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正雋永 風儀翩翩——略說金石拓本

清正雋永 風儀翩翩——略說金石拓本

陸樹彰手拓皕宋樓舊藏父乙簋全形拓本

遼金卧冰求鯉硯全形拓本並跋

特約撰稿 國家書畫司法鑒定人鄭逸群

十笥山房所藏,古籍書畫而外,尚有舊墨、宋硯、木匾、志石、漢磚、瓦當之屬,閑暇試施以氈椎。志石、漢磚、瓦當之類,取其平面,易於傳拓。硯需取其全形,較難拓取。至於墨,形體小,又易碎,不好施包。墨表面有膠,蘸水即粘,極不易揭紙。成一佳拓,往往耗費半日工夫。經常拓至夜半凌晨。甚者捯飭徹夜,一拓不成,不肯罷休,數易其紙,不知東方之既白。

傳拓

今之拓工,多屬半路出家。拓不一張半張,基礎技能尚且未之掌握,便想賣拓掙錢。所用紙墨俱劣,其拓制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更甚者,樹脂硅膠,翻模翻刻,粗製濫造。唯以低價銷售,惡性競爭。甚至於低之又低,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加之買拓者,多屬耳食,於金石拓本之知識一知半解,只認識價格。遂使贗品當道,西貝橫行。呼籲有識之士,共同抵制劣品、贗品,扼其流弊,倡其正行。

傳拓,又稱氈蠟、氈椎、椎拓、打拓,所制曰拓本、打本、蛻本、脫本等,雅號「黑老虎」。今人呼以拓片,有輕賤之嫌,蓋俗稱也。傳拓所取者,古器物也,碑誌也。凡甲骨刻辭、彝器款識、碑版銘志,金石、竹木、磚瓦……皆屬此類。吾華夏文明早熟,審美自有高格。傳拓吾華夏文明流傳之古器物,正繼承傳統,回歸吾族審美。古之拓工,多不能以名傳。至馬起鳳創全形拓始,拓工之名方顯。六舟,其弟子也,在其法之上,又有創新。至陳介祺,又有重大突破。後之周希丁、馬子云輩繼起,遂臻完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此技幾近失傳。今又有後繼者接續傳統,使之重光,誠可為之歡欣慶幸。

題跋

金石拓本多有題跋,其以文字予以說明也,或可理解為翻譯。

題跋之第一要義,文辭雅訓。欲題跋,必先組織文辭,於所題之碑版器物,曉以原委。所謂雅訓,蓋指取文言文行文,需遣詞妥帖,方與古合。以大白話題古器物拓本,總覺舊瓶新酒,其相乖也。至於取前人不相干言論為跋文者,無異於取拓紙練習毛筆字,所謂風馬牛不相及也。更甚者取舊拓珍本而妄題,真暴殄天物。

題跋之第二要義,經營位置。拓本主題與跋文,主次關係也。未分主次,草率命筆,必致唐突。需先審視拓本內容,盡量遠離主題,視跋文之多寡安排位置。字宜小不宜大,切不可喧賓奪主。至於間隔位置,分布留白,可量以尺寸,界以格,間隔比例宜均勻,空間留白宜對稱。至於多人題跋,其先後、上下、左右,揖讓自有規矩,此最能見題者之修養。嘗見民國間四十餘名公共題一拓,其主與賓、先與後之秩序井然,揖讓和諧,溫文爾雅,有若事先設計好一般。看題跋如睹古人之風儀翩翩,能不折服也夫。

題跋之第三要義,書法工謹。觀前人之題跋,書法多清正雋永,望之而生恭敬之心。蓋古人於金石拓本心存敬畏,以敬事心對之,自然有感染力。題跋之字,題字宜用篆籀書為之,蓋顯其莊重也。跋字宜用小楷書為之,因其雋永也。至於八分、正書,亦可為題,畢竟方正大方。跋文亦可以小行書為之,取其流美也。視拓本主題,選以字體,其意在合。自北碑盛行之初,亦金石學大行其道之時。以碑體書題碑誌拓本,愚以為最合。每見時人以所謂草書題拓,草法既不規範,更無恭敬之心,望之心生畏意。信此輩必非知拓者,更非同道中人。

丁酉臘月望日於十笥山房(文章為節選)

來源:大河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報 的精彩文章:

2死3傷!一家五口清明自駕返鄉,他眼看著親人沒了!又是這原因……
中亞班列今日首開

TAG:大河報 |