創業也要問三個問題:首先,我為什麼辦這個企業?辦這個企業的目的跟意義到底是什麼?第二,企業信什麼。相信什麼是可以做的,相信什麼是不可以做的,相信什麼是對的,相信什麼是錯的,如果這個不清楚,一旦做起來就會沒有紅線、沒有方向。第三,我們要成為什麼。十年、二十年以後要把這個企業做成什麼樣子。我把這個叫作『企業的三觀』。」

艾問人物 創新創富

只干一件事的方太也擔心尾大不掉?

100億也好,不上市也罷,真正擺在方太面前的難題是如何與越來越多元化的家電家頭角力,格力、海爾、美的,似乎人人都是攪局者。茅忠群的策略一直是「只干好一件事」。

在茅忠群眼中,專業化一直根植於方太的基因里、文化里。「比如我自己,我自己能力不大,但如果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情,一定能夠做到極致,這是我對自己的認識,企業的戰略、定位也是一直這麼走過來的,所以22年一直專註於廚房電器。

當然,對於市場與競爭,茅忠群是心存敬畏的。多元化與專業化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合與不適合,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同的選擇。

艾誠:太卓越的企業容易尾大不掉,現在您會否擔心方太對新來的攪局而言,也是一個尾大不掉的企業?

茅忠群:確實,我們儘管引進傳統,但也特彆強調創新,強調到什麼程度?或許每隔幾年就把自己上一代的產品打掉。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發展快,如果不創新是不可能做到的。

艾問創始人艾誠想說:

對話的最後,茅忠群說,方太的願景是再用十年時間,成為一家偉大的企業。1969年出生的茅忠群,是一個典型的中國企業家。

過去30年,中國誕生了一批這樣的企業家,他們堅韌而勇於博取,執著而不失遠見,我和艾問有責任將這些中國面孔帶向全世界。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問iAsk 的精彩文章:

霍金:閃耀星辰隕落,卻早已為人類寫下結局?
艾誠專訪余凱:在AI強國的地盤上展示AI實力,這是班門弄斧嗎?

TAG:艾問iAs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